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書寫聲音”中的群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質性與詩史地位的再檢討

并列篇名

Public/Private and Lasting/Present in Printed Voice: A Re-exploration of the Poetic Nature and Historic Position of the Nineteen Old Poems

DOI

10.6351/BICLP.200703.0045

作者

蕭馳(Chi Xiao)

关键词

古詩十九首 ; 書寫的聲音 ; 貫通的個體 ; 感物 ; 氣類感應詩學 ; The Nineteen Old Poems ; printed voice ; trans-individual self ; stirring-and-response ganwu ; the poetics of affection of breath in the organic universe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07 / 03 / 01)

页次

45 - 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引入「戲劇性獨白」這一概念,論證〈古詩十九首〉係一兼具言說與書寫二重性或過渡性的「紙上言談」或「書寫聲音」。以此為基點,文章集中討論了高友工所謂「內省詩」的「自我」和「當下」兩個方面。文中提出:由〈古詩十九首〉「書寫聲音」的雙重性,其「自我」應重新界定為一貫通個體問情感的「自我」,並由此導致作品中個體情感之「象徵化」同時亦為普世情感之戲劇化。而「內省」中的當下之感,其實亦無不盤來攫去於累積之情思之中。故詩作非以取境、而主要以文勢和涵泳見長。其中,「感物」特別支援了當下之感與累積之情的結合。本文重新界定「感物」為一涉及特定主題、情感、季候、意象的夜晚或黃昏悲歌的題旨。其所感的是人無時不被浸潤的的氛圍,而非佇目一時的光景,故得與表現持續累積悲哀的詩旨契合。所有上述二重性皆顯示:〈古詩十九首〉恰處於中國文化史上一「變而未變之局」的門檻上。最後,本文發揮「氣類感應」概念,對〈十九首〉「未變」的一端作文化詮釋,彰顯〈十九首〉對觀察晉宋以後詩風轉變對照坐標的意義,彰顯詩學與思想發展的內在關聯。

