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梆子腔新探

并列篇名

A New Look at the Bangzi Qiang

DOI

10.6351/BICLP.200703.0143

作者

曾永義(Yong-Yih Tseng)

关键词

梆子腔 ; 秦腔 ; 西秦腔 ; 西調 ; 吹腔 ; 腔調 ; Bangzi qiang ; Qin qiang ; Western Qin qiang ; Western diao ; chuiqiang ; qiandiao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07 / 03 / 01)

页次

143 - 1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論梆子腔(秦腔)之名義外,進一步考證梆子腔之源頭非一般所說之山陝梆子而實為西秦腔,並由此而論及其流播情況。其次說明梆子腔之作為「花部亂彈」,其亂彈之名義乃有四變;更詮釋秦腔之載體「西調」實非腔調,並從而論及其伴奏之演變,以及秦腔之曲脾體與板腔體均其來有自。經過全文探討,可以獲得以下結論:其一,舊屬秦地的陝甘一帶,早在先秦時代即已有由方晉方言為基礎形成的「秦聲、秦腔」。其二,秦腔以地名,起碼應在晚明中葉之前即流播至江南;原本以雜曲小調之所謂「西調」為歌唱載體,乃至由此發展為曲脾體;也可以從俗講詞話或從鑼鼓雜戲取材板腔體。至乾隆末,秦腔進一步與崑弋合流。其三,臺灣亂彈之古路戲源自西秦戲,其腔自為西秦腔。其四,臺灣亂彈戲中之「梆子腔」實為秦吹腔未板式化之前的「原型」,而安慶彈腔之「吹腔原板」、徽劇之「吹腔正板」,則亦可證明秦吹腔板式化的現象。其五,乾、嘉之世,秦腔一方面發展原有之詩讚,一方面將詞曲系西調之長短句雜曲小調演變為三五七字之體式;又由此合併三字五字兩句而成上下兩句七言或十言為單元之詩讚板腔體,而將雜曲小調乃至曲片卑套數變為器樂曲,伴奏樂器也由吹奏樂改為絃樂。其六,秦腔生命力非常強大,向外流播至中國十八行政區,以及臺灣,所以稱說秦腔是近代中國地方系腔調劇種之母。其七,秦腔在劇種中與其他腔調運用的類型,則有單一運用者;有在多腔調劇種中,作為一個獨立腔調而獨立之演出與傳統劇目者;有與其他腔調結合仍保有其特性者;有與其他腔調結合,仍保某些梆子因素者;有作為一種腔調在一個劇種中單獨使用,未保留劇目與獨立演出形式者等五種。

