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淫辭艷曲與佛教:從《西廂記》相關文本論清初戲曲美學的佛教詮釋
|
并列篇名
|
Erotica and Buddhism: The Buddhist Dimension of the Commentary of Xixiang ji
|
DOI
|
10.6351/BICLP.200503.0127
|
作者
|
廖肇亨(Chao-Heng Liao)
|
关键词
|
西廂記 ; 戲曲 ; 清代佛教 ; 金聖嘆 ; 尤侗 ; Xixiang ji The Story of the Western Wing ; Drama ; Qing Buddhism ; Jing Shengtan ; You Tong
|
期刊名称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26期(2005 / 03 / 01)
|
页次
|
127
-
16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以清初《西廂記》相關的文本及其相關的社會文化脈絡,探索明清之際的戲曲詮釋中佛教所呈現的作用,希望從理論思維的層次,省思明清之際的佛教與戲曲之間所共同經營的價值面向,亦將關注明清的文人與叢林如何建構戲曲美學的宗教理論基礎,他們的論述是否開展了某些特殊的層面,並隨時檢視當時佛教叢林對相關文化議題的意見,尋繹兩者之間的對話所透顯的時代意義,進而就佛教在戲曲論述中可能扮演的功能,以及其與社會、文化脈絡的互動關係加以檢討。當時的叢林的文化論述當中,有一種特殊的聲音,視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為一齣動人的戲劇。叢林傳統的戲曲論述側重於個體性的闡發,唯獨明清之際的蕅益智旭以「不能寫婬辭艷曲者,亦不能寫妙法」的說法,又引入天台宗「十界互具」的概念對舞臺上的時空呈現提供佛教的理論基礎。另外再以金聖嘆與尤侗為例,檢視當時文人的戲曲論述與佛教之間的關係,金聖嘆的《西廂》讀法極為重視「夢/覺」之間的關係,以及心理描寫的深度,而尤侗的〈西廂制義〉則是以八股文體重現《西廂記》中的男女情懷,而此二者又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關連。
|
英文摘要
|
Drama once was looked on as a kind of erotica with the potential to stir up sensation and encourage the popular audience to pursue happiness regardless of social stability. The function of Buddhism was emphasized in aesthetic theories of drama in 17th century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that Buddhism played in the commentary on drama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means of elucidating the related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of the Xixiang ji (The Story of the Western Wing). It also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religion and drama, and the value system behind Buddhist commentaries on drama of the time. In addition, it investigates the tradition and rationale of the prevailing opinion that looked on the Buddha's life as a wonderful drama, and the religious influence on drama from the Tiantai School of Buddhism. A profou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is also found in Jin Shengtan's reading of the Xixiang ji, which was deeply informed by Buddhism. You Tong's reading of the Xixiang ji, written in the style of the eight-legged essay (baguwen), also touches upon many aspects of the Chan teaching in its analysis of the emo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story. The paper tries to foreground drama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metaphor in Buddhist learning.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王璦玲(2001)。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183-250。
連結:
-
馬孟晶(2002)。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畫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集刊,13,201-279。
連結:
-
廖肇亨(2004)。惠洪覺範在明代:宋代禪學在晚明的書寫、衍異與反響。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75(4),797-837。
連結:
-
蔣秋華(1998)。郝敬的詩經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2,253-294。
連結:
-
釋聖嚴(1987)。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
連結:
-
(1986)。金聖嘆全集。臺北:長安出版社。
-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1985)。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陳淳(1983)。北溪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釋道原(1967)。景德傳燈錄。臺北:真善美出版社。
-
明王守仁(1992)。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丘濬(1985)。新刊重訂附釋標註出相伍論全備忠孝記。臺北:天一出版社。
-
明李贄(1961)。焚書。北京:中華書局。
-
明郝敬(2001)。小山草。濟南:魯齊書社。
-
明陳繼儒(2000)。白石樵真稿。北京:北京出版社。
-
明圓悟(1987)。嘉興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明鄒迪光(1997)。鬱儀樓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
明靜嘯齋主人(1955)。西遊補。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
-
清王士禎(1982)。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
-
清全祖望(1977)。鮚埼亭集。臺北:華世出版社。
-
清廖燕(1995)。二十七松堂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清錢大昕(1997)。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清釋圓鼎(1989)。叢書集成續編,第252冊。臺北:新文豐。
-
清顧炎武(1971)。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
-
Benjamin A. Elman(2000).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David L. Rolston(1997).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and Fiction Commentar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Judith T. Zeitlin(1998).Spirit Writing and Performance in the Work of You Tong(1618-1704).T'oung Pao,84(1-3),102-135.
