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人的學術參與─《復堂日記》所見譚獻的學術評論

并列篇名

Literati's Academic Participation: Reading Tan Xian's Critiques in "Futang Diary"

DOI

10.6351/BICLP.201203.0129

作者

蔡長林(Chang-Lin Cai)

关键词

譚獻 ; 《復堂日記》 ; 文人 ; 漢宋 ; 常州 ; Tan Xian ; Futang Diary ; literati ; Han-Song ; Changzhou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12 / 03 / 01)

页次

129 - 1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透過譚獻的學術評論,重新反省吾人對清代學術既有的認識與評價。在道問學風氣濃郁的清代晚期,作為一個泛覽博觀的傳統文人,譚獻既不免於深受漢學考據之風之吹拂,卻又能堅守其以文章觀學術優劣的立場,所以其評價學術之出發點,也就迥異時流,而頗具特色。從價值立場言之,譚獻最欣賞的是常州莊氏高標西漢的經術文章;從批評角度言之,譚獻又頗能運用實齋的流略學眼光排比學術之演變。值得注意的是,譚獻成功綰合二家學說,成為其觀察學術優劣的基本模式:先以流略學眼光對學問作歷時性與共時性之檢驗,再以能否表出微言大義作為學術優劣之判準。譚獻既然在批評立場上有其特殊視域,其於學術高下優劣之評,也就呈現出獨特之風格。如以文章轉變的角度論清初至乾嘉學術的變化,又如從對經典出以政治論述的視野,而批評戴震專與理學家較勁,辨析毫釐之間,是見地不高,格局不廣的表現,至於對常州學派的批評,雖有溢美之嫌理當細繹之外,譚獻讓我們明白了常州經學其學術關懷的傳統性。簡言之,其論學的假想敵並非國勢日落時的東漸西學,而是傳統學術內部演變而成的乾嘉考據大潮。至於譚獻對清初諸大儒的抑揚高下,對程朱宋學的隱隱排斥,又不必皆是非之準,而有賴學者善加採擇。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re-examine our previous critiques of Qing research by looking at Tan Xian's diary. As one of the erudite traditional literati in the late Qing, ”following the path of inquiry and study” (dao wenxue), he could not help but be deeply influenced by sinological textual research; yet in addition he adopted methods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assess academics. In this light, his criticism is distinctive from that of his contemporarie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value, Tan Xian most agreed with Zhuang Shuzu of the Changzhou line, in his high estimation of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Critically, he was also able to utilize Zhang Xuecheng's method of ”exploring academic development from bibliography” (liuluexue) to rank the evolution of academics. Tan Xian uniquely combined these two perspectives in judging academics. This is the basis of a model for observing academic value: first, one investigates its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aspects through ”exploring academic development from bibliography”; then, one decides whether or not one can draw out the subtleties of its expression as a criterion for judging academic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For example, by investigating how written articles evolved, he could discuss academic developments from early Qing to the Qian-Jia period. And based upon the degree of involvement of political discourse in classical studies, he criticized Dai Zhen, who often challenged neo-Confucian scholars on small points, on the grounds that his viewpoints were too narrow and restricted. Even though his critique of the Changzhou School seems to be an overestimation that deserves scrutiny, it at least provides us with a way to know what concerned Changzhou scholars. In sum, what concerned him was Qian-Jia textual-critical research rather than the process of bringing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hina. In a word, Tan Xian's critiques of Great Scholars of the early Qing and of the Cheng-Zhu school require further study and investig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蔡長林(2007)。「《六藝》由史而經」─張爾田對經史關係之論述及其學術歸趨。書目季刊,43(4),1-29。
    連結:
  2. 莊述祖:《歷代載集足徵錄》,清道光間莊氏脊令舫刊本。
  3. 葉德輝:《經學通誥》,民國四年刻本。
  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莊存與:《味經齋遺書》,光緒八年陽湖莊氏藏板。
  6. 莊述祖:《尚書記》,收入《雲自在龕叢書》第1集,光緒中江陰繆氏刊本。
  7. 莊綬甲:《拾遺補藝齋文鈔》,清道光十八年李兆洛刊本。
  8.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1987)。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七)。北京:中華書局。
  10. 莊存與:《春秋正辭》,光緒八年陽湖莊氏藏板。
  11. 莊述祖:《珍藝宦文鈔》,清道光間莊氏脊令舫刊本。
  12. 俞樾撰,沈松泉標點:《俞曲園先生書札》,上海:新文化書社,1931。
  13. 臧庸:《拜經文集》,清同治九年上元宗氏據漢陽葉氏舊藏本。
  14.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5. 小野和子編(1996)。明末清初の社會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16.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1993)。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北京:中華書局。
