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重繪生命地圖-聖僧劉薩荷形象的多重書寫

并列篇名

Remapping the Biographies of Saint Monk Liu Sahe

DOI

10.6351/BICLP.200903.0001

作者

劉苑如(Yuan-Ju Liu)

关键词

劉薩荷 ; 生命書寫 ; 重繪 ; 遊冥 ; 遊方 ; 遊化 ; Liu Sahe ; life writing ; remapping ; traveling through hells ; visiting sites for penance ; wandering about preaching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4期(2009 / 03 / 01)

页次

1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宗教傳記作爲一種宗教人物的生命書寫,歷經了實用、批判與詮釋三種不同的閱讀策略階段,凸顯出宗教傳記書寫的建構性和時代性。本文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地分析劉薩荷的成道過程,如何經由三種不同的史筆敘述(narrative),將其複雜的生命歷史,切割、實體化爲遊冥、遊方與遊化等三段具有宗教修辭的遊歷經驗,一如地圖學的呈現手法,將各種複雜的地理現象轉化爲有限的、可管理的參照架構;也即是透過王琰、慧皎與道宣三人對於劉薩荷的多重書寫,探究四至五世紀一個目不識丁的僧人成聖的生命歷程,如何經其遊冥、遊方與遊化的靈跡傳播開來?又如何被不同的記、傳作者經過有意識的選擇、敘述而再現?其中涉及了中古佛教信仰傳播中胡、漢的交涉問題;佛教在民間與僧團間傳播與接受的複雜關係;以及記、傳、錄等不同紀錄間互文關係的探討。事實上,也唯有比較劉薩荷這三重生命軌跡的詮釋,才能洞見中古佛教中實包涵了各不相同的認知地圖,分析究竟什麼新興的主導因素(emerging dominant),左右了其敘述視點與敘述策略的變化,以致其生命地圖的重製,從而還原出劉薩荷較完整的生命樣態。

