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

并列篇名

Man, Heaven and Mara:Historical Loss and Fantastic Invention in "The Unofficial"History of Female Immortals

DOI

10.6351/BICLP.201103.0045

作者

劉瓊云(Chiung-Yun Liu)

关键词

《女仙外史》 ; 呂熊 ; 唐賽兒 ; 靖難 ; 他界 ; 魔 ; Nüxian waishi ; Lü Xiong ; Tang Saier ; 1402 usurpation ; the fantastic ; Mara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1 / 03 / 01)

页次

43 - 9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靖難」為主題的《女仙外史》變妖為仙,在歷史敘事外精心建構一結合仙女、俠女、魔女的「她」界,人間與天界兩條論述脈絡時而平行,時而交叉對話,為「靖難」文學中獨特的文本現象。本文的關懷,則正在此天(仙)/人、虛/實、想像/歷史的交界處。所欲探索的問題包括:《女仙外史》中的歷史敘事和仙界書寫如何交互作用?仙界想像是否、又如何填補、擴展歷史紀實的局限性?其在何種意義上成為呂熊及其文人讀者群悼亡、傷逝、抒發歷史興亡之感的有效媒介?本文行文理路,第一節從作者呂熊其人其時開始,將《女仙外史》置於明中葉至清初「靖難論述」成形的脈絡下,歸納呂熊及其作評者們對於「靖難」的記憶大致為何。第二節檢視呂熊在小說中,如何透過建構仙界,改寫歷史,以「修正」不公的天道,抒發人心的不平。第三節則討論《女仙外史》中這仙魔合作,亦正亦邪的她界想像,其中的可能意涵。本文結論《女仙外史》中的「她」界書寫有以下幾點特質值得注意。首先,就明清神魔類型小說而言,這部作品展現了一種藉神魔抒情的可能。其次,《女仙外史》開闢了重塑魔女寄寓國殤的敘寫空間。這裏魔女從佛教中修行的障礙轉化為才略、氣力、血性的表徵;小說中魔女形象愈是瑰麗鮮明,似愈反照出作者的某種心靈困境。也於是,節婦貞女、悍妻潑婦、名妓才女和俠女之外,仙女魔女當是明清文學中另一值得注意的女性形象。就明清小說發展史而言,《金瓶梅》到《紅樓夢》之間,《女仙外史》的定位仍值得我們再深思。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historical and fantastic modes of writing interact in the late seventeenth century novel, ”The Unofficial History of Female Immortals”, written by Lü Xiong, regarding the 1402 usurpation. I first provid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author's background, his possibly ambivalent feelings towards the fallen Ming dynasty and the consolidating Qing rule, and the Ming-Qing historians' diverse opinions on the 1402 usurpation. I then demonstrate that by re-presenting Tang Saier as the reincarnation of the Goddess of Moon banished to the human world for her excessive emotions (qing), the author establishes a celestial agent who shares and responds to the human desire for justice. To counter historical reality, in which the principally virtuous Jianwen emperor and his male officials lost power to the militant and valiant Yongle, the author draws from the Chinese religious tradition to construct a sect of female Mara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extraordinary competence, fervent passion and lack of conventional female virtues. I argue that writing in the fantastic mode enables Lu to create an imagined alternative to heal the wounds in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he is only too aware that the power he has projected onto the female immortals and Maras is but a constructed fantasy. My reading of this novel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uthor embeds his mixed sentiments in his historical-fantastic narrative gives it an almost self-expressive, lyrical quality, which invites us to reevaluate the capacity of the so-called novels of gods and demons (shenmo xiaoshuo) of the Ming-Qing period. Secondly, it reminds us that in our discussion of the flexibility of female characters as metaphors of national trauma, Mara and Raksasi constitute another noteworthy category. Finally,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ng- Qing novel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Unofficial History of Female Immortals”, distinguished for its depiction of a realm of impassioned female immortals, may be deeper than it appea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德威(2008)。「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77-137。
    連結:
  2. 巫仁恕(1999)。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應的社會心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28-35。
    連結:
  3. 李惠儀(2010)。性別與清初歷史記憶—從揚州女子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7(2),289-344。
    連結:
  4. 許暉林(2010)。歷史、屍體與鬼魂—讀話本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漢學研究,28(3),35-62。
    連結:
  5. 劉瓊云(2010)。聖教與戲言—論世本《西遊記》中意義的遊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1-43。
    連結:
  6. 蘇美文(2011)。情欲魔女、羅漢聖者—摩登伽女的形象探論。漢學研究,28(1),225-262。
    連結:
  7.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8.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9. (1996)。二十四史訂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0.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1.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2.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3.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4.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5.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6.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7.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8. (2007)。清代文字獄史料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 (1970)。明人文集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21.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2.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3.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4. (1970)。明人文集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25.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6. (1987)。嘉興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7.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8.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9.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0. 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9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
  31.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2.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3. (1989)。道藏要籍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5.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6. (1984)。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
  37.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8. (1975)。卍新纂續藏經。東京:國書刊行會。
