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川流不舍與川流不息-從孔子之歎到朱熹的詮釋

并列篇名

What Happened by the River-From the Sigh of Confuciu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u Xi

DOI

10.6351/BICLP.200503.0251

作者

勞悅強(Yuet Keung Lo)

关键词

論語 ; 子在川上 ; 章 ; 孔子 ; 孫綽 ; 朱熹 ; 道體 ; 詮釋 ; Analects 9.17 ; Confucius ; Sun Zhuo ; Zhu Xi ; essence of Dao ; hermeneutics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5 / 03 / 01)

页次

251 - 28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從十四世紀元期政府尊奉朱熹(1130-1200)的《四書章句集注》為科舉讀本以後,朱熹所代表的程、朱道學學派一直影響著中國人對孔子的認識。朱注固然有其不可磨減的啟蒙價值,但是朱熹心中的孔子卻並不一定跟歷史上的孔子盡同。本文以《論語•子罕•子在川上》章為本,希望從朱熹對此章的闡發管窺他對孔子的性情所堅持的一偏的體會。本文先分析宋代程、朱道學如何觀照和闡釋此章,然後再從西漢董仲舒說起,全面探討程、朱以前以及兩宋學者對川水上的孔子的不同看法。這些程、朱以外的看法足以證明程、朱一派的道學闡發的一偏之見,而其中有些看法更能夠掌握孔子在川上的一番心情與精神。

英文摘要

From the fourteenth century until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Zhu Xi's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n the Four Books was one of the standard text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consequently the interpretations of Zhu Xi exerted a profound and widespread influence on how Chinese people came to understand Confucius as a person. In spite of the heuristic value of its insights, the image of Confucius as portrayed in Zhu's Collected Commentaries is not necessarily identical to what the Analects itself may suggest. This article, focusing on Analects 9.17, attempts to highlight one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portrayals of Confucius. Through an exhaustive and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interesting passage in the Analects from the Han to the Song dynasty, it shows that the humanity of Confucius was transformed into an embodiment of the ontological character of the Dao.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三國‧魏王肅(1991)。孔子家語。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 北魏酈道元(1990)。水經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宋朱熹(1977)。詩集傳。香港:中華書局。
  4. 宋朱熹(200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5. 宋林希逸、周啟成(1997)。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6. 宋程頤、宋朱熹(1974)。易程傳‧易本義。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7. 宋程頤、宋程顥(198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8. 宋黎靖德、王星賢(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9. 明張岱(1985)。四書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0. 唐房玄齡(1982)。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歐陽詢(1985)。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晉陶淵明(1999)。陶淵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梁周興嗣(1999)。千字文。長沙:嶽麓書社。
  14. 梁皇侃(1991)。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
  15. 梁劉勰、清黃叔琳、清紀昀(1973)。文心雕龍輯注。香港:中華書局。
  16. 梁蕭統、唐李善(1977)。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王先謙(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8. 清王念孫(1935)。廣雅疏證。上海:中華書局。
  19. 清永瑢(1983)。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20. 清許慎(2001)。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嚴可均(1975)。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宏業書局。
  22. 漢司馬遷(1977)。史記。臺北:宏業書局。
  23. 漢揚雄、漢司馬光(1998)。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24. 劉宋范曄(1973)。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5. John Makeham(2003).Transmitters and Creators: Chinese Commentator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 Analects.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6. 丁福保(1984)。佛學大辭典。北京:文物出版社。
  27. 朱傑人(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李潤生(1989)。僧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9. 汪榮寶(1968)。法言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郭慶藩(1971)。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31. 楊玉華(1999)。從朱熹論「興」看其文學觀念。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4(2),31-35。
  32. 董路誼、時善剛(1994)。試論朱熹大書《千字文》的書法藝術。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42-146。
  33. 劉宗賢(1996)。楊簡與陸九淵。中國哲學史,4,83-88。
  34. 錢穆(1975)。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5. 嚴壽澂(2001)。論儒家詩數。儒家文化,1,83-108。
  36. 蘇輿、鍾哲(200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高志成(2018)。《論語.為政》「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章芻議。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57-88。
  2. 伍振勳(2010)。「逝者」的意象:孟子、荀子思想中的流水、雲雨隱喻。成大中文學報,31,1-26。
  3. 楊志遠(2007)。儒家思想觀照下的中國近代史學觀念。興大歷史學報,19,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