-
Meir Shahar(1998).Grazy Ji: Chinese Religion and Popular Literature.Cambridge & London: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Patricia Sieber(2000).Religion and Canon Formation: Buddhism, Vernacular Literature, and the Case of Jin Shengtan(1608-1661).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28,51-68.
-
Richard Schechner(1976).Ritual, Play and Performance: Read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Theatre.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
-
Sally K. Church(1999).Beyond the Words: Jin Shengtan's Perception of Hidden Meanings in Xixiang ji.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59(1),5-77.
-
Stephen F. Teiser(1988).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么書儀(1997)。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于君方(2001).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大木康(1990)。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
-
大木康(1992)。〈明清時期科舉-文學と八股文をめぐって〉一文亦言及科舉與當時文學之關係。中國-社會と文化,7,83-96。
-
尤侗(1988)。艮齋雜說。北京:中華書局。
-
尤惠貞(1993)。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臺北:天津出版社。
-
王秋桂、蘇友貞(1979)。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典考。中外文學,7(12),158-181。
-
王靖宇、蓓芳中(2003)。金聖嘆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加達默爾、洪漢鼎、夏鎮平(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
司徒秀英(1990)。「腐臭爛」中的真善美-《伍倫全備》新議。清華學報,30(3),297-327。
-
田仲一成(1993)。中國巫系演劇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田仲一成(1981)。中國祭祀演劇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田仲一成(1985)。中國の宗教と演劇。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田仲一成(1989)。中國鄉村祭祀研究:地方劇の環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田村芳朗、釋慧嶽(1988)。天台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
-
田瑞德(1975)。佛教と中國文學。東京:國書刊行會。
-
矢義高(1984)。馬祖の語錄。京都:禪文化研究所。
-
矢義高(1996)。臨濟錄。東京:岩波書局。
-
合山究(1981)。荒木教授退休紀念-中國哲學史研究論集。福岡:葦書房。
-
合山究(1994)。中華文人生活。東京:平凡社。
-
安藤俊雄、釋演培(1989)。天台性具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公司。
-
朱萬曙(2002)。明代戲曲評點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何柄棣(1962).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吳乃宇、葉明生(2000)。福建壽寧四平傀儡戲華光傳‧前言。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
吳正嵐(2004)。華嚴心本原說與金聖嘆的文學思想。東南學術,174,40-45。
-
吳汝鈞(1993)。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李惠綿(2002)。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臺北:里仁書局。
-
李焯然(1988)。明史散論。臺北:允晨文化。
-
汪宗衍(1986)。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周齊(2002)。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安:三泰出版社。
-
林宗毅(1998)。西廂記二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林宗毅(1997)。金批「西廂記」的內在模式及其功過-兼論戲曲「分解」說。漢學研究,15(2),145-169。
-
林慶彰(1991)。《五經大全》之修纂及其相關問題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361-383。
-
金希庭(1997)。關於天台「性具善惡論」之形成與闡發之考察-以「性惡」說為中心。華岡研究學報,2,(7)1-(7)24。
-
青木隆(2001)。金聖嘆文學理論の再構成-萬物一體の仁と格物、忠恕、因緣生法。中國哲學研究,16,42-83。
-
青木隆(2001)。明末における讀むこと-萬物一體の仁を中心に。中國-社會と文化,16,119-142。
-
冼玉清(1994)。冼玉清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
侯外盧(1997)。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
俞為民、孫蓉蓉(1998)。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臺北:華正書局。
-
姜伯勤(1999)。石濂大汕與澳門禪史。上海:學林出版社。
-
姚文放(1997)。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凌翼雲(1998)。目連戲與佛教。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孫開東(2003)。佛學禪宗與金批《西廂記》。齊魯學刊,172,28-33。
-
宮崎市定(1963)。科舉:中國の試驗地獄。東京:中央公論社。
-