  39.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0. (1981)。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1. 王崇武:《奉天靖難記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42. (1986)。吳晗史學論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43.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4.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5.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
  46.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7.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8.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9. 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
  50.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1.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2. (1994)。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4.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5.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6.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9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
  57. (2009)。天春園藏善本方志選編。北京:學苑出版社。
  58.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9.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0. (1989)。妙雲集。臺北:正聞出版社。
  61.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2.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3.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4. 《法華十羅剎法》,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1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
  65.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6.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7.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8.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9.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0. (2000)。中國野史集成續編。成都:巴蜀書社。
  71. (1990)。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2. (2001)。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出版社。
  73. 菩提流支譯:《大寶積經論》,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6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
  74.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5.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6. 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0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
  77. (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8. Cahill, Suzanne E.(2006).Divine Traces of the Daoist Sisterhood: "Records of the Assembled Transcendents of the Fortified Walled City" by Du Guangting (850-933).Magdalena, NM.:Three Pines Press.
  79. Chan, Hok-lam(1999).China and the Mongols: History and Legend under the Yüan and Ming.Aldershot Hampshire, Great Britain:Ashgate.
  80. Chan, Hok-lam(1967).Liu Chi (1311-75) in the Ying-Lieh-Chuan: The Fictionalization of a Scholar-hero.The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5(1-2),26-42.
  81. Clart, Philip(2007).The Story of Han Xiangzi: The Alchemical Adventures of a Daoist Immortal.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82. Despeux, Catherine(ed.),Kohn, Livia(ed.)(2003).Women in Daoism.Cambridge:Three Pines Press.
  83. Ditmanson, Peter(2007).Venerating the Martyrs of the 1402 Usurpati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the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T'oung Pao,93(1),110-158.
  84. Hanan, Patrick(1988).The Invention of Li Yu.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5. Huang, Martin W.(2001).Desire and Fictional Narrative in Late Imperial Chin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6. Idema, Wilt L.(ed.),Li, Wai-yee(ed.),Widmer, Ellen(ed.)(2006).Trauma and Transcendence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7. Leung, Philip Yuen-sang(Ed.)(2007).The Legitimation of New Orders: Case Studies in World History.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88. Li, Wai-yee(1993).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Love and Illus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9. Li, Wai-yee(1999).Heroic Transformations: 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59(2),363-443.
  90. Waltner, Ann(1987).T'an-Yang-Tzu and Wang Shih-Chen: Visionary and Bureaucrat in the Late Ming.Late Imperial China,8(1),105-133.
  91. Waltner, Ann(2003).Telling the Story of Tanyangzi.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
  92. Waltner, Ann(1992).The Grand Secretary's Family: Three Generations of Women in the Family of Wang Hsi-chüeh.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臺北:
  93. Wang, David Der-wei(Ed.),Shang, Wei(Ed.)(2005).Dynastic Crisis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and Beyond.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94. Widmer, Ellen(1987).The Margins of Utopia: Shui-hu hou-chuan and the Literature of Ming Loyalis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5. 川越泰博(1997)。明代建文朝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96. 毛佩琦、李焯然(1994)。明成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97. 水野弘元、許洋主譯(2003)。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臺北:法鼓文化。
  98. 牛建強(1996)。試論明代建文帝冤案的反正過程—以明中後期建文朝史籍纂修為視角。史學月刊,1996(2),32-38。
  99. 王成勉(1986)。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15(10),65-75。
  100. 王見川(2008)。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王見川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101. 王見川(1992)。從摩尼教到明教。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02. 王崇武(1992)。明靖難史事考證稿。上海:上海書店。
  103. 王德威(2004)。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出版。
  104. 王璦玲編(2009)。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文學篇,臺北:
  105. 司馬光編、胡三省音注(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106. 朱德林(1991)。論靖難之役勝利的主客觀原因。明清史論文集,天津:
  107. 朱鴻(1988)。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108. 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領導小組整理(1999)。豫章叢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09. 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領導小組整理(2000)。豫章叢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10. 佛教編譯館編(1986)。佛教的儀軌制度。臺北:佛教書局。