英文摘要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lyric dramatic monologue,”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 Nineteen Old Poems” as a transitional genre of ”talk on paper” or ”printed voice” possessing both oral and writte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is observation, the article concentrates its discussion on the terms ”self” and ”present” that Professor Yu-kung Kao treated as two major elements of so-called ”reflexive poetry.” In terms of the double nature of the ”printed voice,” however, the ”self” in ”The Nineteen Old Poems” should be re-defined as a trans-individual self who makes the symbolization of personal feeling simultaneously a dramatization of universal feeling. By the same token, the feeling of the ”present” here is also involved in a sentiment of durable, continuous time. The lyric concept ”stirring-and-response” (ganwu) particularly suppor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feelings. The article redefines ”stirring-and-response” as a sad mood for a sort of vespertinal or nocturnal song which refers to some specific theme, emotion, season and images. What a poet is stirred by in ”stirring-and-response” is not a focal scene brightly lit under the sunshine of a moment, but rather a comprehensive atmosphere which immerses him. Hence, the stirring at ”present” could be combined with sentiment about durable, continuous time through ”stirring-and-response.” All these combining or doubl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Nineteen Old Poems” represent a transitional genre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or oral and written poetry. Finally, the article gives full play to the poetics of ”affection of breath in the organic universe,” to give 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changed part of ”The Nineteen Old Poems.” This interpretation highlights the poems' unique significance when observing the real breakthrough of Chinese poetry during the Jin-Song period and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poetics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蕭馳(2004)。玄禪觀念之交接與《二十四詩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1-37。
    連結:
  2. (1936)。四部備要。上海:中華書局。
  3. (1987)。諸子集成,5
  4. (1987)。諸子集成,3
  5. (1987)。諸子集成,6
  6. (1994)。叢書集成續編,155
  7. (1979)。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8. 黃帝內經素問
  9.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1411
  10. (1985)。叢書集成新編,44
  11.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2002)。續修四庫全書,1589
  13. (1983)。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4. (2002)。續修四庫全書,1590
  15. (2002)。續修四庫全書,1713
  16. (1987)。諸子集成。上海:上海書店。
  17. Johnson, W. R.(1982).The Idea of Lyric: Lyric Mod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Poe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8. Kao, Yu-kung.(1994).In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 Munakata, Kiyohiko.(1983).In 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 Shaw, W. David.(1999).Origins of the Monologue: The Hidden God..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1. Stewart, Susan.(2002).Poetry and the Fate of the Sense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2. Yü, Ying-shih.(1985).In Individualism and Holism: 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3. 丁福保、郭紹虞(1978)。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小川環樹、譚汝謙(1984)。論中國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5. 小野澤精一、李慶(1990)。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6. 方東樹(1984)。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7. 方東樹(1955)。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8. 毛先舒。詩辯坻
  29. 王力(1982)。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0. 王士禎(1982)。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1. 王夫之、戴鴻森箋(1981)。古詩評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2. 王夫之、戴鴻森箋(1996)。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33. 王夫之、戴鴻森箋。薑齋詩話箋注
  34. 王世貞。藝苑扈言
  35. 王國維。人間詞話
  36. 王弼、孔穎達疏。老子注
  37. 王弼、孔穎達疏。周易正義
  38. 王弼,孔穎達疏(1987).諸子集成.上海:上海書店.
  39. 王曉毅(2003)。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北京:中華書局。
  40. 吉川幸次郎、鄭清茂(1977)。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6(5),113-1310。
  41. 吉川幸次郎、鄭清茂(1977)。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6(4),24-54。
  42. 吉川幸次郎、鄭清茂、高橋和巳、蔡靖泉、陳順智、徐少舟(1989)。中國詩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43. 朱筠(1955)。古詩十九首說。北京:中華書局。
  44. 朱嘉徵。詩集廣序
  45. 朱熹。朱文公文集
  46. 朱謙之(1989)。中國音樂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7. 余英時(1988)。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8. 吳小如(2002)。古典詩詞札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49. 吳淇(1955)。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50. 吳喬(1978)。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呂正惠(1989)。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
  52. 呂思勉(1972)。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3. 宋長白。柳亭詩話
  54. 沈德潛、霍松林校。古詩源
  55. 沈德潛、霍松林校。說詩眸語
  56. 谷川道雄、馬彪(2002)。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
  57. 阮元(1983).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58. 前川捷三(1990)。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9.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
  60. 胡大雷(2003)。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北京:中華書局。
  61. 胡應麟(1979)。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2. 范嘩(1971)。後漢書。香港:中華書局。
  63. 唐圭璋(1990)。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
  64. 唐庚。唐子西文錄
  65. 桀溺撰、洪放、錢林森(1990)。牧女與蠶娘-法國嘆學家論中國古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6. 馬茂元(1982)。古詩十九首初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67.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8. 高友工。試論中國藝術精神。九州學刊,2(3),1-12。
  69. 高友工(1988)。試論中國藝術精神。九州學刊,2(2),1-12。
  70. 高誘。呂氏春秋注
  71. 張玉穀(1955)。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72. 張庚(1955)。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73. 張長弓(1930)。魏晉南北朝詩之演變大勢。燕大月刊,6(1),23-40。
  74. 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
  75. 張節末(2002)。比興、物感與刹那直觀-先秦至唐詩思方式的演變。社會科學戰線,4,110-117。
  76. 張蓓蓓(1985)。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委員會。
  77. 梁啟超(1996)。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78. 梅家玲(2004)。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9. 許慎(1978)。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80. 許學夷、杜維沫校(2001)。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81. 途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82. 郭紹虞、富壽蓀(1983)。清詩話續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3. 郭慶藩集。莊子集釋
  84. 陳伯君校(2004)。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85. 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
  86. 陳啟雲(2001)。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7. 陸時雍。古詩鏡
  88. 湯用彤(2005)。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89. 湯淺泰雄、盧瑞容(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90. 費錫璜。漢詩總說
  91. 楊儒賓(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92. 葉嘉瑩(1998)。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93. 董仲舒、蘇輿義(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94. 廖蔚卿(1997)。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95. 福保輯(1983)。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
  96. 劉永濟(1983)。屈賦音注詳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7. 劉安、高誘。淮南子注
  98. 劉長林(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99. 劉勰、詹鎂義(198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0. 潘嘯龍(2004)。詩騷詩學與藝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1. 蔡英俊(1995)。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102. 鄭毓瑜(2004)。漢學研究
  103. 蕭統、李善(1977)。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104. 蕭馳(2005)。中華文史論叢
  105. 蕭馳(2005)。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
  106. 蕭馳(1999)。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107. 蕭馳(2003)。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8. 蕭馳(2003)。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9. 錢志熙(1993)。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0. 閻步克(1996)。士大夫政治演變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1. 戴望。管子校正
  112. 繆鉞(2004)。繆鉞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13. 鍾惺、譚元春。古詩歸
  114. 關口順(1990)。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115. 嚴可均(199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16. 嚴羽撰、郭紹虞校(1983)。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17. 鐘嶸、曹旭集(1994)。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8. 龔鵬程(1990)。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廖美玉(2013)。演繹春天─元白〈夢游春〉的私情與共感。國文學報,54,79-112。
  2. 蕭馳(2007)。嵇康與莊學超越境界在抒情傳統中之開啟。漢學研究,25(1),95-129。
  3. 蕭馳(2007)。再論中國詩歌自口頭公共表達向書寫個人體驗的轉變。淡江中文學報,17,23-47。
  4. 蕭馳(2009)。郭象玄學與山水詩之發生。漢學研究,27(3),35-70。
  5. 蕭馳(2010)。從實地山水到話語山水—謝靈運山水美感之考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7,1-50。
  6. 張靜(2007)。「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發展的理論概念。臺大文史哲學報,67,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