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進化與自由-胡適自由主義中的歷史觀及其意涵

并列篇名

Evolution and Liberty in the Liberalism of Hu Shih

DOI

10.6351/BICLP.199903.0257

作者

楊貞德(Chen-Te Yang)

关键词

胡適 ; 嚴復 ; 進化史觀 ; 自由主義 ; 個人主義 ; Hu Shih ; Yen Fu ; evolutionary view of history ; liberalism ; individualism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1999 / 03 / 01)

页次

257 - 3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之目的在於經由檢視胡適自由主義中所透露出的進化史觀,說明他所主張之進化與自由之意函。文中首先以嚴復的進化史觀為例,找出中國近代進化論述的原型(包括其內容與相關問題),而後再借此原型為對照,看出胡適所考量進化與自由之特色。這一方式使我們得以指出,近代中國自由主義自嚴復以迄於胡適之間,雖然同樣強調進化與自由,卻也呈現出由強調外在之歷史力量,轉至強調個人及其選擇所其有意義之傾向。此外,文中所述胡適之立場,亦顯示出他一方面批評單線演化史觀,另一方面並不曾完全放棄其內容與論述方式,也不曾正視其限制。胡適強調個人的創發性,並駁斥梁漱淇與馬克斯主義者之主張歷史有其既定發展原則的說法。但是,他在說明中國文化與民主之未來等關鍵性議題上,最終只是訴諸外在於個人之歷史力量。他將如何更有效地聯繫民主制度、個人自由和人類歷史的未來這一問題,留給了後人。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aims to elucidate the meanings of evolution and liberty in Hu Shih's liberalism; it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Hu criticized as well as made use of the unilinear conception of history. A 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discourse of evolution based on Yen Fu's discussions has served as guidelines in analyzing the ideas of Hu Shih. This approach helps to first identify the shift of emphasis from Yen's concerh for the objective laws of history to Hu's concern for the role of accidents and human choices in the shaping of history. Second, it has also become clear that Hu Shih was ambivalent in his criticism of the unilinear conception of history. On the one hand, emphasizing individual creativity and choices, he challenged Liang Shu-ming and Chinese Marxists, who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historical laws of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Hu Shih, in the final analysis, argued for the pro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of democracy in terms of the forces and tides of history. He left to the posterity the problem of relating individual freedom, democracy, and their future in history in a more effective mann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Tang, Xiaobing(1996).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連結:
  2. (1916).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1,628-633.
  3. (1986)。嚴復集(第3冊)
  4. Dirlik、 Arif(1978).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5. Furth、 Charlotte(1983).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 12).
  6. Goldenweiser, A. A.(1913).The Principle of Limited Possibil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26,259-290.
  7. Huxley, Thomas Henry。天演論(上)
  8. Jenks, Edward(1977)。社會通詮
  9. 王新命(1980)。中國本位文化建設討論集
  10. 吳景超(1935)。自信力的根據。獨立評論,161,9-11。
  11. 孟森(1933)。現代化與先務急。獨立評論,77,7。
  12. 胡頌平(1984)。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6冊)
  13. 胡適(1935)。政制改革的大路。獨立評論,163,4。
  14. 胡適, Shih.Whither Mankind: a Panorama of Modern Civilization.
  15.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4冊)
  16. 胡適, Shih(1941).The Conflict of Ideologies.The Annu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18,27-35.
  17. 胡適。白話文學史﹝卷上﹞
  18. 胡適。三百年來世界文化的趨勢與中國應採取的方向
  19. 胡適。胡適書信集(中)
  20.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21. 胡適(1934)。整整三年了。獨立評論,119,3。
  22.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23.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24.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25.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1冊)
  26.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1冊)
  27. 胡適。胡適作品集
  28.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4冊)
  29. 胡適, Shih(1991).Hu Shih Papers at Cornell, 1910-1963.
  30. 胡適(1990)。中國新文學大系(第1冊)
  31. 胡適。胡適早年文存
  32.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33. 胡適(1935)。再論學生運動。獨立評論,183
  34.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1冊)
  35. 胡適。四十自述
  36.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37. 胡適(1959)。自由與容忍。自由中國,20(6),180。
  38.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9冊)
  39.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
  40.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4冊)
  41.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1冊)
  42. 胡適, Shih.The Chinese Renaissance.
  43. 胡適, Shih(1941).Edmund J. James Lectures on Government: Second Series.
  44. 胡適(1995)。胡適早年文存
  45. 胡適(1988)。胡適作品集(第18冊)
  46.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47. 胡適(1936)。東京的兵變。獨立評論,191,2-5。
  48.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49.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50. 胡適(1935)。編輯後記。獨立評論,142,24。
  51. 胡適。胡適書信集(中)
  52.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53. 胡適(1935)。為學生運動進一言。獨立評論,182
  54. 胡適(1954)。從「到奴役之路」說起。自由中國,10(6),186-187。