  111. 何宗美(2003)。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12. 何怡儒(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13. 何喬遠(1994)。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14. 余英時(1987)。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5. 吳振漢(2003)。宋端儀《立齋聞錄》研析。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7,1-23。
  116. 吳碧貞(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17. 呂熊(1991)。女仙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8. 巫仁恕(2003)。「妖婦」乎?「女仙」乎?:論唐賽兒在明清時期的形象轉變。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
  119. 李玉珍(1999)。佛教譬喻(Avadâna)文學中的男女美色與情慾—追求美麗的宗教意涵。新史學,10(4),31-65。
  120. 李延壽(199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121. 李修生編(1997)。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22. 李惠儀(2001)。禍水、薄命、女英雄—作為明亡表徵之清代文學女性群像。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
  123. 李豐楙(1993)。鄧志謨道教小說的謫仙結構—兼論中國傳統小說的神話結構。小說戲曲研究,臺北:
  124. 李豐楙(1999)。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
  125. 李豐楙(1997)。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一個跨越廿十世紀到廿一世紀的宗教觀察。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論文集,臺北:
  126. 李豐楙(2003)。出身與修行:《忠義水滸傳》的奇傳文體與謫凡敘事—《水滸傳》研究敘論。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27. 李豐楙(2010)。從玄女到九天玄女:一位上古女仙的本相與變相。興大中文學報,27期增刊,17-54。
  128. 李豐楙(2005)。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中國文學新境界,臺北:
  129. 李豐楙(1995)。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107-156。
  130. 沈德符(2007)。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
  131. 谷應泰(1977)。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
  132. 周駿富輯(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33. 房玄齡(1996)。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34. 林悟殊(1987)。摩尼教及其東漸。北京:中華書局。
  135. 林悟殊(2005)。中古三夷教辯證。北京:中華書局。
  136. 金文京(2009)。晚明文人鄧志謨的創作活動—兼論其爭奇文學的來源及傳播。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
  137. 姚思廉(1995)。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138. 胡萬川(1983)。玄女、白猿、天書。中外文學,12(6),136-163。
  139.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
  140. 范曄(199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41. 徐朔方(1993)。湯顯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42. 徐渭(1999)。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
  143. 荒木見悟(1984)。陽明學の展開と佛教。東京:研文。
  144. 袁珂校注(1991)。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5. 馬西沙、韓秉方(2004)。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6. 高桂惠(2005)。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
  147. 張玉(2001)。從新發現的檔案談戴名世《南山集》案。歷史檔案,2001(2),91-96。
  148. 張玉(2001)。戴名世《南山集》案史料。歷史檔案,2001(2),21-24。
  149. 張廷玉(1995)。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150. 張哲嘉(2003)。明清星命書中的女命。無聲之聲(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
  151. 梁啓超(1999)。梁啓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152. 陳建、錢茂偉點校(2008)。皇明通紀。北京:中華書局。
  153. 陳省身(2009)。普濟幽冥:瑜珈焰口施食。臺北:臺灣書房。
  154. 陳壽(1995)。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155. 費絲言(1998)。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56. 黃衛總(2004)。國難與士人的性別焦慮—從明亡之後有關貞節烈女的話語說起。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
  157. 楊玉成(2001)。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55-108。
  158. 楊伯峻編(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159. 楊林(1992)。試析莊氏史案對清初私家修史的影響。清史研究,1992(2),51-56。
  160. 楊梅(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161. 董康(1985)。曲海總目提要。臺北:新興書店。
  162. 詹石窗(1991)。道教與女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3. 熊秉眞編、王璦玲編、胡曉眞編(2003)。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
  164. 熊秉眞編、余安邦編(2004)。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出版。
  165. 熊秉眞編、張壽安編(2004)。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
  166. 端木蕻良(1980)。《紅樓夢》與《女仙外史》。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2),60-62。
  167. 趙世瑜(1983)。《女仙外史》初探。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983(2),102-116。
  168. 趙園(1999)。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69. 趙園(2009)。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70. 劉廷璣(2005)。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
  171. 劉昫(1989)。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172. 劉倩(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173. 談遷(1958)。國榷。北京:中華書局。
  174. 談遷(2006)。棗林雜俎。北京:中華書局。
  175. 鄭曉(1984)。今言。北京:中華書局。
  176. 鄧士龍輯(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7.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78. 賴思妤(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179. 錢茂偉(1998)。莊廷鑨修史考論。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1(3),55-60。
  180. 錢謙益、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1985)。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1. 駱水玉(2001)。《水滸後傳》—舊明遺民陳忱的海外乾坤。漢學研究,19(1),219-248。
  182. 鍾彩鈞編(2009)。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臺北:
  183. 歸有光、周本淳校點(2007)。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4. 顏美娟(1989)。《女仙外史》中的魔教觀。小說戲曲研究,臺北:
  185. 顏美娟(198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86. 羅爭鳴(2005)。杜光庭道教小說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187. 譚帆(2009)。「四大奇書」:明代小說經典之生成。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
  188. 顧炎武(1976)。顧亭林詩文集。香港:中華書局。
  189. 顧炎武、王蘧常輯注、吳丕績標校(1983)。顧亭林詩集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0. 龔鵬程(1999)。英雄與美人—晚明晚清文化景觀再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4),69-83。
被引用次数
  1. 曾世豪(2014)。華、夷再變:論《女仙外史》中的秩序觀想像。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8,195-222。
  2. 曾世豪(2018)。此三桂之續也:論「日本乞師」在清代小說之呈現。清華中文學報,19,22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