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te of Passage and the Cultural Symbols in Ceremonial Diet: A Discussion Centering on the Sanli

DOI

10.6351/BICLP.200803.0171

作者

林素娟(Su-Chuan Lin)

关键词

飲食 ; 禮儀 ; 通過儀式 ; 符號 ; 文化象徵 ; 祭祖儀式 ; diet ; ceremony ; rite of passage ; sign ; cultural symbols ; rite in honor of ancestors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08 / 03 / 01)

页次

171 - 2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欲從齋戒及祭祀祖先著眼,探討祭祀前之齋戒、祭祀中所供奉的祭品、祭祀後的共食儀式中,飲食所具有的神秘力量與政教上的功能。在論述上,本文以通過儀式爲軸線,同時又從飲食所呈現的文化符號及象徵意義進行細部分析,以呈現整個齋戒與祭祀過程中,飲食所扮演的區隔於日常、改變意識狀態、淨化、過渡的神秘功效,以及就家族意義上的合族屬、序倫常等重要功能。

英文摘要

Focusing on the rites of dietary practice and sacrifices offered to ancestors, this paper studies sacrificial offering, post-ceremonial feasting, and the mystical power of diet, as well a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diet.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significance of food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etary restrictions and sacrifice, I make a clos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signs and symbolic meanings of diet as a rite of passage. We can then find numerous important functions, such as distinguishing the extraordinary from matters of daily life, changing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purifying body and mind, and t4ormalizing the fami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蕭璠(2000)。中國古代的生食肉類餚撰―膾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2),247-265。
    連結:
  2. Gennep, Arnold van,Monika B. Vizedom (Trans.),Gabrielle L. Caffee(1960).The Rites of Passa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巴特,羅蘭、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4. 巴特,羅蘭、許薔薔、許綺玲譯(2002)。神話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5.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2001)。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6. 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1996)。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7. 王孝廉(1994)。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 王叔岷(1995)。列仙傳校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9. 王明(1985)。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0. 王健文(1996)。「死亡」與「不朽」:古典中國關於「死亡」的概念。歷史學報,22,163-207。
  11. 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1992)。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
  12. 卡勒,喬納森、張景智譯(1992)。索緒爾。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3. 司馬遷(1996)。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4.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2002)。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久大文化公司/桂冠圖書公司。
  15.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1996)。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臺北:武陵出版社。
  16.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7. 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1997)。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18. 朱熹(1999)。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9. 何翠萍、張玉欣編(2000)。米飯與親綠―中國西南高地與低地族群的食物與社會。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0.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1. 余舜德(2000)。食物冷熱系統、體驗與人類學研究:慈溪道場個案研究的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所集刊,89,117-145。
  22. 余嘉錫(1938)。寒食散考。輔仁大學輔仁學誌,7(1, 2),29-64。
  23. 吳達芸(1985)。儀禮特牲少牢有司徹祭品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4. 李亦園(2004)。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25. 李昉(1998)。大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26. 李區、艾德蒙、黃道琳譯(1998)。李維史陀。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27. 李零(2000)。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
  28. 李燾(1979)。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29. 李豐楙(1980)。葛洪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學報,3,97-137。
  30. 李豐楙(1979)。嵇康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學報,2,37-66。
  31. 李豐楙(1981)。古典文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2. 李豐楙、林慶弧主編(1996)。節慶祭典的供物與中國飲食文化―一個「常與非常」觀的節慶飲食。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3.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
  34. 杜正勝(1991)。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3),1-65。
  35. 杜預注、孔穎達疏(2001)。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36. 沈文悼(2006)。菿闇文存―宗周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37. 亞歷山大、杰夫瑞C、史蒂夫·謝德門著、吳潛誠總編校(2001)。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38. 周聰俊(1994)。裸禮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9. 季旭昇(1987)。《禮記·曾子問》「三月廟見」考辨。中國學術年刊,9,51-70。
  40. 林素娟(2003)。古代婚禮廟見成婦問題探究。漢學研究,21(1),47-76。
  41. 金鶚(1992)。求古錄禮說。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42. 紀爾茲,克利弗德、楊德睿譯(2007)。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麥田。
  43. 胡孚琛(1989)。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44. 胡培□(1993)。儀禮正義。揚州:江蘇古籍出版社。
