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神聖的秩序-〈楚帛書•甲篇〉中的創世神話及其宇宙觀

并列篇名

Sacred Order: Cosmogonic Myth and Cosmology in Part Ⅰ of the Chu Silk Manuscript

DOI

10.6351/BICLP.200703.0001

作者

高莉芬(Li-Fen Kao)

关键词

楚帛書 ; 宇宙起源神話 ; 創世神話 ; 宇宙論 ; 秩序 ; 神聖數字 ; the Chu Manuscript ; cosmogonic myth ; creation myth ; cosmology order ; sacred number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07 / 03 / 01)

页次

1 - 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三篇中的〈甲篇〉(四時篇)述及先秦文獻中少見的創世神話,彌足珍貴,為研究中國創世神話的重要資料。本文即以饒宗頤、李零的釋文為主,在跨文化的比較神話學視野下,運用母題(motif)分析方法,重新檢視〈楚帛書•甲篇〉中所具有的創世神話的結模類型、神話思維模式及其宇宙論。又由於創世神話主要講述宇宙的起源,而宇宙從渾沌到分化的過程,也是一種秩序化的過程。因此本文亦從「秩序」的角度探討〈楚帛書•甲篇〉中的創世論及宇宙觀,以見〈楚帛書〉中所開展出獨有的創世神話思維及其神聖的宇宙秩序圖式。〈楚帛書•甲篇〉的創世神話可分為二階段創世,第一階段是:從混沌創世,第二階段是初創宇宙歷經崩壞失序的過程,諸神進行再創世的宇宙調整神話,〈楚帛書•甲篇〉中的創世神話是由多種創世類型組合而成。〈楚帛書•甲篇〉的創世神話,不但解釋了楚人宇宙的起源,大地的形成;四時與日月的發生,更說明了楚人對天文的探索,以及豐富的天象觀察與神話想像。〈楚帛書•甲篇〉的創世神話具備了世界創世神話中多種重要類型母題,有其跨文化的共通性存在;但整體而論,其聖數的秩序思維,以及譜系式神創宇宙觀仍亦富含濃厚的戰國楚文化色彩,自有其文化殊性的特色。

