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一乘問題

并列篇名

The Problem of the "One Vehicle" in the Buddha-nature Debates of Early Tang

DOI

10.6351/BICLP.200609.0177

作者

廖明活(Ming-Wood Liu)

关键词

一乘 ; 三乘 ; 不定種性 ; 佛性 ; 法華經 ; 密意 ; one vehicle ; three vehicles ; indeterminate lineage ; Buddha-nature ; Lotus Sūtra ; hidden intention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06 / 09 / 01)

页次

177 - 20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所關涉諸議題中,以「一乘」最備受注目。「一乘」爲印度大乘佛典的通用觀念,其中以《法華經》的論說,影響中國佛性思想曆展最爲深遠。《法華經》盛唱佛陀爲高下根器不同眾生所開講的三乘教法,同樣是導向一種佛果,因此約其根本旨趣看,都是一佛乘法。初唐以前的中國佛性論者,都接受《涅桀經》的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主張爲正義,由是均視《法華經》這三乘同歸一種佛乘的說法,爲這主張的濫觴。及至初唐時期,法相宗興起,倡說五種種性,聲言有三類種性眾生,是決定沒有佛種性,因而永遠不能成佛。從這觀點出發,法相宗人援引《解深密經》、《攝大乘論》的一乘釋義,提出密意一乘的觀念;並以此觀念爲本,對《法華經》三乘同歸一種佛乘的說法,作出會通;宣稱它是基於度化五種種性中的不定種性者之密意,而方便設立,並非意味《法華經》否認種性差別的存在。 法相宗之部分種性眾生無佛種性的教說,爲向來相信全分眾生有佛性的傳統佛性論者,帶來重大衛擊,引曆激烈爭辯;當中以法寶和慧沼的對論最值得留意。在一乘問題方面,法寶站在傳統佛性論者的立場,界別「究竟」和「密意」兩種一乘,約九方面力辯《法華經》的一乘教法爲究極,不可以跟見於《解深密經》那種權設的一乘混同。慧沼則堅持法相宗的做法,對法寶分立兩種一乘所提出的九方面理由,逐一加以駁斥。在論辯中,雙方各自援引有利自方觀點的經論說話作爲支持;又依自身立場,給予對方舉證的經論說話另一義的解釋。初唐時期發生的佛性論爭,也便是在這各自表述,爭持不下的情況下,逐漸淡出中國佛教理論界。

英文摘要

The debates in Early Tang (late seventh and early eighth centuries) over whether all sentient beings were capable of attaining Buddhahood formed an important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China. The debates involved a variety of interrelated topics, among which the ”one vehicle” was the most central. All of the pre-Tang Buddha-nature theorists,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teaching of universal Buddhahood of the Mahāyāna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believed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could become full-fledged Buddhas; and they saw in the teaching of ”one vehicle” of the Lotus Sūtra, which proclaimed that there was in truth only one path and one goal of Buddhahood despite the appearance of three different ”vehicles,” the key scriptural confirmation of their belief. Thus, when members of the Faxiang School challenged this belief in the Early Tang by maintaining the differential of existence of beings of the śrāvaka and pratyekabuddha ”vehicles” of determinate lineage, they found it necessary to give the concept of ”one vehicle” a new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the ”one vehicle” as it appeared in the Lotus Sūtra and a number of authoritative Indian Buddhist texts, describes its pre-Tang Chinese interpretations, presents its new interpretation given by the Faxiang School, and analyses the subsequent debates between critics and supporters of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ver its meaning and impor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廖明活(2001)。法藏的種性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8,327-366。
    連結:
  2. 廖明活(2003)。法寶的佛性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2,177-222。
    連結:
  3. 久下陞(1985)。一乘佛性權實論の研究上。東京:隆文館。
  4. 水谷幸正(1959)。Dhātu と Gotra。佛教大學研究紀要,36,44-63。
  5. 世親、玄奘(1925)。《大正藏》第31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6. 世親、菩提波支(1926)。《大正藏》第26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7. 平川彰(1989)。平川彰著作集第六卷: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
  8. 平川彰(1989)。平川彰著作集第六卷: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
  9. 玄奘(1925)。《大正藏》第16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10. 玄奘(1925)。《大正藏》第31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11. 吉村誠(2001)。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一乘」の解釋について—圓測と基の議論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1),152-155。
  12. 吉村誠(2000)。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一乘」の觀念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2),622-626。
  13. 吉藏(1927)。《大正藏》第45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14. 吉藏(1926)。《大正藏》第34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15. 佛馱跋陀羅(1925)。《大正藏》第9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16. 求那跋陀羅(1925)。《大正藏》第12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17. 法寶(1985)。《一乘佛性權實論の研究上》。東京:隆文館。
  18. 法寶(1967)。《續藏經》第95冊。香港:香港影印續藏經委員會。
  19. 竺道生(1967)。《續藏經》第150冊。香港:香港影印續藏經委員會。
  20. 高崎直道、中村元(1960)。華嚴思想。京都:法藏館。
  21. 高崎直道、平川彰(1982)。講座大乘佛教6:如來藏思想。東京:春秋社。
  22. 淺田正博(1986)。石山寺所藏《一乘佛性究竟論》卷第一、卷第二の檢出について。龍谷大學論集,429,75-99。
  23. 野村耀昌、平川彰、林保堯(1998)。法華思想。臺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
  24. 菩提流支(1925)。《大正藏》第16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25. 圓測(1967)。《續藏經》第34冊。香港:香港影印續藏經委員會。
  26. 鳩摩羅什(1925)。《大正藏》第9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27. 僧叡、僧祐(1928)。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28. 慧沼(1927)。《大正藏》第45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29. 慧遠(1927)。《大正藏》第44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30. 稻荷日宣(1975)。法華經一乘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31. 曇無讖(1925)。《大正藏》第12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32. 橘川智昭(1994)。《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第31集。東京:東洋大學大學院。
  33. 橘川智昭(1997)。西明圓測と五性各別論—慈恩教學との比較研究。東洋學研究,34,27-44。
  34. 橘川智昭(1999)。圓測による五性各別の肯定について—圓測思想に對する皆成的解釋の再檢討。佛教學,40,95-117。
  35. 窺基(1926)。《大正藏》第34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36. 窺基(1927)。《大正藏》第45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
  37. 齋藤明、長尾雅人(1989)。岩波講座:東洋思想第10卷:インド佛教3。東京:岩波書店。
  38. 藤田宏達、橫起慧日(1969)。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
  39. 苅谷定彥、日本佛教學會(1994)。佛教における聖と俗。京都:平樂寺書店。
被引用次数
  1. (2013)。中古時期關於常不輕菩薩行的主張與實踐。世界宗教學刊,21,145-186。
  2. (2021)。圓測「佛性理論」再考察──以《解深密經疏》為依據。圓光佛學學報,38,125-154。
  3. (2021)。圓測對「一乘」概念的詮釋方法:以《解深密經疏.無自性相品》為中心。政治大學哲學學報,46,7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