容世誠(1997)。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出版。
-
荒木見悟(1979)。佛教と陽明學。東京:第三文明社。
-
荒木見悟(1995)。中國心學の鼓動と佛教。福岡:中國書店。
-
荒木見悟(2000)。憂國烈火禪。東京:研文。
-
荒木見悟(1996)。禪と名教-木陳道忞の變節。東洋古典學研究,11-23。
-
荒木見悟(1978)。明代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
-
荒木見悟、廖肇亨(1999)。覺浪道盛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4),95-116。
-
商衍鎏(1958)。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三聯書店。
-
康保成(2004)。中國古代戲劇形態與佛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
張志強(2001)。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
張國光(1998)。金聖嘆的志與才。南京:南京出版社。
-
梁啟超(1990)。飲冰室佛學論集。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
郭瑞(1993)。金聖嘆小說理論與戲劇理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
野口善敬(1985)。費隱通容の臨濟禪の挫折-木陳道忞との對立を巡って。禪學研究,64,57-82。
-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2002)。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
陳芳英(1983)。目連救母故事之演進及其有關文學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
陳垣(1993)。陳援菴先生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陳垣(1962)。清初僧諍記。北京:中華書局。
-
陳洪(1996)。清初文論中的佛學影響。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49-54。
-
陳洪(1996)。金聖嘆傳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陳洪(2001)。淺俗之下的厚重:小說‧宗教‧文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
陳英善(1996)。藕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8,227-256。
-
陳萬益(1987)。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
-
陳萬益(1976)。金聖嘆的文學批評考述。臺北:台灣大學文學院。
-
陶迺韓(2001)。大乘菩薩道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實與發展-以天然一系在嶺南(廣東)的發展為例。中華佛學研究,5,377-410。
-
章培恒、王靖宇(2002)。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傅曉航(1994)。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
彭修銀(1995)。墨戲與消遙-中國文人畫美學與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
黃光亮(1976)。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
-
黃明光(2000)。明代科舉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
廖肇亨(2001)。明末清初の文藝思潮と佛教。東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
廖肇亨(2003)。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
廖肇亨(1999)。禪門說戲-一個佛教文化史觀點的嘗試。漢學研究,17(2),277-298。
-
廖肇亨(1996)。雪浪洪恩初探。漢學研究,14(2),35-57。
-
廖藤葉(2000)。中國夢戲研究。臺北:學思出版社。
-
趙山林(1997)。王陽明與戲曲。中國典籍與文化,2,12-14。
-
趙毅衡(1999)。建立一種現代禪劇-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臺北:爾雅出版社。
-
蔡鴻生(1997)。清初嶺南佛門事略。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盧若騰(1970)。留庵詩文集。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
蕭萐父、許蘇民(1995)。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
薛若鄰(1989)。尤侗論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
謝國楨(1990)。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
-
謝國楨(1969)。清初流入開發東北史。臺北:開明書店。
-
魏同賢(1993)。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魏特Alfons Vath S. J.、楊丙辰(1960)。湯若望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鄺健行(1999)。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書局。
-
譚帆(1992)。金聖嘆與中國戲曲批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譚帆、陸煒(1993)。中國古典戲曲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釋聖嚴、關世謙(1988)。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釋際祥(1980)。中國佛寺史志彙刊。臺北:明文書局。
|
被引用次数
|
-
陳曉丹(2022)。木陳道忞別集的流傳、刊刻與相關問題。漢學研究,40(4),243-287。
-
大木康(2012)。明末「惡僧小說」初探。中正漢學研究,20,183-212。
-
李忠達(2018)。晚明文學評點視域下的《藥地炮莊》。清華學報,48(4),725-762。
-
劉家幸(2018)。虛靈不昧托青蓮-黃檗四祖念佛獨湛感應書寫義蘊探析。漢學研究,36(4),39-71。
-
徐一智(2013)。明代帝王與觀音信仰─以永樂與萬曆朝編纂的兩本觀音經典為例。東吳歷史學報,29,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