英文摘要

For religionists, methods of reading religious biographies, as a kind of life writing have three different phases: practical, critical and interpretive. The three phases show us the constructive nature of these writings and their epochal character.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process whereby Liu Sahe became a saintmonk. With three different historical narratives, the texts' religious rhetoric parses and transforms his complicated experience into three religiously meaningful parts of his travel-traveling through hells, visiting sites for penance, and wandering about preaching. Such a practice resembles that of cartography where complex geographical features are converted into limited and controllable references. Investigating various accounts of Liu Sahe's life by Wang Yan (454?-520), Hui Jiao (497-554) and Dao Xuan (596-667), this essay explores how an illiterate monk in the 4(superscript th)-5(superscript th) centuries became a saint and spread miracles, and how the authors intentionally chose the account (ji 記), biographical writing (zhuan 傳), and record (lu 錄) styles to describe and represent his life. This approach moreover involves issues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Hu 胡 (foreigners) and the native Han 漢 people in medieval Buddhism,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Buddhism in lay and monastic groups, and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different mediums of ji 記, zhuan 傳, and lu 錄. In fact, only by comparing the 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Liu Sahe's life can we see that medieval Buddhism contains various cognitive maps. We are thus also able to analyze the emerging dominants affecting the visions and modes of the descriptions that remap Liu's life. Finally, we may restore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Liu Sahe's lif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冉雲華(1992)。佛教中的「多聞」概念-佛學與學佛問題的展開。中華佛學學報,5,31-48。
    連結:
  2. 陳昱珍(1993)。《法苑珠林》所引外典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6,303-327。
    連結:
  3. 陳敏齡(2000)。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中華佛學學報,上(13),83-103。
    連結:
  4. 黃啓江(2004)。泗州大聖僧伽故事傳奇新論-宋代佛教居士與僧伽崇拜。佛學研究中心學報,9,181-220。
    連結:
  5. 劉苑如(2005)。眾生入佛國 神靈降人間―《冥祥記》的空間與慾望詮釋。政大中文學報,2,3-34。
    連結:
  6. 劉苑如(2004)。《東度記》研究-由「願」與「度」展開的詮釋觀點。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105-128。
    連結:
  7. 劉苑如(2006)。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爲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1-45。
    連結:
  8. 蔣義斌(2006)。中國僧侶遊方傳統的建立及其改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4),197-208。
    連結:
  9.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10. (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師子月佛本生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1. Cloke, Paul、Philip Crang、Mark Goodwin編、王志弘、李延輝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2. Eberhard, Wolfram.(1967).Guilt and Sin in Tradition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3. Gaddis, John Lewis.(2002).The Landscape of History: How Historians Map the Pas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Kieschnick, John.(1997).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5. Koss, Nicholas、謝惠英譯、李豐楙主編、廖肇亨主編(2007)。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6. O''Loughlin, Thomas.,Donald Attwater. (Trans.)(1998).The Legends of the Saints.Dublin, Ireland:Four Courts Press.
  17. Tanaka, Kenneth K.(1990).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Ching-ying Hui-yüan's Commentary on the Visualization Sutra.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8. Vermander, Benoît、余淑慧譯、李豐楙主編、廖肇亨主編(2004)。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 Wagner, Robin B.(1995).Harvard University.
  20. Wright, Arthur.(1954).Silver Jubilee Volume of the Zinbun-Kagaku-Kenkyusyo.Kyoto:Kyoto University.
  21. 丸山敏秋著、林宜芳譯、楊儒賓(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22. 大西龍峰(1996)。遊方考(一)。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54,263-268。
  23. 大西龍峰(1997)。遊方考(二)。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55,207-212。
  24. 小南一郎、孫昌武點校(1994)。觀世音應驗記。北京:中華書局。
  25. 小野四平(1977)。中國近世にわける短篇白話小說の研究。東京:評論社。
  26. 山崎宏(1967)。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27. 王利華(2000)。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8. 王志宏(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研究所。
