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

并列篇名

From the Notion of Xing to an Aesthetic of Contrasting-Focusing on the Exploration of Xia Yu's Poetry

DOI

10.6351/BICLP.200709.0121

作者

翁文嫻(Man-Han Yung)

关键词

詩經 ; 興應關係 ; 對應美學 ; 夏宇 ; 後現代 ; Classic of Poetry ; Stimulus-Response structure ; aesthetic of contrasting ; Xia Yu ; post-modem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07 / 09 / 01)

页次

121 - 1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選出近代四家學者(徐復觀、陳世骧、葉嘉瑩、蔣年豐)對《詩經》「興」義的詮釋。其後,文章嘗試以更現代的視野,特別站在詩的創作狀態,挖掘「興」義的核心內涵:「興」「應」的思維狀態在現代詩語言的美感效果。縱觀臺灣詩壇,作者挑出最能表現「興應」模式的詩人夏宇(她卻被公認爲後現代詩之代表,文字風格影響年輕一代)。依其四冊詩集的藝術變化,分析出三種與《詩經》「興」義相關之特質:一、顛覆詩壇前輩的虛擬語言,遙應《詩經》的實物寓意傳統;二、詩內實物之興應關係,互相指涉的豐富性;三、「興應」關係的變體表現:不斷移動的真相。本文將二、三千年前的詩歌表述方式,轉化成一個現代評論觀念,而解出夏宇後期(《Salsa》詩集之後)詩藝迷宮,爲後現代詩學提供一個嶄新的角度。

英文摘要

After presenting several significations of xing developed by four contemporary theorists (Chen Shixiang, Yie Jiaying, Xu Fuiguan, Jiang Nianfeng), this essay is devoted to suggesting another interpretation more appropriate to a modem viewpoint. Focusing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creative dimension, as appropriate to poetry, the notion of xing, from three thousand years ago, distinguishes itself by its particular ”stimulus-response” construction, from which derives the vigorous effect of its language. After surveying the various styles of poets in Taiwan, the essay considers Xia Yu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 (Thus, she is also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central figure in post-modem writing, providing a formative influence for the younger generation.) Following the hierarchy of the poet's artistic concepts, established over four volumes, the essay attempts three conclus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signs from the poetry of Xia Yu: 1. Obliteration of any sense of metaphor abundantly achieved by her previous grand masters. She revives this literary tradition from the Classic of Poetry: ”realization of the inner image in ordinary, touchable objects.” 2. Elements of objects in her poetry are intimately united; each recalls the other, becoming themselves dimensions of the multiplicity. 3. A fresh fabric of the notion xing has been reinvented. Its ”stimulus-response” structure implicates a hyper-adaptive reality that is constantly in moving. On liberation from within the labyrinth of Xia Yu's poetry, the ancient notion of xing is transformed as a novel aesthetic view for post-modem critic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翁文嫻(2006)。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與變形。成大中文學報,15,179-198。
    連結:
  2.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李學勤主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3. 古添洪(1974)。劉勰的賦比興說。今日中國,36,146-153。
  4. 朱熹(1961)。詩集傳。香港:中華書局。
  5. 李癸雲(2005)。不可知的黑暗排列―以夏宇擁抱爲例談現代詩評的侷限與可能。臺灣詩學,6,179-191。
  6. 周英雄(1983)。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7. 周夢蝶(1969)。還魂草。香港:香港文藝書屋。
  8. 孟樊(1998)。超前衛的聲音。臺北評論,4,130-145。
  9. 侯吉諒編(1988)。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10. 夏宇(1984)。備忘錄。臺北:唐山出版社。
  11. 夏宇(1991)。腹語術。臺北:唐山出版社。
  12. 夏宇(1995)。摩擦·無以名狀。臺北:唐山出版社。
  13. 夏宇(1999)。salsa。臺北:唐山出版社。
  14. 奚密、吳燕娜編著、魏綸助編(1999)。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15. 席慕蓉(2002)。迷途詩冊。臺北:圓神出版社。
  16. 徐復觀(2001)。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7. 翁文嫻(1998)。創作的契機。臺北:唐山出版社。
  18. 翁文嫻(2004)。臺灣現代詩在白話結構上的貢獻。創世紀,140-141,99-110。
  19. 翁文嫻(2001)。論臺灣新-代詩人的變形模式。中山人文學報,13,85-101。
  20. 翁文嫻(2005)。「賦」體美學探討系列之一―顧城詩「呈現」界域的存在深度。當代詩學,1,181-201。
  21. 翁文嫻(2001)。在古典之旁辨解現代詩的「變形」問題。創世紀,128,114-132。
  22. 翁文嫻(1993)。傾斜的少年。現代詩,20,54-62。
  23.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4.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25. 陳柏伶(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6. 黃荷生(1956)。觸覺生活。臺北:現代詩社。
  27. 楊牧(1979)。傳統的與現代的。臺北:洪範出版社。
  28. 葉舒憲(1994)。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9. 葉嘉瑩(1991)。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30. 葉嘉瑩(1985)。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1. 廖咸浩、鄭明娳主編(1993)。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2. 漢斯一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3. 裴普賢(1977)。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4. 趙沛霖(1987)。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 趙明媛(1998)。釋朱熹《詩集傳》之「賦比興」。勤益學報,15,155-168。
  36. 劉懷榮(1996)。中國古典詩學原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37.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38. 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39. 鄭毓瑜、呂正惠、蔡英俊主編(1992)。中國文學批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0. 黎靖德類編(1993)。朱子語類。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41. 顏艾琳(2004)。她方。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2. 鐘玲(1988)。夏宇的時代精神。現代詩,13,7-11。
被引用次数
  1. 陳俊榮(2009)。夏宇的後現代語言詩。中外文學,38(2),197-227。
  2. 解昆樺(2014)。有趣的悲傷:夏宇〈乘噴射機離去〉書寫過程中發展之諧趣語言。淡江中文學報,30,237-276。
  3. 李癸雲(2011)。參差對照的愛情變奏─析論夏宇的互文情詩。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3,65-99。
  4. 廖學盈(2021)。顧城詩的語法形式和音位符號系統之探勘。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9,113-158。
  5. 廖育正(2020)。缺席與再現的辯證:論吳兪萱《沒有名字的世界》與夏宇《第一人稱》的攝影及詩。臺灣詩學學刊,36,101-141。
  6. 林慶文(2019)。招牌的隱喻:走讀城市的街道文字。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8,113-138。
  7. 王文仁(2016)。數位時代的抒情詩人:須文蔚詩創作歷程及其文本分析。東華漢學,24,225-268。
  8. 翁文嫻(2012)。台灣後現代詩觀察:夏宇及其後的新一代書寫。台灣文學研究,2,251-302。
  9. 翁文嫻(2019)。自法國哲學漢學家朱利安「間距」觀念─研讀余光中詩內的抒情結構。成大中文學報,66,191-232。
  10. 張光達(2019)。遊戲之書:論假牙詩集《我的青春小鳥》。臺灣詩學學刊,33,117-142。
  11. (2009)。夢想傾斜:「運動-詩」的可能-以零雨、夏宇詩作爲例。中外文學,38(2),22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