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

并列篇名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Idea Xing and Its Extension in Chinese Classics of the Pre-Qin Period

DOI

10.6351/BICLP.200909.0089

作者

鄭吉雄(Dennis C. H. Cheng);楊秀芳(Hsiu-Fang Yang);朱歧祥(Ki-Chueng Chu);劉承慧(Cheng-Hui Liu)

关键词

行 ; 五行 ; 時行 ; 德行 ; 洪範 ; 郭店楚簡 ; xing ; wuxing ; shixing ; dexing ; Hongfan ; Guodian Chujian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09 / 09 / 01)

页次

89 - 12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四位作者選擇了先秦經典中的「行」字,分別從字形、語音、語法、思想等幾個途徑進行分析。結論認爲,「行」在先秦經典中有行走、道路、行爲、德行、行列、軌跡諸義,其意義群顯示此一語言運用非常成熟。後人雖然很難將「行」字各種意義發展的先後年代排列出來,但綜合而觀,道路、行爲和德行之「行」都涉及對與錯的價值判斷,行走和道路之「行」都含有運動發展之義,〈洪範〉和《郭店楚簡‧五行》以此爲基礎,汲取《易經》循環往復思想,而發展出「五福」、「五事」、「時行」等觀念。其後陰陽家更進一步發展出「相生相勝」的五行思想。《郭店楚簡》將「仁、義、禮、智、聖」稱爲「五行」,陰陽家將「金、木、水、火、土」稱爲「五德」,「德」、「行」二字兼攝自然與人文之義,尤其顯示其密切關係。以此爲例,經典之中的許多具有抽象含義的字與詞,不應該單獨從字形或語音去討論其本義,而應該更全面地透過各種知識去考察其意義群,去了解其意義的發展與變遷。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idea xing and its extension in pre-Qin classical literature, from pictographic, phonetic, syntactic and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Though the character xing is simply the form of a ”crossroa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it should be ”walking,” according to phonetic analysis. In different paragraphs of different classics of the pre-Qin period, we have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 xing invokes different meanings such as road, act, moral conduct, queue, roll, trail, revolution, etc. in different textual contexts. Though it is not easy for us to rebuild the chro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se meanings, we can still see that all of them import value judgments at the root of the ”meaning tree” which contains the spirit of rationalism: judging of right and wrong, and a sense of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 Based on these connotations, the notion wuxing used both in the ”Hongfan” of the Classic of Documents and the ”Wuxing” of the Guodian Chujian leads to new terms such as wufu ”five fortunes,” wushi ”five moral behaviors,” and shixing ”alternation of moralities.” Later on, the philosophers of the Yinyang-wuxing school even introduced the idea of wude zhongshi ”the five agents taking turns to succeed one another,” by which they emphasize the rotation of the five natural agents as well as the five virtues. That is, the terms de (virtue) and xing (walking) refer both to their literal and inner cultural meanings. This example reminds us that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these terms used in the ancient classics with a more comprehensive point of view instead of giving arbitrary conclusions inferred simply from their external form or speech soun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鄭吉雄(2007)。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26,89-118。
    連結:
  2. Gadamer, Hans-Georg,Gerrett Borden (trans/ed.),John Cunning (trans/ed.)(1975).Truth and Method.New York:Continuum.
  3. Kelley, Donald R.(1970).Foundations of Modest, Historical Scholarship: Language, Law, and History in the French Renaissance.New York: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1984)。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1980)。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
  6. 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往疏附校勘記: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8. 王夫之(1976)。易經集成:周易稗疏。臺北:成文出版社。
  9. 王引之(2000)。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0. 王先慎撰、鐘哲點校(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 王先謙撰、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2. 王弼注、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朱熹(1996)。周易二種:周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14. 李零(2007)。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5. 周振甫(1993)。周易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6. 屈萬里(1993)。屈萬里全集:周易集釋初稿,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7. 段玉裁(1977)。段玉裁遺書:經韵樓集。臺北:大化書局。
  18. 洪漢鼎主編(2003)。中國詮釋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19. 唐君毅(1986)。唐君毅全集: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 夏乃儒主編(1999)。中國哲學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孫詒讓著、孫啟治點校(1986)。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
  22. 徐芳敏。漢藏語系「行」同源詞及漢語「行」上古音。2003年8月22日於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語文與經典詮釋研究計畫」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23.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班固(1995)。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5. 荊門市博物館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26. 高亨(1984)。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
  27. 張以仁(1981)。中國調來學論集。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
  28. 張立文(1997)。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9. 張岱年(1987)。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0. 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1. 張豈之(1996)。中國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32. 許慎撰、段玉裁注(1983)。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33. 郭沫若主編(1977)。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34. 郭慶藩(1997)。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5. 郭璞注、邢禺疏、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綰。
  36. 陳彭年重修(1981)。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藝文印書綰。
  37. 陳榮捷編著、楊儒賓譯(1993)。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38. 陸德明(1985)。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勞思光(1984)。新綜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40.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1991)。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41. 馮友蘭(1996)。貞元六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2. 馮達文編、郭齊勇編(2004)。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43. 黃宣範、幼獅月刊社編(1979)。中國語言學論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44. 楊光榮(2000)。藏語漢語同源詞研究-一種新型的、中西合壁的歷史比較語言學。北京:民族出版社。
  45. 葛兆光(1998)。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6. 廖名春(2001)。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
  47.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48. 趙岐注、孫奭疏、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9. 劉釗(2003)。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50.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擅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1.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2.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經: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3. 鄭吉雄(2008)。論清儒經典詮釋的拓展與限制。山東大學學報,1,28-41。
  54. 鄭吉雄(2005)。中國古代形上學中數字說念的發展。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2),137-174。
  55. 鄭吉雄(2007)。從《太一生水》試論《乾象》所記兩種宇宙論。簡帛,2,139-150。
  56.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2004)。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57. 羅福頤主編(1981)。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58. 龔煌城(2002)。漢藏語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籌備處。
被引用次数
  1. 李松駿(2023)。殷周之際物觀念的生成脈絡──以儀式行動與禮文意識為線索的考察。漢學研究,41(1),1-35。
  2. 林素娟(2017)。天秩有禮、觀象制文─戰國儒家的德之體驗及禮文化成。清華學報,47(3),433-471。
  3. 蕭素英(2012)。閩南語「行、步、走」的語意地圖與其在華語區的傳播。臺灣語文研究,7(1),87-128。
  4. 熊偉均(2021)。「不形於內」的「德之行」-郭店楚簡《五行》首章的文義商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62,1-32。
  5. 姚彥淇(2013)。試論方東美先生對「五行說」的理解。鵝湖月刊,454,15-28。
  6. 鄭吉雄(2015)。釋「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6,63-99。
  7. (2016)。《歸藏》平議。文與哲,29,37-72。
  8. (2021)。隱士逸民與出處進退-清儒論“隱”。嶺南學報,14,23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