  29. 王秋桂編(1985)。中國文學論著譯叢·上冊小說之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0. 王國良(1999)。冥祥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1. 王國良(2002)。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32. 王國良、項楚主編、鄭阿財主編(2003)。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
  33.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阮元校刻(1995)。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4. 令狐德棻(1995)。周書。北京:中華書局。
  35. 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註(1995)。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36. 史葦湘(1983)。劉薩訶與敦煌莫高窟。文物,6,6-13。
  37. 白化文、李鼎霞釋譯(1998)。經律異相。臺北:佛光文化公司。
  38. 呂不韋撰、陳奇猶校釋(1985)。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39. 巫鴻著、鄭岩譯(2005)。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
  40. 志磐(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佛祖統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1. 李正宇(2005)。晚唐至北宋敦煌僧尼普聽飲酒-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二。敦煌研究,3,68-79。
  42. 李昉編(1995)。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43. 李豐楙(1994)。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4,183-209。
  44. 李豐楙(2006)。凶死與解除:台灣民間「三教合一」的問題。"Reviewing the Past, Projecting the Future-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s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in Asia"研討會第二場:"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Religions: A Confluence of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45. 杜正勝(1991)。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3),1-65。
  46. 求那跋陀羅譯(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7. 汪波、殷憲主編、馬志強主編(2000)。北朝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48. 周伯戡(1992)。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理論基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9,67-92。
  49. 周健、張嘉軍(1999)。東晉南北朝時南北之間的佛教交流。許昌師專學報,18(4),56-59。
  50. 季羨林(1998)。季羨林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51. 尚永琪(2006)。北朝胡人與佛教的傳播。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6(2),135-142。
  52. 尚永琪(2007)。敦煌本《劉薩訶因緣記》解讀。文獻季刊,1,65-74。
  53. 尚麗新(2006)。劉薩訶信仰解讀-關於中古民間佛教信仰的一點探討。東方叢刊,3,6-26。
  54. 房玄齡(1996)。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55. 林鎮國(1999)。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56. 法顯(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高僧法顯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7. 牧田諦亮(1956)。寶誌和尚傳攷。東方學報,26,64-89。
  58. 牧田諦亮(1970)。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59. 牧田諦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編(1954)。創立二十五周年記念論文集。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60. 牧田諦亮、張曼濤主編(1978)。中國佛教史學史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61. 竺曇無蘭譯(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鐵城泥犁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62. 芳岡良音(1961)。阿含經化における念佛の起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2),130-131。
  63. 侯旭東(1999)。東晉南北朝佛教天堂地獄觀念的傳播與影響-以遊冥間傳聞爲中心。佛學研究,247-255。
  64. 前野直彬(1995)。中國小說史考。東京:秋山書店。
  65. 姜伯勤(1996)。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6. 段成式(1982)。西陽雜俎。臺北:源流出版社。
  67. 范軍(2005)。佛教「地獄巡游」故事母題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蘊。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9-79。
  68. 孫昌武(2004)。游學集錄-孫昌武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69. 徐蘋芳(1996)。僧伽造像的發現和僧伽崇拜。文物,5,50-58。
  70. 郝春文(1998)。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1. 馬丁·海德格、孫周興譯(1994)。林中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72. 張法(2000)。詢問佛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73. 張善慶(2006)。高僧寫真傳統鈎沈及相關問題研究。敦煌學輯刊,3,97-106。
  74. 張運華(1998)。中國傳統佛教儀軌。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75. 張學明(1987)。初唐的宗教和政治-道教及佛教在高祖和大宗兩朝的政治角色。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8,265-276。
  76. 張曉華(2006)。佛教文化傳播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77. 曹仕邦(1999)。中國佛學史學史-東晉至五代。臺北:法鼓文化公司。
  78. 曹建南(2000)。中日蠶桑起源傳說的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1),25-32。
  79. 許娜、趙學東(2008)。檔案文獻中的鄯善國佛教戒律研究初探。檔案,2,61-62。
  80. 許理、Erik Zürcher著、李四龍、裴勇譯(1998)。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81. 陳祚龍(1973)。劉薩河研究―敦煌佛教文獻解析之一。華岡佛學學報,3,33-56。
  82. 陳慧宏(2005)。歷史學是一門科學嗎?引介John Lewis Gaddis, The Landscape of History: How Historians Map the Past。臺大歷史學報,35,309-319。
  83. 陸揚(2005)。解讀鳩摩羅什傳:兼談中國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與史學。中國學術,23,30-90。