  55.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7冊)
  56. 胡適(1935)。答陳序經先生。獨立評論,160,16。
  57. 胡適, Shih(1922).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
  58.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59. 胡適(1986)。胡適留學日記
  60. 胡適, Shih(1941).The Exchange of Ideas between the Occident and the Orient: 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Diffusion.Contemporary China,1(12),908.
  61.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62.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9冊)
  63. 胡適(1932)。中國政治出路的討論。獨立評論,17,3。
  64. 胡適(1922)。政論家與政黨。努力,5,1。
  65. 胡適。胡適早年文存
  66. 胡適(1933)。建國問題引論。獨立評論,77,5。
  67.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68. 胡適(1935)。答室伏高信先生。獨立評論,180,5。
  69. 胡適, Shih(1942).China Too Is Fighting to Defend a Way of Life.
  70.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71.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72.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73. 胡適, Shih(1929).China Christian Year-book.
  74. 胡適(1936)。關於「調整中日關係的先決條件」。獨立評論,200,5。
  75.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76.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77. 胡適(1935)。從一黨到無黨的政治。獨立評論,171,10-12。
  78. 胡適(1995)。胡適早年文存
  79.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1冊)
  80. 胡適(1990)。胡適的日記(第6冊)
  81. 胡適(1935)。中國政治出路的討論。獨立評論,183,5。
  82.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9冊)
  83.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6冊)
  84. 胡適, Shih(1962).Social Changes and Science.Free China Review,12(3),1589.
  85.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6冊)
  86. 胡適(1934)。武力統一論。獨立評論,85,7。
  87. 胡適(1957)。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88. 胡適(1995)。胡適英文文存
  89.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6冊)
  90.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91.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92. 胡適(1996)。胡適書信集
  93. 胡適(1949)。《自由中國》的宗旨。自由中國,1(1)
  94.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3冊)
  95. 胡適, Shih(1937).The Living Age.
  96. 胡適, Shih(1953).An Oriental Looks at the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Modern Education,5,56.
  97.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8冊)
  98. 胡適。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99. 胡適(1935)。個人自由主義與社會進步。獨立評論,150,4。
  100.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6冊)
  101. 胡適(1933)。獨立評論的一周年。獨立評論,51,3。
  102.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1冊)
  103. 胡適(1953)。東亞的命運。自由中國,8(1),4。
  104.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26冊)
  105. 胡適(1995)。胡適早年文存
  106.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6冊)
  107.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9冊)
  108. 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1冊)
  109. 馬自毅(1987)。進化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與影響。中國文化研究集刊,5,262-273。
  110. 高惠群(1992)。翻譯家嚴復傳論
  111. 梁啟超(1989)。飲冰室合集(第1冊)
  112. 梁實秋(1970)。關於魯迅
  113. 陳序經(1995)。走出東方-陳序經文化論著輯要
  114. 陳其泰(1991)。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
  115. 陳衛平(1996)。中國近代社會思潮
  116. 陳獨秀(1993)。陳獨秀著作選
  117. 馮契(1989)。中國近代哲學的革命進程
  118. 黃克武(1998)。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
  119. 楊貞德(1997)。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
  120. 楊貞德(1994)。胡適科學方法觀論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129-154。
  121. 楊貞德(1997)。歷史、論述與「語言」分析-波卡克之政治思想研究方法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7(4),151-180。
  122. 潘光旦(1935)。論自信力的根據。獨立評論,160,9-11。
  123. 魯迅(1981)。魯迅全集(第1卷)
  124. 羅志田(1997)。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漢學研究,15(2),23-32。
  125. 羅爾綱(1973)。師門五年記
  126. 嚴復(1986)。嚴復集(第3冊)
  127.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28. 嚴復(1986)。嚴復集(第5冊)
  129.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30.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31.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32. 嚴復(1986)。嚴復集(第2冊)
  133. 嚴復(1986)。嚴復集(第4冊)
  134. 嚴復(1986)。嚴復集(第3冊)
  135.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36. 嚴復(1986)。嚴復集(第4冊)
  137.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38.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39. 嚴復(1986)。嚴復集(第4冊)
  140.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41.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42. 嚴復(1986)。嚴復集(第3冊)
  143.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
  144. 嚴復(1986)。嚴復集(第3冊)
被引用次数
  1. 王文仁(2008)。嚴復與《天演論》的接受、翻譯與轉化。成大中文學報,21,145-165。
  2. 王遠義(2012)。惑在哪裡─新解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的論辯及其歷史意義。臺大歷史學報,50,155-250。
  3. 朱孟庭(2012)。胡適《詩經》新解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以〈周南新解〉為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1,23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