  17. 方智範(2003)。譚獻《復堂日記》的詞學文獻價值。慶祝施蟄存教授百歲華誕文集,上海:
  18. 王元化編(1995)。學術集林。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19. 王汎森(1987)。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20. 王鳴盛、迮鶴壽校(1976)。蛾術編。臺北:信誼書局。
  21. 王標(2009)。譚獻與章學誠。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65-70。
  22. 丘為君(2006)。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北京:新星出版社。
  23. 皮錫瑞、周予同注(1973)。經學歷史。香港:中華書局。
  24. 朱一新(1963)。無邪堂答問。臺北:世界書局。
  25. 朱剛編、劉寧編(2007)。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6. 吳子珍(1994)。待堂文。上海:上海書店。
  27. 吳宏一(1990)。清代詞學四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8. 李慈銘(1975)。越縵堂讀書記。臺北:世界書局。
  29. 李慈銘(2004)。越縵堂日記。揚州:廣陵書社。
  30. 李慈銘、由雲龍輯、虞雲國整理(2001)。越縵堂讀書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1. 李詳、李稚甫編校(1989)。李審言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2. 李劍亮(2005)。論丁紹儀對譚獻詞學理論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5(5),144-148。
  33. 汪中(2005)。新編汪中集。揚州:廣陵書社。
  34. 宗靜航(2006)。讀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偶記。中華文史論叢,2006(2),267-280。
  35. 屈萬里(1980)。書傭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36. 林義正(2003)。《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7. 凌玲(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8. 徐珂(1986)。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39. 翁同龢合記、金梁輯錄(1985)。近世人物志。臺北:明文書局。
  40. 袁枚(1993)。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1. 張晏瑞(2011)。孫德謙及其校讎目錄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42. 張舜徽(2004)。張舜徽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43. 張壽安(2009)。《六經》皆史?且聽經學家怎麼說─龔自珍、章學誠「論學術流變」之異同。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
  44. 張榮華(2005)。章太炎與章學誠。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8-34。
  45. 梁啟超(1960)。飲冰室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6. 梁紹傑(2005)。章學誠對龔自珍學術思想的影響衍論。章學誠研究論叢:第四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7. 陳左高(1990)。中國日記史略。上海:上海翻譯出版公司。
  48. 陳秋龍(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
  49. 陳喬樅(1989)。今文尚書經說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0. 陳鵬鳴(1996)。龔自珍與常州學派。江漢論壇,1996(11),61-63。
  51. 陳鵬鳴(2004)。試論章學誠對於近代學者的影響。章學誠國際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52. 章太炎(1982)。太炎文錄別錄。臺北:世界書局。
  53. 章太炎(1958)。菿漢微言。臺北:世界書局。
  54. 章太炎(1984)。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5. 章學誠、葉瑛校注(1984)。文史通義。臺北:里仁書局。
  56. 賀廣如(2009)。明代的三家《詩》學─兼論清今文《詩》學的興起。人文中國學報,15,249-292。
  57. 閔爾昌纂錄(1985)。碑傳集補。臺北:明文書局。
  58. 黃懷信(1995)。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9. 楊際開(2008)。清末變法中的日本因素。二十一世紀,109,55-62。
  60. 趙爾巽(1991)。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61. 劉師培(1997)。劉申叔遺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62. 樊樹志編(2005)。古代中國:傳統與變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3. 蔣彤(1981)。清李申耆先生兆洛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4. 蔡長林(2011)。文章關乎經術─譚獻筆下的駢散之爭。「2011明清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65. 鄭裕基(2003)。陳澧整理陳壽祺《尚書大傳定本》評述。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6,232-247。
  66. 魯迅(198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7. 錢基博(1997)。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68. 錢穆(1990)。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9. 戴震(1980)。戴震集。臺北:里仁書局。
  70. 譚獻(1984)。復堂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1. 譚獻(1970)。復堂文集。臺北:華文書局。
  72. 譚獻、范旭倉整理、牟曉朋整理(2001)。復堂日記。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73. 龔自珍(1999)。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4. 龔自珍(1991)。龔定庵全集類編。北京:中國書店。
被引用次数
  1. 蔡長林(2012)。文章關乎經術-譚獻筆下的駢散之爭。東華漢學,16,219-252。
  2. 蔡長林(2019)。《文章自可觀風色-文人說經與清代學術》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9(2),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