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品鑑到借鑑—葉德輝輯刻《山公啟事》與閱讀

并列篇名

From Personnel Evaluation to Political Appropriation: Cultural Re-Readings in Ye Dehui's Editing of "Shangong qishi"

DOI

10.6351/BICLP.201103.0173

作者

劉苑如(Yuan-Ju Liu)

关键词

晚清文人 ; 葉德輝 ; 《山公啟事》 ; 輯佚 ; 副文本 ; 閱讀 ; literati in the late Qing ; Ye Dehui ; Shangong qishi ; collection of scattered documents ; subtext ; reading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1 / 03 / 01)

页次

171 - 2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企圖分析古文獻傳播與輯佚與重編會產生甚麼文化現象?也即是從廣義的閱讀史角度,討論《山公啟事》歷經了不同時代的閱讀詮釋,甚至重新輯佚,增添了大量的註解、佚事等副文本,如何從原本的人才品鑑,逐步發展成雜史、軼事與政治借鑑的過程。據《世說新語》記載,西晉山濤(205-283)對薦舉人才所作的評語本是當時人物品鑑的典範,時稱《山公啟事》。至南宋時已不常見,明、清時的輯佚多不完備或與雜史作品、志人小說等同列。晚清葉德輝任職吏部期間,開始從事《山公啟事》的輯佚,從其跋文與當時批評當時選官和學風的輿論來看,葉氏輯書其實別有一番政治目的。本文即欲指出此一作品如何在閱讀、傳播的流變中成為一個文化典型;同時在輯佚、重編的過程中,增加了個人際遇的真實反應,也即是將《山公啟事》的輯刻,當作一個「記憶場域」(site of memory),允許各式各樣的意義同時並存,包括原作者、編者與葉德輝間交織著歷史、記憶與敘述,彼此間不斷地處於互動(interaction)與互滲(interpenetration)的狀態。葉德輝在新、舊政爭之際刊行《山公啟事》,之所以選擇了山濤其人其事,實欲藉由稽古以反映「今」之所非,並銘刻了一個時代巨變的歷史記憶,從而理解葉德輝一類介於新舊時代間的文人類型,如何在時代的夾縫中生存與奮鬥的歷程。