英文摘要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bangzi qiang 梆子腔 (Qin qiang 秦腔), this paper also shows that its origin is not, as is commonly assumed, the Shaanxi bangzi 陝西梆子, but rather the Western Qin qiang (西秦腔). Based on this finding,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bangzi qiang is also traced.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 Shaanxi-Gansu region, being under control of the Qin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developed local Qin sheng秦聲, or Qin qiang based on local dialect pronunciations, as early as the pre-Qin period. Second, Qin qiang, as used to indicate a region, had found its way to the Jiangnan area prior to the middle or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Originally, it was sung in the Western diao 西調 using zaqu 雜曲 or xiaodiao小調, from which it developed into the qupai ti 曲牌體. At this point, it also absorbed material from local performances of cihua 詞話 or luogu zaxi 鑼鼓雜戲 to develop as a banqiang ti 板腔體. By the end of the Qianlong emperor's reign, the Qin qiang had merged with the kun'i 崑弋. Third, Taiwan's luantan, the gulu xi 古路戲,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ern Qin opera and makes use of the Western Qin qiang. Fourth, the bangzi qiang used in Taiwan's luantan xi 亂彈戲 is in fact the original form of the Qin chuiqiang 秦吹腔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ngzi). The fact that the bangzi was a later addition to the Qin chuiqiang can be proven by looking at the chuiqiang yuanban 吹腔原板in Anhui and the chuiqiang zhengban 吹腔正板 of the Hui opera. Fifth, during the reigns of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emperors, the Qin qiang on the one hand further developed the shizan 詩贊already in use, while on the other developed the now characteristic three-five-seven character format. Sixth, the remarkable vitality of the Qin qiang saw it spreading to all of China's eighteen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Taiwan, making it the mother of all local opera in modern China. Seventh, the Qin qiang is found appearing in opera by itself and with other qiang in various different for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劉美枝(2006)。臺灣戲專學刊
    連結:
  2. (2001)。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書社。
  3. (1985)。明清戲曲珍本輯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 (1969)。洪北江先生遺集。臺北:華文書局。
  5. 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1987)。中華戲曲,4
  6. 中國戲曲志陝西卷編輯委員會(1995)。中國戲曲志•陝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
  7.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編輯委員會(1995)。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8.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9. 王利器(2003)。歷代竹枝詞。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0. 王廷紹。霓裳續譜
  11. 王依群(1984)。梆子聲腔劇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2. 王俊、方光誠。戲曲研究
  13. 王德毅(1989)。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4. 王錫祺(1897)。小方壺齊輿地叢鈔,3
  15. 王錦琦、陸小秋。浙江亂彈腔系源流初探
  16.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組織(1999)。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7.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997)。271
  18. 任光偉(1987)。梆子聲腔探源兼談戲曲板腔體製之形成發展。中華戲曲。
  19. 曲苑(1984)。曲苑。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 朱維魚。河汾旅話
  21. 何為(1982)。戲曲音樂散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2. 吳長元。燕蘭小譜
  23. 呂錘寬。北管戲
  24. 李斗(1960)。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
  25. 李斯。史記
  26. 李綠園、樂星(1980)。岐路燈。鄭州:中州書畫社。
  27. 李調元。劇話
  28. 李聲振。百戲竹枝詞
  29. 沈雲龍(1974)。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7(70)
  30. 沈雲龍(1969)。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31. 周育德(1987)。古柏堂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孟繁樹、周傳家。缽中蓮
  33. 孟繁樹、周傳家(1990)。中華戲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34. 玩花主人、錢德蒼、汪協如點(2005)。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
  35. 洪亮吉。卷施閣文乙集
  36. 洪惟助(1996)。臺灣北管崑腔之調查研究期末報告。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37. 唐英。古柏堂傳奇
  38. 唐碧。揚州風土詞中的戲曲曲藝史料
  39. 徐扶明(1986)。元明清戲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40. 徐振貴(2004)。孔尚任全集輯校註評。濟南:齊魯書社。
  41. 海震。戲曲研究
  42. 留春閣小史。聽春新詠·西部
  43. 國立北京大學民俗學會(1971)。民俗叢書。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44. 張次溪(1988)。清代燕都梨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5. 張次溪(1988)。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6. 張潮山來(1968)。虞初新志。臺北:廣文書局。
  47. 盛偉(1998)。蒲松齡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
  48. 許子漢(1999)。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49. 許子漢(1998)。元雜劇聯套研究:以關目排場為論述基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0. 連橫(2001)。臺灣通史。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51. 陳芳(1999)。梆子腔釋名。輔仁國文學報,14,223-255。
  52. 陳芳(2004)。臺灣傳統戲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3. 陸峻嶺、林幹(1982)。中國歷代各族紀年表。臺北:木鐸出版社。
  54. 寒聲(1986)。中華戲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55. 曾永義(1992)。參軍戲與元雜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6. 曾永義(2002)。從腔調說到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
  57. 黃之雋。□堂集
  58. 楊蔭瀏(2004)。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59. 董偉業。揚州竹枝詞
  60. 路工(1982)。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61. 廖奔(1992)。中國戲曲聲腔源流史。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
  62. 蒲松齡。聊齋俚曲集
  63.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1997)。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64. 劉文峰(1990)。中華戲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65. 劉廷璣。在園雜志
  66. 劉獻廷(1976)。廣陽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7. 編輯(2004)。戲曲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8. 編輯部(1985)。戲曲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69. 蔣士銓、周妙中(1993)。蔣士銓戲曲集。北京:中華書局。
  70. 蔡璋琳(1998)。北管醉花陰聯套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71. 魏荔彤。懷舫詩別集
  72. 攏川資言(1993)。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
  73. 嚴長明。秦雲擷英小譜
  74. 顧彩。容美記遊
被引用次数
  1. 曾永義、曾永義(2009)。論說戲曲雅俗之推移(下)─從清乾隆末至清末。戲劇研究,3,249-295。
  2. 施德玉(2016)。論客家戲《霸王虞姬》之「三下鍋」腔調。戲曲學報,14,147-177。
  3. 張繼光(2012)。小戲《花鼓》之源流系統與歷代演出探究。中山人文學報,33,15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