  45. 范曄(199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46. 韋昭注(1980)。國語。臺北:里仁書局。
  47. 凌廷堪著、彭林點校(2002)。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8. 孫作雲(2003)。孫作雲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49. 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0. 孫詰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1987)。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51.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2006)。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徐欽鈿(2003)。《列仙傳》有關神仙和服食的討論。東方人文學誌,2(4),27-48。
  53. 特納,維克多著、黃劍波、柳博贇譯(2006)。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4. 特納,維克多著、趙玉燕、歐陽敏、徐洪峰譯(2006)。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55. 班固(1995)。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56. 秦佳慧、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編(2006)。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57. 索緒爾、費爾迪南·德著、裴文譯(2002)。普通語言學教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8. 袁宏(2005)。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
  59. 袁珂校注(1980)。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0. 馬繼興(1992)。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61. 張光直(1994)。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2. 張光直(1994)。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3. 張珣(2000)。疾病與文化―臺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64. 許慎撰、段玉裁注(1987)。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65. 郭慶藩(1988)。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66. 陳祥道(1983)。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7. 陳夢家(2004)。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68. 陳夢家(1936)。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燕京學報,19,91-155。
  69. 陳夢家(1936)。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20,485-576。
  70. 陳麗桂(1997)。《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所顯現的養生之理。中國學術年刊,19,16-175。
  71. 彭美玲(1997)。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爲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72. 森立之撰、吉文輝點校(2005)。本草經考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73.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1997)。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74. 萊維一斯特勞斯、克洛德著、謝維揚、俞宣孟譯(1995)。結構人類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75. 萊維一斯特勞斯、周昌忠譯(2007)。神話學:生食和熟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6. 黃以周撰、王文錦點校(2007)。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
  77. 楊儒賓(2002)。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383-445。
  78. 楊儒賓主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
  79. 詹鄞鑫(1992)。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80. 道格拉斯,M著、劉澎譯、史宗主編、金澤、宋立道、徐大建譯(1995)。20世紀西方宗教人類學文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81. 聞一多(1993)。聞一多全集(一)。臺北:里仁書局。
  82. 劉文典著、殷光熹點校(1998)。淮南鴻烈集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83. 劉昀(199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84. 劉淑芬(2002)。「年三月十」―中古後期的斷屠與齋戒。大陸雜誌,104(2),16-30。
  85. 劉源(2004)。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86. 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1998)。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87. 蔡璧名(1997)。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爲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88. 鄭玄注、孔穎達疏(2001)。阮元校核《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89. 鄭玄注、賈公彥疏(2001)。阮元校核《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90. 鄭玄注、賈公彥疏(2001)。阮元校核《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91. 蕭嵩等奉敕撰(2000)。大唐開元禮。北京:民族出版社。
  92. 諾伊曼、埃利希著、李以洪譯(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93. 應劭撰、王利器校注(1981)。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94. 韓碧琴(1997)。儀禮少牢餚食禮特牲餚食禮儀節之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3,1-50。
  95. 韓碧琴(1998)。《儀禮》有司徹、特牲餚食禮儀節之比較研究。文史學報,28,28-66。
  96. 瞿曇悉達編(1989)。唐開元占經。北京:中國書店。
  97. 嚴可均校輯(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98. 饒宗頤、張玉欣編(1998)。從出土資料談古代養生與服食之道。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陳藝勻(2023)。素牲-中國血食文化與佛道齋祭的兼容。中國飲食文化,19(2),3-66。
  2. 黃慧芬(2018)。「經學史重探(I)-中世紀以前文獻的再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4),137-153。
  3. 紀志昌(2014)。六朝佛法與世教交涉下的戒殺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5,41-94。
  4. 紀志昌(2016)。六朝佛法「殺生戒」與世教祠祀信仰的交涉。漢學研究,34(1),61-94。
  5. 林啟屏(2022)。中國古代禮樂傳統與文化定向:以祭祀為論述視角。政大中文學報,37,195-227。
  6. 林素娟(2011)。秦漢飲食禮儀及其象徵運用中的自然、身體與倫理觀。漢學研究,29(4),35-70。
  7. 林素娟(2013)。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43(3),385-430。
  8. 林素玟(2019)。即身涵德、以體踐禮-《禮記》的身體美學。成大中文學報,65,1-44。
  9. 彭美玲(2020)。借用當代新學試論《儀禮》尸祭禮意及人祖感通的可能性。輔仁宗教研究,40,1-35。
  10. 鄭雯馨(2017)。從祭祀類型談東周的祭祖齋戒日程。政大中文學報,27,147-186。
  11. (2016)。禮俗法制的交融─日本《服忌令》探源兼論與唐令關係。法制史研究,30,71-110。
  12. (2023)。宋元之際鍾馗文化的喪亂書寫:以「意」的承與變為核心。成大中文學報,83,6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