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桃花源記并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陶淵明的道家式“樂園”新探

并列篇名

A Myth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a Record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with Poem"-A New Exploration of Tao Yuanming's Taoist Paradise

DOI

10.6351/BICLP.200803.0001

作者

賴錫三(Hsi-San Lai)

关键词

陶淵明 ; 桃花源 ; 烏托邦 ; 神話 ; 樂園 ; 道家 ; Tao Yuanming ; arcadia ; utopia ; myth ; paradise ; Taoism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08 / 03 / 01)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陶淵明的詩文作品處處散發回歸自然、本真的精神,並對時間和死亡有超乎常人的敏感意識;此人格特質從心靈鍊金術角度言,顯然是一種成熟的老靈魂。本文先從詩文中勾勒出陶氏老靈魂的特質和內涵,並由此老靈魂性格的宗教超越向度來說明:爲何陶氏作品會不時流露出神話的意象和關懷。其次,重新對〈桃花源記并詩〉進行神話心理學詮釋,期望將詩文的神話原型意象和敘述結構,給盡量暴露出來,以形成一個系統性的神話閱讀效果。再則,本文從〈桃花源記并詩〉的細讀過程中,發現陶氏的樂園既不是神話樂園也不是仙鄉樂園,而是近於老莊的自然物自身樂園,只是帶有更多的人間意味而已。並且從桃花源對政治暴力的遠離和批判,本文將進一步澄清桃花源和烏托邦的重要差異,因爲前者的歸宿在自然田園、本真無爲,後者的歸宿則在政治分配、理性計算。最後,陶氏對樂園內涵的描述,其實和他詩文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新玄學精神,可以形成詮釋的循環互證。

英文摘要

We can find the theme of ”returning to the nature and being oneself” prevalent in Tao Yuanming's works. He has an extraordinary sensitivity to time and death. He ha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ld soul” according to spiritual alchemy's vision. First, I describe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old soul” from the content in his works and make it clear in a religious dimens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ligion, I explain why there are so many mythological images in his works. Second, I interpret M Record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with Po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ythology and psychology. In order to make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atically mythological, I reveal the archetypal images and narrative structures in the text. Third, I distinguish the paradise of Tao Yuanming from mythical paradise and Taoist fairy paradise, which, in my opinion, are better called ”paradises of all natural beings-in-themselves,” based on Laozi4ti4 and Zhuangzi4J4 conceptions. Fourth, this paper also makes a fundamental distinction between ”arcadia” and ”utopia”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nature and politics. Finally, I discover what supports the idea that Tao Yuanming's paradise corresponds to his new metaphysical wor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賴錫三(2004)。神話、《老子》、《莊子》之「同」「異」研究―朝向「當代新道家」的可能性。臺大文史哲學報,61,139-178。
    連結:
  2. Campbell, Joseph著、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3. Eliade, Mircea著、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4. Eliade, Mircea著、楊儒賓譯(2000)。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 Stein, Murray著、朱侃如譯(1999)。榮格心靈地圖。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6. 三浦國雄(1973)。東方宗教。大阪:日本道教學會。
  7. 巴什拉、加斯東著、劉自強譯(1997)。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
  8. 巴柏,卡爾、莊文瑞、李英明編譯(1992)。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9. 巴赫金著、白春仁、曉河譯(1998)。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0. 王淮(1988)。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王弼(1999)。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12. 弗萊,諾思羅普著、吳持哲譯(2004)。神力的語言:「聖經與文學」研究續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3. 弗萊,諾思羅普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1998)。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14. 伊瑟爾,沃爾夫岡、陳定家、汪正龍譯(2003)。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5. 吉拉爾、馮壽農譯(2002)。替罪羊。北京:東方出版社。
  16. 米德,喬治·H著、趙月瑟譯(1997)。心靈、自我與社會。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7.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2003)。余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8. 利奇,埃德蒙、郭凡、鄒和譯(2000)。文化與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宋美□譯注、湯馬斯•摩爾(2003)。烏托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 李永熾(1993)。「異人」與日本精神史。當代,85,62-71。
  21. 李永熾(1993)。「異人」與日本精神史。當代,84,53-63。
  22. 李永熾(1993)。「異人」與日本精神史。當代,83,20-27。
  23. 李豐楙、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編(1988)。小說戲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4. 谷川渥著、許菁娟譯(2005)。幻想的地誌學虛構地圖大旅行。臺北:邊城出版社。
  25. 奇南,艾倫著、劉幼怡譯(1998)。秋空爽朗-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北京:東方出版社。
  26. 拉多薩夫、陳鼓應編(1994)。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拉崗、褚孝泉譯(2001)。拉崗選集。北京:三聯書店。
  28. 前野直彬著、前田一惠譯、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1982)。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4。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9. 洪興祖(1983)。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30. 胡萬川(2004)。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31. 特納,維克多著、黃劍波、柳博贇譯(2006)。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2. 袁珂(1986)。古神話選釋。臺北:長安出版社。
  33. 袁珂(1995)。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34. 高夫曼、徐江敏、李姚軍譯(200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35. 曼海姆、張明貴譯(2006)。意識型態與烏托邦。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36.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37. 畢瑟姆、戴維著、韓志明、張毅譯(2005)。官僚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38. 郭慶藩(1980)。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公司。
  39. 陳寅恪、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編(2004)。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40. 陶潛著、龔斌校箋(1999)。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傅科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42. 富永一登、加地伸行編(1988)。老子の世界。東京:新人物往來社。
  43. 普羅普、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著、賈放譯(2006)。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北京:中華書局。
  44. 楊玉成(1998)。世紀末的省思桃花源記并詩的文化與社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4),79-100。
  45. 楊玉成(2000)。田園組曲:論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國文學誌,4,193-231。
  46. 楊伯峻(1997)。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47. 廖炳惠(1995)。解構批評論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8. 榮格、龔卓軍譯(2000)。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49. 樂衝軍(2004)。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50. 蔡瑜(2005)。從飲酒到自然―以陶詩為核心的探討。臺大中文學報,22,223-268。
  51. 蔡瑜(2004)。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清華學報,34(1),151-180。
  52. 諾伊曼、埃利希著、李以洪譯(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賴錫三(2012)。《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42(1),1-43。
  2. 賴錫三(2014)。《莊子》自然觀的批判考察與當代反思。東華漢學,19,1-76。
  3. 林淑慧(2019)。樂土嚮往:臺灣日治時期古典詩的桃花源意象。成大中文學報,65,237-260。
  4. 沈素因(2014)。〈人子〉之深層意義探析—從神話及心理學的角度展開。華梵人文學報,22,106-134。
  5. 鄒文律(2011)。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惡托邦」書寫。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7,10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