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呂氏春秋》高誘《注》校釋

并列篇名

An Annotated Study of Kao Yu's Commentaries on the Lü-shik Ch'un-ch'iu

DOI

10.6351/BICLP.199803.0205

作者

何志華(Che-Wah Ho)

关键词

高誘 ; 淮南子 ; 呂氏春秋 ; Kao Yu ; Huai-nan tzu ; Lü-shih ch'un-ch'iu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1998 / 03 / 01)

页次

205 - 2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考漢《注》近古,其存於今者,以量言之,首推群經鄭玄《注》,其次則為《淮南子》、《呂氏春秋》、《戰國策》三書高誘《注》矣。高誘為學質樸,訓解多有依循,彌足珍貴。前人校釋《呂覽》,著作甚豐,惟多著力於《呂覽》正文,高《注》則注意者少,良為可惜;蔣維喬《呂氏春秋彙校》初取傳世諸本高《注》參伍比度,勝義甚多;惟就校勘之方法而言,蔣氏多據版本、類書為證,所見恐仍有未備。嘗思考證之學,首在以經證經;高誘熟讀古書,尤好背誦,有一事而兩見者,高《注》每多類同,足為本證。本文試以三書高《注》為據,再考版本所見異同,心勘斠證,以見今本《呂覽》高《注》之正訛。

英文摘要

Kao Yu of the Eastern Han, was the author of commentaries on the Huai-nan tzu, the Lü-shih ch'un-ch'iu and the Chan-kuo ts'e. As he tended to couch simi1ar comments as well as glosses in similar wording, we can collate them to arrive at more reliable readings.Extant editions of the Lü-shih ch'un-ch'iu, including those published in the Yüan. or the Ming, are not free from corruption. Kao Yu's commentary is no excep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mpare Kao Yu's commentaries where there are duplications in the other two works.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be helpful to students of Han commentaries to early wor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5)。榖梁傳注疏
  2. 越絕書
  3. (1985)。左傳注疏
  4. (1985)。孟子注疏
  5. (1965)。四庫全書總目
  6. (1985)。公羊傳注疏
  7. 西漢劉安(1989)。淮南子
  8. 西漢劉安(1974)。淮南子
  9. 宋李昉(1985)。太平御覽
  10. 宋杜道堅。通玄真經纘義
  11. 宋邢昺(1985)。爾雅注疏
  12. 周左丘明。國語
  13. 東漢王充。論衡
  14. 東漢王符。潛夫論
  15. 東漢班固(1987)。漢書
  16. 東漢應劭(1965)。風俗通義
  17. 唐孔穎達(1985)。尚書注疏
  18. 唐孔穎達(1985)。毛詩注疏
  19. 唐唐玄宗(1985)。孝經注疏
  20.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
  21. 唐陸德明(1985)。經典釋文
  22. 唐歐陽詢(1985)。藝文類聚
  23. 秦呂不韋(1976)。呂氏春秋
  24. 秦呂不韋(1974)。呂氏春秋
  25. 梁昭明太子(1987)。六臣注文選
  26. 清王引之(1985)。經義述聞
  27. 清王先謙(1989)。釋名疏證補
  28. 清王念孫(1977)。廣雅疏證
  29. 清王念孫(1985)。讀書雜志
  30. 清段玉裁(1981)。說文解字注
  31. 清洪亮吉(1987)。春秋左傳詁
  32. 清錢大昕(1989)。潛研堂集
  33. 漢司馬遷(1982)。史記
  34. 漢桓寬(1965)。鹽鐵論
  35. 漢高誘。戰國策
  36. 漢劉向。說苑
  37. 漢劉向。新序
  38. 漢鄭玄(1985)。禮記注疏
  39. 漢鄭玄(1985)。周禮注疏
  40. 漢戴德。大戴禮記
  41.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
  42. 魏王弼(1985)。周易注疏
  43. 魏何晏(1985)。論語注疏
  44. 于大成(1969)。淮南子校釋
  45. 王利器(1980)。顏氏家訓集解
  46.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
  47. 向宗魯(1987)。說苑校證
  48. 朱師轍(1974)。商君書解詁定本
  49. 何志華(1996)。《淮南子》、《呂氏春秋》、《戰國策》三書高誘《注》互異集證。人文中國學報,1996(2),257-288。
  50. 何志華。《淮南子》、《呂氏春秋》、《戰國策》三書高誘《注》斠證
  51. 余嘉錫(1980)。四庫提要辨證
  52. 尾崎康。群書治要
  53. 沈玉成(1981)。左傳譯文
  54. 高士宗(1980)。皇帝素問直解
  55. 許維遹(1975)。呂氏春秋集釋
  56. 陳奇猶(1984)。呂氏春秋校釋
  57. 陳垣(1959)。校勘學釋例
  58. 楊伯峻(1990)。春秋左傳注
  59. 楊樹達(1962)。積微居讀書記
  60. 管子。管子
  61. 蔣維喬(1977)。呂氏春秋彙校
被引用次数
  1. (2008)。王利器 「《呂氏春秋》之編次本為〈六論〉、〈十二紀〉、〈八覽〉」 說書證獻疑:兼論高誘注釋體例問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8,42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