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陶淵明的吾廬意識與園田世界

并列篇名

Tao Yuanming's Concept of "Wu lu" and the World of Peasantry

DOI

10.6351/BICLP.201103.0003

作者

蔡瑜(Yu Tsai)

关键词

陶淵明 ; 自然 ; 園田 ; 田園詩 ; 居住 ; Tao Yuanming ; nature ; peasantry ; pastoral poetry ; inhabitation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1 / 03 / 01)

页次

1 - 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聯結「自然」一詞的中文古義與新解,重探陶淵明「田園詩」的典範意蘊。第一節,先對「園田」、「田園」的語義進行析解。第二節,從最具體的也是最根源的生存活動—「居住」,探討陶淵明安居園田的「吾廬意識」與心靈的「虛室境界」。第三節,從勞動與群居兩個面向說明人在大地「居住」的本質意義。第四節則說明陶淵明如何經由虛靜之心向平遠的園田、高渺的天際投射,以內在的虛靜與宇宙的浩瀚共振和鳴,使己身包孕在清和的氣氛裏。第五節,進一步說明經由園田所開展的世界,不僅廣袤浩瀚,同時也充滿四時循環、生死代興的天道秩序,啟悟人任化知命,安然回歸本宅。最後,總結陶淵明作為「田園詩人之祖」的文化史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aims to connect the ancient meaning of ”nature” with its new interpret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s part of a re-exploration into the paradigmatic meaning of Tao Yuanming's ”pastoral poetry.” The first section begins with a semantic analysis of ”farmland” (yuan tian) and ”manor” (tian yuan). The second section, viewing ”dwelling” as the most concrete and original existential activity, probes into Tao Yuanming's ”consciousness of my home/my place (wu lu)” and his ”spiritual state like an empty room (xu shi).” The third section interpret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human beings' dwelling upon the eart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bor and gregariousness. The fourth section explains how Tao Yuanming, by projecting his open and serene mind onto expansive farmlands and the remote horizon, echoes his internal openness and serenity with the universe, embedding himself in the atmosphere of pleasant harmony. The fifth section further illustrates how the world unfolded by the pastoral is not only boundless but also immersed in the natural order of the seasonal and life cycle, inspiring people to ”go with the flow” (ren hua), to be resigned to fate (zhi ming), and to peacefully return to one's profound self. Finally, it concludes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Tao Yuanming as the ”father of pastoral poetry” in cultural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1998)。頻伽大藏經。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
  3.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4. Eliade, Mircea(1958).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Sheed & Ward.
  5. Heidegger, Martin,Hofstadter, Albert(Trans.)(1971).Poetry, Language, Thought.New York:Harper & Row.
  6. Heidegger, Martin,Macquarrie, John(Trans.),Robinson, Edward(Trans.)(1962).Being and Time.New York:Harper.
  7. Merleau-Ponty, Maurice,Smith, Colin(Trans.)(1962).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8. Tuan, Yi-Fu(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London:Edward Arnold.
  9. Tuan, Yi-Fu、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10. Welsch, Wolfgang,Inkpin, Andrew(Trans.)(1997).Undoing Aesthetics.London:Sage.
  11. 王叔岷(1975)。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王國瓔(1999)。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13. 加斯東‧巴舍拉、龔卓軍譯、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14. 古清美(2004)。慧菴存稿一—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15.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社。
  16.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7.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18. 沃爾夫岡‧韋爾施、陸揚譯、張岩冰譯(2002)。重構美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 阮元校刻(1965)。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0. 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21. 柯慶明(1999)。從「亭」、「臺」、「樓」、「閣」說起—論一種另類的遊觀美學與生命省察。臺大中文學報,11,127-184。
  22. 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3. 徐復觀(1979)。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4. 格爾諾特‧伯梅、谷心鵬譯、翟江月譯、何乏筆譯(2003)。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10-33。
  25. 海德格爾、陳嘉映譯、王慶節譯(2006)。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26. 海德格爾、彭富春譯、戴暉校(1991)。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7. 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8. 高敏編(2007)。中國經濟通史‧魏晉南北朝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29.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30. 許慎、段玉裁注(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
  31. 郭慶藩輯(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2. 陳奇猷校注(1958)。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3. 陶潛、龔斌校箋(1996)。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陶澍注、戚煥塤校(1975)。靖節先生集。臺北:華正書局。
  35. 傅剛(2000)。《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6. 渡邉登紀(2003)。田園と時間—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論—。中國文學報,66,31-57。
  37. 逯欽立校注(1979)。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
  38. 逯欽立輯校(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39. 楊玉成(1992)。山水儀式—陶淵明〈遊斜川〉詩的多層次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5,1-34。
  40. 楊勇(1987)。陶淵明集校箋。臺北:正文書局。
  41. 楊儒賓(2002)。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383-445。
  42. 臧克和(1998)。漢字單位觀念史考述。上海:學林出版社。
  43. 齊益壽(1968)。陶淵明的政治立場與政治理想。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44. 樓宇烈(1981)。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45. 蔡瑜、成田健太郎譯(2008)。人境の自然—陶淵明における自然の新意—。中國文學報,76,62-105。
  46. 鄭欣(1989)。魏晉南北朝史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47. 鄧小軍(2009)。陶淵明書甲子辨—陶淵明詩文書國號、書年號、書天子、書甲子之考察。中國文化,2009(1),61-66。
  48. 蕭統編、李善注(1986)。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蕭統編、李善注(1983)。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50. 蕭馳(2010)。論陶淵明藉田園開創的詩歌新美典。中華文史論叢,2010(1),115-167。
  51. 錢鍾書(1979)。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
  52. 錢鍾書(2004)。七綴集。北京:三聯書店。
  53. 鍾嶸、陳延傑注(1981)。詩品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54. 魏收(1974)。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55. 嚴可均輯校(199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56. 顧紹柏校注(2004)。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57. 坂口三樹(1990)。陶淵明詩における「園田」の位相。中國文化:研究と教育:漢文學會會報,48,26-39。
被引用次数
  1. 游添燈(2015)。施密茨身體現象學與太極拳的氣能美學。運動文化研究,27,4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