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象數詮《易》的效用與限制

并列篇名

On the Utilities and Limits of Using Images and Numbers in Interpreting the Yijing

DOI

10.6351/BICLP.200609.0205

作者

鄭吉雄(Dennis Chi-Hsiung Cheng)

关键词

易經 ; 象數 ; 詮釋 ; 卦爻 ; 形象 ; Yijing ; numbers ; image ; interpretations ; hexagram lines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06 / 09 / 01)

页次

205 - 2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討論《易》學詮釋中的象數問題。象數和義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詮《易》方法。「象數」詮《易》有許多重要的預設,最基本的當然是預設宇宙是一個規律性的、機械性的結構,然後再運用象數理論以解釋此一結構中的規律。至於義理詮《易》則不外兩種模式-即王弼模式和程頤模式。這兩種模式都旨在尋求象數體系無法思辨的超越層面、屬於本體論層次的義理。唯前者處於東漢末,以漢儒為論敵,不自覺反受漢儒之影響,故人文意義尚未深發;後者則以儒家人文思想為本,遂為近世義理《易》典範之作。 本文從「天人關係」的觀點,提出「天衡定人」和「人衡定天」兩種視界,區分了象數詮《易》與義理詮《易》的不同。其次提出十種「象」和三種「數」,並說明象數理論是原本《易經》編撰時即已存在的思想,不是漢儒的新創。象數詮《易》更涉及古代歷史、天文學、曆法學等不同範疇的知識與問題,在古代文化史中,自有其不可磨滅的效用與價值。總之,義理派對於象數理論的批評,並未能徹底推翻象數之說,但象數理論所包含的許多不符合自然科學理論的部分,研究者也應該客觀地加以檢討、揚棄。

英文摘要

Theorie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Book of Changes) can be summarized as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philosophical approach and the ”xiangshu” (images and numbers) approach.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and, concentrating on the latter method, further defines ten categories of images and three categories of numbers of the Yijing.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examples within the commentaries of the Han philosophers, Wang Bi and the Song philosophers,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Rather than being invented by the Han Confucians, the xiangshu theory came into existence when the Yijing was edited. The hexagram and line texts comprised different kinds of mystical numbers and images that were too effective and valuable, for ancient traditions of historians, astronomers, and calendricists, to be neglected in cultural history. The xiangshu approaches and the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are two parallel lines with no conjunction since both of them are based on some specific concept of world order. Wang Bi criticized the xiangshu theory of the Han philosophers, but he also limited himself unconsciously by their xiangshu theory so that his cosmological concern overcame his concern for humanistic valu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鄭吉雄(2006)。從卦爻辭字義的演繹論《易傳》對《易經》的詮釋。漢學研究,24(1),1-33。
    連結:
  2. 顏國明(2002)。「《易傳》是道家《易》學」駁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1,171-216。
    連結:
  3. (1976)。《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7冊。臺北:成文出版社。
  4. 王夫之(1990)。周易外傳。北京:中華書局。
  5. 王引之(2000)。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 王弼、孔穎達(1976)。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7. 王弼、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8. 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
  9. 朱熹(1999)。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10. 牟宗三(1985)。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1. 何澤恆(1983)。略論《周易》古占。國立編譯館館刊,12(1),51-63。
  12.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3. 余敦康(2005)。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4. 余敦康(1998)。中國哲學論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5. 呂不韋(1978)。呂氏春秋。香港:中華書局。
  16. 杜預、孔穎達(1976)。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屈萬里(1969)。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8. 屈萬里(1984)。《屈萬里全集》第14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 杭辛齋(1976)。《學易筆談二集》,《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38冊。臺北:成文出版社。
  20. 林忠軍(1994)。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
  21. 林忠軍、鄭吉雄、張寶三(2005)。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2. 唐君毅(1986)。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3. 唐明邦、朱伯崑(1997)。《國際易學研究》第三輯。北京:華夏出版社。
  24. 唐蘭(1957)。在甲骨金文中所見的一種已經遺失的中國古代文字。考古學報,2,33-36。
  25. 徐志銳、朱伯崑(1996)。《國際易學研究》第二輯。北京:華夏出版社。
  26. 荀爽(1970)。《叢書集成續編.漢魏遺書鈔》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高亨(2004)。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8. 高亨(1983)。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
  29. 張政烺(1980)。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考古學報,4,403-415。
  30. 張善文(1995)。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1. 張載(197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32. 許慎、段玉裁(1994)。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33. 郭沫若(1957)。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
  34. 陳鼓應(1994)。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馮時(2001)。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6. 楊希枚(1972)。中國古代的神祕數字論稿。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89-118。
  37. 劉大鈞(1986)。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
  38. 劉長林、朱伯崑(2005)。《國際易學研究》第八輯
  39. 鄭玄(1972)。《叢書集成三編.黃氏逸書攷》第12函。臺北:藝文印書館。
  40. 鄭玄、賈公彥(1976)。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1. 鄭吉雄(2005)。中國古代形上學中數字觀念的發展。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2),137-174。
  42. 鄭吉雄(2004)。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3. 鄭燦(1971)。訂正易經來註圖解。臺北:中國孔學會。
  44. 顧炎武(1979)。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黃克武(2014)。何謂天演?嚴復「天演之學」的內涵與意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5,129-187。
  2. 李長遠(2019)。易圖象數學與宋元之際士人之親道、入道。臺大歷史學報,63,83-135。
  3. 周欣婷(2010)。論《易傳》詮釋卦爻辭之方法、效用及形式。興大中文學報,28,1-38。
  4. (2015)。《四庫提要》易學「兩派六宗」說述評。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6,21-42。
  5. (2019)。試論唐君毅的漢代象數《易》學觀。經學研究集刊,二十七,53-66。
  6. (2019)。性命之說、禍福之占?─宋代士人的《易》卜實踐。新史學,30(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