英文摘要

The Chu Silk Manuscript is the earliest and most complete astronomical text from ancient China. Part I of the Chu Silk Manuscript is a rare pre-Qin text that makes cosmological myths available in a complete vers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mythological types and symbolic structures of the cosmogonic myth in the Chu Silk Manuscript,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comparative mythology and motive analysis. Cosmological myth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creation from chaos;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re-creation of differentiated order by the gods. Therefore, this paper also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mogonic and social order. The cosmogonic myths in the pre-Qin Chu Silk Manuscript still have their original and symbolic power and efficacy. They explain not only the origin of the Chu people's universe, but also the creation of the ear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seasons, the sun and the moon, as well as other astronomical explorations. There is a rich store of observation of astronomical phenomena and of mythological imagination. The cosmogonic mythology of Part I of the Chu Silk Manuscript does have some archetypical motifs known from world cosmological myths, showing some cross-cultural similarities; but generally, its concept of the sacred numbers that constitute order, and its spiritual cosmogony really give it an intensive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u style, that is unique to the culture that produced it. The basis for symbolic thinking in Chu culture was not only those elements of cosmogonic myth that could lead to explicit astronomical and philosophical principles, but also the overall concept of world ord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1967)。中國文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古文字學研究室。
  3. B.H.托波羅夫著、魏哲(1985)。神奇的數字。民間文學論壇,4,88-90。
  4. Barnard, Noel(1973).The Chu Sik Manuscript: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Canberra:A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5. Eliade, Mircea(2002).Le sacre et le profane: Heilige und das Profane.Macmillan:Paris: Gallimard, 2002. Jones, Lindsay, ed.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6. Eliade, Mircea(1959).Cosmos and History: The Myth of Eternal Return.New York:Harper.
  7. Eliade, Mircea(1991).Images and Symbol: Studies in Religious Symbolism..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Girardot, N. J.(1983).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The Theme of Chaos (Hun-tu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 Macculloch, J. A.(1964).The Mythology of All Races..New York:Cooper Square Publisher, Inc..
  10. Mircea Eliade、楊儒賓(2000)。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 T.丹齊克、蘇仲湘(1985)。數:科學的語言。北京:商務印書館。
  12. Thompson, Stith.(1967).The Folktale..New York:Roll, Rinehart and Winston.
  13. Thompson, Stith.(1989).Motif-Index of Polk-Literature..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4. 大林太良、林相泰、賈福水(1989)。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15. 方東美(198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6. 毛亨、鄭玄、孔穎達(1982)。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王孝廉(1998)。水與水神。臺北:漢忠文化事業公司。
  18. 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82)。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9. 王逸章、洪興祖(1991)。楚辭補注。臺北:長安出版社。
  20. 卡西爾、黃龍保、周振(1992)。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1. 司馬遷、嚨川龜太郎(1981)。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
  22. 史習成(1999)。東方神話傳說,8
  23. 伊藤清司(1981)。日本神話と中國神話。東京:學生社。
  24. 安志敏、陳公柔(1963)。長沙戰國繪書及其有關問題。文物,9,48-60。
  25. 朱曉海(2001)。新古典新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6. 江林昌(1998)。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太陽循環文化揭秘。濟南:齊魯書社。
  27. 江林昌(1998)。《簡帛研究》第三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28. 池澤優(1993)。子彈庫楚帛書に見る宇宙構造認識:「絕地天通」神話の意味。宗教研究,72,210-211。
  29. 池澤優(2002)。中國古代の創世神話における水のシソボリズムー「大一生水」。宗教研究,75(4),1073-1075。
  30. 米爾恰·伊利亞德、晏可佳、吳曉群、姚蓓琴(2004)。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1. 艾蘭、汪濤(1992)。龜之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2. 何琳儀(1986)。長沙帛書通釋。江漢考古,1,51-57。
  33. 何琳儀(1986)。長沙帛書通釋。江漢考古,2,77-87。
  34. 何新(2002)。何新古經新解-宇宙的起源。北京:時事出版社。
  35. 何楊波(1994)。秩序重構-雲南文山州壯族布儂支系喪葬禮儀及葬經考釋。廣西民族研究,3,110-123。
  36. 呂思勉(1970)。先秦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37. 呂微(2001)。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承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8. 李零(2000)。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
  39. 李零(1985)。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0. 李零(2000)。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1. 李維-史特勞斯、李幼蒸(1989)。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2. 李學勤(1994)。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43. 李學勤(1984)。楚史論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44. 李霖燦、張琨、和才(1959)。麼些象形文字延壽經譯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1-138。
  45. 李豐樹(1994)。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287-318。
  46. 孟慧英(1990)。活態神話-中國少數民族神話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47. 林巳奈夫(1967)。長沙出土楚帛書の十二神の由來。東方學報,42,1-63。
  48. 宣釘奎(1983)。楚辭神話之分類及其相關神話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9. 思高聖經學會(1968)。聖經。臺北:思高聖經學會。
  50. 胡萬川(2004)。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51. 孫星衍(1987)。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文津出版社。
  52. 徐堅(1972)。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
  53. 恩斯特·卡西勒著、于曉(1990)。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54. 班固(1995)。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55. 袁坷(1986)。古神話選釋。臺北:長安出版社。
  56. 袁坷(1982)。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57. 院文清(1994)。楚文化研究論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58. 馬騙(1983)。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9. 高木敏雄(1924)。比較神話學。東京:武藏野書院。
  60. 高明(1985)。古文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61. 商承祚(1964)。文物
  62. 張光直(1959)。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63. 張光直(1990)。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
  64. 張揖、王念孫(1971)。廣雅疏證。臺北:廣文書局。
  65. 許慎、段玉裁(1976)。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66. 連劭名(1990)。長沙楚帛書與卦氣說。考古,9,954。
  67. 連劭名(1991)。長沙楚帛書與中國古代的宇宙論。文物,2,46。
  68. 陳久金(2001)。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論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69. 陳邦懷(1981)。古文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70. 陳奇猷(1985)。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71. 陳茂仁(1996)。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2. 陳啟雲(2001)。中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3. 陶陽、鍾秀(1989)。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4. 曾憲通(2002)。何新古經新解-宇宙的起源。北京:時事出版社。
  75. 游國恩(1982)。天問纂義。北京:中華書局。
  76. 程羲(1999)。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臺北:星光出版社。
  77. 馮時(2005)。天文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
  78. 馮時(1990)。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天文學研究。文物,3,52-59。
  79. 馮時(2001)。中國天文考古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80. 馮時(1993)。紅山文化三環石壇的天文學研究-兼論中國最早的圓丘與方丘。北方文物,1,9-17。
  81. 黃俊傑(1996)。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82. 楊利慧(1997)。女媧的神話刻言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3. 楊寬(1997)。楚帛書的四季神像及其創世神話。文學遺產,4,4-12。
  84. 楊寬(2003)。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5. 楊儒賓(2000)。宇宙與歷史-永恒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6. 楊儒賓(2002)。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20
  87. 楊儒賓(1996)。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88. 楊儒賓(2005)。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22,59-98。
  89. 葉·莫·梅列金斯基、魏慶征(1990)。神話的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90. 葉舒憲(1998)。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1. 葉舒憲(1992)。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2. 葉舒憲(2005)。老子與神話。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93. 董楚平(2002)。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94. 董楚平(2002)。中國上古創世神話鉤沉-楚帛書甲篇解讀兼談中國神話的若干問題。中國社會科學,5,151-163。
  95. 聞一多(1997)。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96. 趙君卿、甄鸞、李淳風。周髒算經
  97. 劉安、高誘注(1955)。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
  98. 劉信芳(2002)。子彈庫楚墓出土文獻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
  99. 劉信芳(1994)。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0. 劉信芳(1996)。中國文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1. 劉熙撰、畢沅疏(1971)。釋名疏證。臺北:廣文書局。
  102. 歐陽詢(1974)。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
  103. 蔡季襄(1972)。晚周繪書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104. 鄭玄、賈公彥(1982)。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05. 嚴一萍.楚繪書新考.
  106. 饒宗頤(1985)。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
  107. 饒宗頤(1985)。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
  108. 饒宗頤、曾憲通(1993)。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馮樹勳(2009)。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27(2),233-266。
  2. 高莉芬(2008)。垂直與水平:漢代畫像石中的神山圖像。興大中文學報,23(S),123-161。
  3. 高莉芬(2022)。母神、神話與聖史:《瑤命皈盤》創世神話及其象徵意涵。國文學報,72,217-252。
  4. 鄒濬智(2008)。傳世典籍與出土文獻所見東周楚人宇宙觀念試構。通識教育學報,13,83-115。
  5. (2009)。女媧伏羲神話的創世思維芻議。輔仁國文學報,28,36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