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陳澧《漢儒通義》析論

并列篇名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Chen Li's Han ru tongyi

DOI

10.6351/BICLP.200703.0267

作者

曹美秀(Mei-Shiou Chao)

关键词

陳澧 ; 漢宋學 ; 晚清 ; 漢儒通義 ; Chen Li ; Han-Song Learning ; late Qing ; Han ru tongyi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07 / 03 / 01)

页次

267 - 3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兩個角度討論《漢儒通義》,一者,此書在陳澧學術生命中的意義;二者,將之置於清代學術發展的脈絡中,予之以評價與定位。關於第一點,筆者以為《漢儒通義》為陳澧融治學與教學為一的成果,並可作為探討陳澧思想之憑藉,今人論陳澧多將焦點集中於《東塾讀書記》做法,應作調整。關於第二點,筆者以為《漢儒通義》受今人批評的不成系統及附會宋儒之缺失,如果配合陳澧的成學歷程、自任之學術使命,則可以對之有同情之理解。再將之置於乾、嘉以來的學術發展脈絡來看,則《漢儒通義》一書,表現了乾、嘉以來破除漢、宋門戶之觀念的深化與發展。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discusses two aspects of the book Han ru tongyi: first, in terms of its significance in Chen Li's academic life, and second, its place in the train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terms of the first point, through the Han ru tongyi, Chen Li combined his teaching with his research, and so it can provide an indication of his thought. Thus, the modern scholarly discussion of Chen Li that concentrates solely on his Dongshu dushu ji should be reconsidered. On the second point, Han ru tongyi was criticized for its supposed faults of lacking systematic form and drawing wrong conclusions by false analogy from Song Learning. But if we consider Chen Li's course of studies, and the mission he undertook, we can view him from a more sympathetic viewpoint. Considered in terms of the train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beginning in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reign periods, Han ru tongyi shows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dea of opening the door to Han-Song learn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金培懿(2006)。近代日本《論語》研究之轉折-安井小太郎《論語講義》析論。國文學報,40
    連結:
  2. (1988)。四庫全書蒼要,51
  3. (1929)。伯爵陸奧宗光遺稿。東京:岩波書店。
  4. (1985)。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5. (1988)。胡適作品集32。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6. (1946)。谷川徹三選集。東京:齋藤書店。
  7. (1969)。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8. 敬躋堂叢書。北京:中國書店。
  9.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1980)。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 (1990)。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2. 丁亞傑(1996)。皮鍚瑞《經學通論》與陳澧《東塾讀書記》論易之異同。孔孟月刊,35(2),28-33。
  13. 小島祐馬(1948)。東光第5號(「狩野先生永逝記念」專刊)
  14. 方東樹(1978)。漢學商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王先謙(1978)。清王葵園先生先謙自定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
  17. 史革新(1994)。晚清理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8. 田山花袋(1980)。明治文學全集99·明治文學回顧錄集(二)。東京:筑摩書房。
  19. 吉川幸坎郎(1996)。吉川幸次郎講演集。東京:筑摩書房。
  20. 吉川幸坎郎(1973)。支那學文藪。東京:みすず書房。
  21. 安井小汰郎(1935)。論語講義。東京:東洋圖書。
  22. 朱維錚(1998)。東塾讀書記(外一種)。香港:三聯書店。
  23. 朱熹(1971)。詩集傳。臺北:中華書局。
  24. 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25. 江藩(1977)。經解入門。臺北:廣文書局。
  26. 江藩(1977)。宋學淵源記。臺北:廣文書局。
  27. 竹添光鴻(1993)。論語會箋。臺北:廣文書局。
  28. 竹添光鴻。毛詩會箋
  29. 竹添光鴻(1978)。左傳會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0. 竹添光鴻。毛詩雜抄
  31. 色川大吉(1992)。明治精神史。東京:講談社。
  32.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1994)。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33. 佚名(1938)。斯文
  34. 吳銘能(2004)。「廣東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一次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5. 呂不韋。呂氏春秋
  36. 岑溢成(1994)。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37. 李國鈞(1994)。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8. 李慈銘(1963)。越縵堂日記。臺北:文光圖書公司。
  39. 李維棻(1963)。大陸雜誌
  40. 李緒柏(1996)。廣東社會科學