  84. 湯用彤(1987)。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85. 滋野井恬著、楊曾文譯(1981)。唐代宗教政策。世界宗教資料,4,10-17。
  86. 黃先炳(2005)。《高僧傳》與《出三藏記集》淵源考。「第二屆馬來西亞傳統漢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吉隆坡:
  87. 黃夏年(2001)。《阿含經》念佛理論研究。宗教研究,2,66-73,105。
  88. 黃蘭翔、陳重光主編(2007)。佛教建築的傳統與創新。臺北:法鼓文化公司。
  89. 圓仁撰、顧承甫、何泉達點校(1986)。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0. 塚本善隆、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編(1954)。創立二十五周年記念論文集。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
  91. 佛光山網站
  92. 道世(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法苑珠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3. 道宣(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4. 道宣(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續高僧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5. 道端良秀(1957)。唐代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96. 鳩摩羅什譯(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妙法蓮華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7. 僧伽婆羅譯(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阿育王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8. 僧祐撰(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9. 《敦煌學研究》之「石窟藝術」,見敦煌研究院網站
  100. 劉長林、楊儒賓(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01. 劉苑如(2007)。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02. 劉苑如(2008)。涉遠與歸返:法顯求法的行旅與傳記敘述。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研討會
  103. 劉昫(199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104. 劉康樂、楊玉輝(2006)。從泗州大聖到僧伽信仰。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4),16-18、50。
  105. 劉淑芬(2007)。從造像碑看南北朝佛教的幾個面向。中國史新論·宗教篇與性別篇研討會
  106. 劉義慶、魯迅(1967)。古小說鉤沈:幽明錄。香港:新藝出版社。
  107. 劉寶蘭(1999)。從中國古塔在寺廟中位置的變遷看其佛性意蘊的世俗化。五台山研究,3,33-35。
  108. 慧皎撰、湯用彤校注(1996)。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109. 慧遠(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大乘義章。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10. 歐陽修、宋祁(199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111. 潘桂成(2005)。地圖學原理。臺北:三民書局。
  112. 蔡耀明(2006)。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臺北:法鼓文化公司。
  113. 鄭炳林(1992)。敦煌碑銘贊輯釋。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
  114. 鄭炳林、高偉(1994)。唐五代敦煌釀酒業初探。西北史地,1,29-36。
  115. 鄭炳林、魏迎春(2007)。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僧尼違戒―以飲酒爲中心的探討。敦煌學輯刊,4,25-40。
  116. 鄭顯文(2004)。唐代《道僧格》研究。歷史研究,4,38-54。
  117. 魯迅(1967)。古小說鈎沈。香港:新藝出版社。
  118. 澤田瑞穗(1968)。地獄變-中國の冥界說。京都:法藏館。
  119. 龍樹造、筏提摩多(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釋摩訶衍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0. 龍樹造、鳩摩羅什譯(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大智度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1. 謝劍(1997)。匈奴宗教信仰及其流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4),571-613。
  122. 顏尚文(1999)。梁武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23. 顏尚文(1989)。粱武帝「皇帝菩薩」形成基礎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1-58。
  124. 魏普賢(1993)。法國學者敦煌論文選萃。北京:中華書局。
  125. 魏徵(1994)。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126. 羅世平(1996)。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27. 藤堂恭俊(1981)。佛教思想史4―佛教 部における對論―中國·チペツト。京都:平樂寺書店。
  128. 藤善真澄(2002)。道宣傳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129. 贊寧、范祥雍點校(1997)。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130. 嚴可均輯(199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北京:中華書局。
  131. 嚴耕望遺著、李啓文整理(2005)。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32. 寶唱(1993)。卐新纂續藏經:名僧傳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33. 蘇晉仁、張曼濤主編(1978)。佛典譯述及著錄考略。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34. 釋果燈(2003)。唐·道宣續高僧傳批判思想初探。臺北:東初出版社。
  135. 釋能融(2000)。早期佛教僧眾教育略談。中華佛學研究,4,59-125。
  136. 釋惠空(1999)。諸佛感應論。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137. 釋道昱(1997)。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圓光佛學學報,2,31-61。
  138. 饒宗頤(1999)。饒宗頤東方學論文集。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
  139. 苅谷定彥。待兼山論叢。豐中:大阪大學文學部。
被引用次数
  1. 洪煜翔(2021)。中國中古佛教瑞像信仰的考察-以劉薩河傳說與信仰為線索。史原,復刊12期=33期,1-49。
  2. 劉苑如(2022)。隱藏的僧傳-《續高僧傳》中道宣的五十自敘。政大中文學報,37,89-133。
  3. 謝獻誼,蔡秉霖,劉苑如,邱琬淳(2023)。遊方與佛教傳播:歷代僧傳移動與空間的數位人文研究。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11,1-49。
  4. (2012)。從經典翻譯到救贖之道─論《法苑珠林》中「法華故事」的演變及其意義。世界宗教學刊,19,37-71。
  5. (2017)。晉唐時期寧波阿育王寺的創造與發展。早期中國史研究,9(2),91-142。
  6. (2024)。迹從倚伏:《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的靈像敘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4(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