题名

從家庭生命週期觀點探討住宅平面配置之開放性

并列篇名

Implementation of Open Building Theory for Residential Planning in Relation to Family Life Cycle

DOI

10.3966/101632122019060108011

作者

江梓瑋(Charles Tzu Wei Chiang)

关键词

家庭生命週期 ; 開放建築 ; 住宅配置 ; 永續居住 ; Family Life Cycle ; Open Building ; Residential Planning ; Sustainable Living

期刊名称

建築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08_S期:建築設計案例與分析專刊(2019 / 06 / 30)

页次

1 - 1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開放建築理論發展至今,對應不同物理條件與環境關係已演化出不同對應方式。台灣都市居住型態以集合住宅為主,提案參考開放建築理論,對於有限的室內空間而言,以居家生活的空間彈性與對應使用者需求所最大化的空間配置,試圖建構不同機能相互連結的空間特質。而在整體空間不變但家庭生命週期改變的過程中,定義新的「家」,不該只為可預期事件做準備,應挑戰更多樣性與多重性的方式,提升使用者互動的機會並增加居住者間相互交流的可能。業主當時單身獨居但期望結婚成家,設計操作以理論中空間可變性為對應日後生活調整的需求。有別於早期理論多以建築硬體或界面為設計考量,自由調整具有難度,提案以經濟並簡單的設計,讓空間的可變性融入使用者生活,成就既定居住面積中使用空間最大化的可能,並藉以探討居住空間的永續性。

英文摘要

Theory of Open Build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decades, its implementation var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conditions. As majority of urban living style in Taiwan based on collective housing and interior space often limited, the design approach referenced from theory to construct flexible living style for maximizing functional space in response to Family Life Cycle. Moreover, new definition of "hom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predictable events, but to encourage opportunit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ly members. 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for client who is single and expecting marriage to form a new family. As theory of Open Building often refers to building modific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structure, to achieve requirements for changing often involve great difficulty. Therefore, this design intent to employ easy method of operation to encourage opportunity of space arrangement. It does not only introduce quality of flexibility into fixed interior setting, but also allows extension of functional spa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events, thus to explore potential possibilities of new sustainable living style.

主题分类 工程學 > 土木與建築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明蘅(1996)。類型設定:一種住宅設計方法。住宅學報,4,31-49。
    連結:
  2. 杜功仁(2002)。台灣住宅整建需求之特性。建築學報,39,87-100。
    連結:
  3. 張珩(2010)。需求者對永續相關住宅性質之選擇傾向:以公寓大廈型集合住宅為例。建築學報,72,65-84。
    連結:
  4. Carter, B.,Mc Goldrick, M.(1989).Overview the Changing Family : A Framework for Family Therapy.New York:Allyn & Bacon.
  5. Duvall, E. M.,Miller, B. C.(1985).Marri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
  6. Habraken, N. J.(2003).Making urban fabric fine grained, proceedings of dense living urban structur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Building,1,27-32.
  7. Kobets, S.,Elena,Kendall,Stephen(2001).Living facades.Agile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Delft:
  8. Liu, Peng(2001).Living facades.Agile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Delft:
  9. Manuel, G.,Vicente, G.,Willy, M.,Federico, S.,Fernando, P.,José, M.(2003).The Metapolis Dictionary of Advanced Architecture.Barcelona:Institute f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Metapolis.
  10. 王明蘅(1996)。涵容性設計:理論與方法。臺南市:宏大出版社。
  11. 王明蘅譯(2008)。衍異:開放住宅的系統設計。台北市:建築與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12. 行政院主計處 (2010)。2010 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總報告。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13. 李威儀、楊逸詠(1997)。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4. 林怡君(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市,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
  15. 林政達(2017)。開放建築的觀念起源及其演變。臺灣建築學會會刊,85,8-13。
  16. 林麗珠(200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7. 林麗珠(2002)。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18.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台北市:黎明文化。
  19. 張君慕(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苗栗市,國立聯合大學。
  20. 陳信安、郭章淵(200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1. 喻肇青(1991)。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2. 彭雲宏、杜功仁(2000)。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3.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1995)。家庭概論。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24. 黃耀榮(2008)。開放建築理論應用於原居住宅建立「終生住宅」架構之研究。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為2025 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市:
  25. 黃耀榮(2006)。實現「在地老化」之終生住宅發展形式探討。臺灣老年醫學雜誌,1:3,138-150。
  26. 黃鐘聖(2003)。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27. 蔡仕君(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
  28. 鄭錦霞(2005)。家庭生命週期之探討。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
  29. 謝秀芬(1997)。家庭與家庭服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0. 謝秀芬(1997)。已婚女性的生活困擾與家庭福利之因應。社會福利,136,30-40。
  31. 藍采風(1986)。婚姻關係與適應。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32.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