  41. 李慶(2002)。日本漢學史·第一部,起源和確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2. 汪宗衍(1972)。陳東塾(澧)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
  43. 谷川徹三。文化と教養
  44. 車行健(1996)。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5. 車行健(2002)。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
  46. 京都大學文學部(1956)。京都大學文學部五十年史。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
  47. 尚小明(1999)。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8. 岡本黃石。明治漢詩文集
  49. 岡村繁、陸曉光(1991)。中國比較文學
  50. 林慶彰(1999)。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1. 林慶彰(2002)。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52. 近藤春雄(1994)。日本漢文學大事典。東京:明治書院。
  53. 金培懿(2000)。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54. 金培懿(2001)。龜井南冥《論語語由》の日本漢學史上にぉける意義。日本中國學會報,53,286-300。
  55. 金培懿(2003)。漢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斗六: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56. 金培懿(2000)。福岡,日本國立九州大學文學研究科中國學。
  57. 金培懿(2000)。《論語集說》に見らゎる右紅乙安井息軒の經世論。斯文,109,36-50。
  58. 胡楚生(1993)。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9.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
  60. 胡適(1994)。戴東原的哲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61. 韋政通(1991)。中國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
  62. 班固、顏師古(1995)。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63. 神田喜一郎(1983)。明治文學全集62。東京:筑摩書房。
  64. 高田真治(1937)。論語の文獻·注釋書。東京:春陽堂書店。
  65. 康有為(1956)。新學偽經考。北京:中華書局。
  66. 張之洞(1990)。張文襄公全集。北京:中國書店。
  67. 張淑雅(1980)。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68. 張舜徽(2004)。清代揚州學記。揚州:廣陵書社。
  69. 張壽安(1997)。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0. 張壽安(1994)。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71. 張寶三(1998)。唐代經學及日本近代京都學派中國學研究論集。臺北:里仁書局。
  72. 梁啟超(1985)。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3. 陳立、吳則虞(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74. 陳壽、裴松之(1995)。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75. 陳澧。東塾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76. 陳澧(1931)。嶺南學報
  77. 陳澧。漢儒通義。臺北:華文書局。
  78. 陳澧(1971)。東塾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79. 陳澧(1932)。嶺南學報
  80. 陳澧。東塾雜俎
  81. 陳澧、楊志剛(1998)。東塾讀書記(外一種)。香港:三聯書店。
  82. 陳鴻森(1994)。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83. 陸奧廣吉。左氏辭令一斑
  84. 章太炎、徐復(2000)。旭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5.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
  86. 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臺北:三民書局。
  87. 惠棟。九經古義
  88. 曾國藩(1986)。曾國藩全集·詩文。長沙:岳麓書社。
  89. 賀長齡、魏源(1992)。清經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90. 黃式三。做居集
  91. 新村(1989)。廣辭苑。東京:岩波書店。
  92. 楊崇煥(1992)。楊慎研究資料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93. 葉純芳(2006)。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94. 董仲舒、凌曙(1989)。春秋繁露注。臺北:世界書局。
  95. 漆永祥(1998)。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6. 劉師培(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書局。
  97. 劉寶楠、高流水。論語正義
  98. 蔡沈(1994)。書經集傳。北京:中國書店。
  99. 諸橋轍欠(1928)。彙報。斯文,10(6),61-62。
  100. 豬口篤志(1984)。日本漢文學史。東京:角川書店。
  101. 鄭玄、孔穎達。禮記注疏
  102. 盧瑩通(1988)。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03. 賴慧玲(1995)。陳澧《東塾讀書記》論「陸善義」述評。興大中文學報,8,307-330。
  104. 錢穆(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5. 戴震。孟子宇義疏證
  106. 戴震(1980)。戴震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07. 鍾彩鈞(1993)。《白虎通》與《伊川易傳》天人觀的比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575-603。
  108. 笹川種郎。明治還魂紙
被引用次数
  1. 曹美秀(2009)。陳澧的爲學與著述歷程。東華人文學報,15,129-163。
  2. 曹美秀(2010)。晚清漢、宋學視野中的朱子─以陳澧與朱次琦為例。成大中文學報,31,1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