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訓詁與微言-宋翔鳳二重性經說考論

并列篇名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and Subtle Meaning: Two Aspects of the Classics Studies of Song Xiangfeng

DOI

10.6351/BICLP.200609.0237

作者

蔡長林(Ch'ang-Lin Tsai)

关键词

常州學派 ; 科舉 ; 漢學 ; 考據 ; 微言大義 ; Changzhou school ; imperial examination ; Han Learning ; textual criticism ; weiyan dayi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06 / 09 / 01)

页次

237 - 27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討論宋翔鳳的學術經說,可以從常州學派的學術序列來進行,也可以從以《公羊》學通釋群經的角度來觀察。不過這些在作者看來,都無法有效說明宋翔鳳的學術性格及其在晚清今文學的學術傳衍中所應有的地位。本文嘗試提出兩個新的觀察視角,其一指出宋翔鳳在晚清今文學傳播擴散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其二指出其融外家微言大義之說於考據語境的治學風格,在常州學派與漢學考據之問所產生學術「對話」的意義,用以說明在考據學風潮的推波助瀾之下,學術整合實爲必經之趨勢。也爲漢學與宋學從乾嘉以來的「漢宋之爭」轉變成嘉道以後「漢宋兼采」的關係,作一註腳。

英文摘要

The work of Song Xiangfeng can be discussed as part of Changzhou scholarship, and it can also be consider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tudies on the Gongyang commentar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However, it appears that neither of these is 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ng Xiangfeng's scholarship or his place in the tradition of new text studies of the late Qing. This paper will put forth two new viewpoints. The first is a discussion of the key role of Song Xiangfeng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late Qing new text scholarship. The second is to use the concept of weiyan dayi (subtle language and profound meaning)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linguistic context, and the way in which it opened up a scholarly debate in the Changzhou school's Han Learning textual criticism. This will permit a more complete consideration of this important direction in scholarship, and it will also ad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approchement that was achieved in the debate between Han and Song Learning following the Qianjia reign peri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蔡長林(2006)。論常州學派的學術淵源-以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評論爲起點。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連結:
  2. 蔡長林(2005)。莊綬甲與常州學派。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7,243-290。
    連結:
  3. 蔡長林(2003)。論清中葉常州學者對考據學的不同態度及其意義-以臧庸與李兆洛爲討論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263-303。
    連結:
  4.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1993)。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北京:中華書局。
  5. 孔祥驊(1999)。歷史教學問題
  6. 支偉成(1998)。清代樸學大師列傳。長沙:岳麓書社。
  7. 王昶。春融堂集。嘉慶丁卯塾南書舍刊本。
  8. 王章濤(2003)。阮元年譜。合肥:黃山書社。
  9. 任源祥。鳴鶴堂文集。光緒己丑(十五)年重刊本。
  10. 朱一新(1978)。收盦叢稿。臺北:文海出版社。
  11. 朱一新。朱蓉生駁康學書劄。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12. 朱彝尊(1997)。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
  13. 艾爾曼(1998)。清代科舉與經學的關係。收入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4. 艾爾曼、趙剛。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5. 吳秀之、曹允源(1970)。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6. 宋翔鳳(1966)。無求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宋翔鳳(1998)。浮谿精舍叢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18. 宋翔鳳(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宋翔鳳(1994)。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0. 宋翔鳳(1998)。浮谿精舍叢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21. 宋翔鳳(1998)。浮谿精舍叢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22. 宋翔鳳(1998)。浮谿精舍叢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23. 宋翔鳳(1998)。浮谿精舍叢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24. 宋翔鳳(1986)。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
  25. 宋翔鳳(1998)。浮谿精舍叢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26. 宋翔鳳(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李慈銘(1975)。越縵堂讀書記。臺北:世界書局。
  28. 李新霖(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俞正燮(1980)。癸巳類稿。臺北:世界書局。
  30. 段玉裁(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紀昀(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胡玉縉(1963)。許廎學林。臺北:世界書局。
  33. 孫春在(1985)。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孫星衍(1985)。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35. 孫海波、周康燮。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香港:存粹學社。
  36. 徐世昌(1976)。清儒學案。臺北:燕京文化事業公司。
  37. 徐承慶。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徐澂。民國叢書第三編。上海:上海書局。
  39. 郜積意(2005)。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浙江學者的經學研究」。
  40. 張之洞、范希增(1983)。書目答問
  41. 張舜徽(1982)。清人文集別錄。臺北:明文書局。
  42. 張舜徽(1991)。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
  43. 張廣慶(1994)。經學研究論叢。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44. 張鑑、黃愛平(1995)。阮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45. 梁章鉅(2001)。制義叢話、試律叢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46. 梁啓超(1989)。民國叢書第一編。上海:上海書店。
  47. 陳其泰(1997)。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48. 陳致(2005)。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浙江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一次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49. 陳致(2006)。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50. 陳寅恪(1981)。陳寅恪先生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51. 陳靜華(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陳鵬鳴(1996)。宋翔鳳與今文經學。書目季刊,30(3),12-23。
  53. 陸繼輅(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章太炎(1984)。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5. 章學誠(1977)。校讎通義。臺北:鼎文書局。
  56. 黃懷信(2002)。小爾雅彙校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
  57. 楊向奎(1985)。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
  58. 楊琳(2002)。小爾雅今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59. 路新生(1997)。孔孟學報
  60. 廖名春(2006)。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儒家經典之形成」專題演講。臺北:
  61. 臧庸(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2. 趙爾巽(1998)。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63. 劉盼遂(1970)。段玉裁先生年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64. 劉師培(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
  65. 劉逢祿(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6. 劉逢祿(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7. 劉錦源(1995)。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68. 蔡長林(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69. 蔡長林、姜廣輝(2004)。劉逢祿《春秋》學初探-從春秋論談起。中國哲學經學今詮四編,25
  70. 蔡冠洛、王鍾翰(1987)。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71. 鄭卜五(2003)。乾嘉學者的義理學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72. 錢大昕、錢慶曾(1994)。三史拾遺。長沙:岳麓書社。
  73. 錢大昕、錢慶曾(1974)。竹汀居士自訂年譜。香港:崇文書店。
  74. 錢玄同(1987)。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75. 錢穆(199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76. 繆荃孫(1988)。清碑傳合集。上海:上海書店。
  77. 鍾彩鈞(1994)。宋翔鳳學術及思想概述。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8. 鍾彩鈞、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02)。清代學術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
  79. 魏源(1983)。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
  80. 譚獻(1989)。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1. 覺羅勒德洪(199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82. 龔自珍(1999)。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長林(2007)。俞樾《公羊》學初探—以「王魯」說為討論中心。國文學報,42,1-30。
  2. 鈕則圳(2016)。經典與詮釋的互動─宋翔鳳《孟子趙注補正》解經方法探析。鵝湖月刊,494,51-60。
  3. 張麗珠(2011)。乾、嘉、道從論學到議政的今文學發揚。清華中文學報,6,25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