英文摘要

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 what cultural phenomena are produced by the transmission of ancient works, and the editing and compilation of lost works. 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of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a broad sense, it discusses ”Shangong qishi” and how through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different epochs, even editing anew, and adding a large number of sub-texts such as annotations and anecdotes, its genre shifted from its original function as personnel evaluation to that of miscellaneous history, anecdotes, and even lessons providing political wisdom. ”Shangong qishi”, according to ”Shishuo xinyu”, contains comments made by Shan Tao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in recommending competent persons to serve as imperial officials. These comments then become a paradigm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called ”Shangong qishi” by Shan's contemporaries. While he was an official in the Ministry of Personnel, Ye Dehui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started editing ”Shangong qishi”; judging from his epilogue and the public opinion which criticized the selection of officials and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at the time, he had his own political reasons for doing so. Consequently, the paper demonstrates how this work became a cultural model through its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reading and trans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editing and compiling, authentic reactions to the author's personal fortune and misfortune were added, which means that the editing of ”Shangong qishi” is ”a site of memory” allowing a variety of meanings to co-exist. It is a site where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compiler and Ye Dehui interweave history, memory and narration, and where such significations are positioned in an incessant state of interaction and interpenetration. Thus, we can understand the literati's course of existence and struggle in the fissures of time at the interface of an old and a new age which Ye Dehui represent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2005)。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香港:商務印書館。
  5. 黃兆枚:〈葉郋園先生傳〉,收入汪兆鋪:《葉郋園先生事略》,長沙:中國古書刊印社,1935年。
  6. (2005)。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香港:商務印書館。
  7.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許進:〈甘苦浮生——一個凡人七十年的真實歷史記憶〉,香港中文大學國研究服務中心主辦「民間歷史」,網址: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2&tid=312&pid=2027,檢索日期: 2011年4月29日。
  9. (1987)。十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Bakhtin, M. M.,Emerson, Caryl(Ed. trans.)(1984).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3. Bourdieu, Pierre,Nice, Richard(Trans.)(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 丁原基(2005)。十九世紀山左學者馬國翰與許瀚之文獻學。國家圖書館館刊,94(2),173-203+205-206。
  15. 山濤、葉德輝輯(1989)。《山公啟事》一卷附《佚事》一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6. 川勝義雄編、礪波護編(1987)。中國貴族制社會の研究。東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17. 王仁祥(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18. 王夢鷗(1991)。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19. 田小中(2004)。啟文述源。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48-52。
  20. 矢野主稅(1967)。狀の研究。史學雜誌,76(2),30-66。
  21. 有田和夫(1998)。近代中國思想史論。東京:汲古書院。
  22. 江少虞(1981)。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江建俊(1999)。山公啟事。慶祝莆田黃天成先生七秩誕辰論文集,臺北:
  24. 牟宗三(1987)。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5.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6. 吳盛國(2010)。技術釋義。哲學動態,2010(4),86-89。
  27. 呂宗力編(1994)。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
  28. 宋元強(1993)。古代士子成材年齡探析—以清朝狀元為例。齊魯學刊,1993(3),43-49。
  29. 李喬(2005)。清代官場雜談之一:「清朝與胥吏共天下」。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5(8),59-60。
  30. 李潤強(2007)。清代進士群體與學術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1. 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32. 和磊、張意(2006)。文化研究關鍵詞之三。讀書,2006(3),149-156。
  33. 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34. 洪邁(1978)。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胡舒雲(2003)。九品官人法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6. 范曄(1964)。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7. 宮崎市定、韓昇譯、劉建英譯(2008)。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
  38. 徐三見(2004)。默墨齋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9. 時永樂(2000)。論政書的文獻價值。辭書研究,2000(5),121-129。
  40. 袁偉時(1992)。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
  41. 郝繼東、曹書杰(1996)。湯球及其輯佚成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6),35-38。
  42. 馬國翰(2001)。玉函山房藏書簿錄。北京:北京圖書館。
  43. 馬賽爾‧莫斯等、蒙養山人譯(2010)。論技術、技藝與文明。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44. 崔見英整理(1985)。郋園學行記。近代史資料,57,119。
  45. 張少康(2007)。《文心雕龍》的文體分類論—和《昭明文選》文體分類的比較。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50-56。
  46. 張金平(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濟南,山東大學。
  47. 張晶萍(2008)。葉德輝生平及學術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48. 張蓓蓓(198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9. 曹書杰(1998)。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50. 莊華峰(2000)。湯球對兩晉十六國史書的輯佚。史學史研究,2000(2),68-73。
  51. 許順富(2004)。湖南紳士與晚清政治變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52. 許慎、段玉裁注(1983)。說文解字注。臺北:蘭臺出版社。
  53. 郭國慶(2010)。清儒輯佚緣起考。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0(1),88-92。
  54. 郭國慶(2010)。輯佚與清代圖書編纂。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3),118-121。
  55. 章宏偉(2009)。馬國翰與《玉函山房輯佚書》。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21-25。
  56. 喻春龍(2010)。清代輯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7. 焦桂美(2008)。論孫星衍的輯佚思想、方法與成就。圖書管理與實踐,2008(6),64-67。
  58. 焦國成(1997)。中國倫理學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59. 楊洪升(2007)。略論繆荃孫編刻叢書的特色。出版科學,2007(6),72-79+83。
  60. 楊洪升(2008)。繆荃孫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1. 葉德輝(2007)。葉德輝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62. 葉德輝(2008)。書林清話(插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3. 葉德輝輯(1989)。郭氏玄中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64. 葉樹聲(1995)。論清儒輯佚。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140-146。
  65. 葭森健介、吳少珉譯(1996)。就魏晉吏部官僚的選任論「清」的不同理念。歷史教學問題,1996(2),31-36。
  66. 劉苑如(2007)。題名、輯佚與復原—《玄中記》的異世界構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29-74。
  67. 劉苑如(2009)。稽古代作—葉德輝輯刻《山公啟事》的時代銘刻。2009古典與現代文化表現學術研討會
  68. 劉苑如(2010)。凝視山濤—以日本《山公啟事》研究為主所展開的知識系譜初探。竹林學的形成與域外流播,臺北:
  69. 劉義慶、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1993)。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0. 劉勰、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71. 鄭毓瑜(1995)。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鑒—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24(2),71-104。
  72. 蕭統編、李善注(1980)。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73. 謝俊美(2000)。政治制度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4. 鄺兆江(1997)。湖南新舊黨爭淺論並簡介《明辨錄》。歷史檔案,1997(2),105-111。
  75. 羅志田(1999)。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76. 羅宗強(2005)。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77. 羅皓星(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78. 羅新本(1986)。兩晉南朝入仕道路研究之一—兩晉南北朝的「直接入仕」。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86(4),84-93。
  79. 羅檢秋(2006)。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0. 嚴可均輯校(199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81. 顧炎武(1979)。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唐屹軒(2019)。《乾坤正氣集》與清中葉的纂修書籍風潮。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2,5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