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莊子的氣化現象學

并列篇名

The Phenomenology of Qi by Zhuangzi

作者

鍾振宇(Chen-Yu Chung)

关键词

氣 ; 莊子 ; 現象學 ; Qi ; Zhuangzi ; phenomenology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2期(2013 / 03 / 01)

页次

109 - 1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試圖綜合由楊儒賓、陳榮灼二先生所開創的中國哲學的形上氣論,以及由海德格、芬克等之西哲現象學的世界、身體概念,從而建立一莊子的「氣化現象學」。希望藉此當代化中哲的氣論,並與西哲之世界現象學、身體現象學、轉化現象學等進行跨文化對話。學者一般將莊子氣論由本體論、宇宙論、心性論、工夫論等四方面去探討,其中不免包含了西方形上學的區分方式,這種形上學的解析方式已經不完全適合當代學術取向。在筆者的區分中,現象學的「世界」概念涵蓋了形上學之本體論與宇宙論的面向,「身體」概念則涵蓋了心性論與工夫論的面向。依現象學的觀點,世界概念與身體概念是前主客之分的,並且不是形上學的世界與身體概念,而是存有論的概念。「氣」總的來說似乎可以統合世界與身體兩種面向,氣是世界身體。一種現象學的氣論可以與現象學的諸多議題對話,諸如意識(Husserl)、世界(Heidegger, Fink)、身體(Merleau-Ponty)、他者(Deleuze)、身體自感(Michel Henry)、轉化(Elberfeld)等等。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tries to synthesize the metaphysical viewpoint of qi developed by Yang Ru-bing and Chan Wing-cheuk, and the concepts of world and body developed by Heidegger and Fink,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henomenology of qi according to Zhuangzi and further to modernize the theory of qi in Chinese philosophy. Finally we can undertake transcultural dialogue about the phenomenology of world, phenomenology of body and phenomenology of transformation.Scholars usually divide discussions of Zhuangzi's theory of qi into four a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ntology, cosmology, mind-nature, and self-cultivation. But such distinctions belong to Western metaphysical tradition and are not suitable for contemporary academic orientation. In my treatment, the phenomenological concept of ”world” covers metaphysical ontology and cosmology; the concept of ”body” covers mind-nature and self-cultiv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henomen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concepts of world and body lie before the dual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and are not the metaphysical concept of world and body. Qi can unify the two sides and is the world-body. A phenomenology of qi can open up dialogues with phenomenology on many issues, such as consciousness (Husserl), world (Heidegger, Fink), body (Merleau-Ponty), the other (Deleuze), self-affection (Michel Henry) and transformation (Elberfel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Obert, Mathias(2005)。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華登菲(Bern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3,225-250。
    連結:
  2. 宋灝(2008)。反權威的權威主義─畢來德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41-57。
    連結:
  3. 林安梧(2008)。關於《老子道德經》「道、一、二、三及天地萬物」的幾點討論。東華漢學,7,1-23。
    連結:
  4. 耿寧(2009)。中國哲學向胡塞爾現象學之三問。哲學與文化,36(4),9-29。
    連結:
  5. 陳鼓應(2005)。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62,89-118。
    連結:
  6. 陳麗桂(2006)。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33(8),5-18。
    連結:
  7. 黃冠閔(2008)。試論畢來德的莊子詮釋:一個現象學的批判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21-39。
    連結:
  8. 楊儒賓(2011)。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41(4),587-620。
    連結:
  9. 楊儒賓(2007)。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25(1),247-281。
    連結:
  10. 賴錫三(2012)。《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42(1),3-45。
    連結:
  11. 鍾振宇(2004)。海德格與老子論「同一與差異」。鵝湖月刊,29(8),30-41。
    連結:
  12. 龔卓軍(2008)。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79-99。
    連結:
  13. Elberfeld, Rolf.(2007).Transformative Phänomenologie.Information Philosophie,5,26-29.
  14. Fink, Eugen(1976).Nähe und Distanz.Freiburg:Alber.
  15. Fink, Eugen(1990).Welt und Endlichkeit.Würzburg:Konigshausen & Neumann.
  16. Fink, Eugen(2004).Sein und Mensch. Von Wesen der ontologischen Erfahrung.Freiburg:Alber.
  17. Fink, Eugen(2010).Spiel als Weltsymbol.Freiburg:Alber.
  18. Heidegger, Martin(1977).Sein und Zeit.Frankfurt/M.:Klostermann.
  19. Heidegger, Martin(1957).Identität und Differenz.Pfullingen:Neske.
  20. Heidegger, Martin(1978).Metaphysische Anfangsgründe der Logik im Ausgang von Leibniz.Frankfurt/M.:Klostermann.
  21. Heidegger, Martin(1992).Die Grundbegriffe der Metaphysik. Welt - Endlichkeit - Einsamkeit.Frankfurt/M.:Klostermann.
  22. Heidegger, Martin(2000).Vorträge und Aufsätze.Frankfurt/M.:Klostermann.
  23. Heidegger, Martin(1976).Zur Sache des Denkens.Tübingen:Niemeyer.
  24. Heidegger, Martin(1985).Unterwegs zur Sprache.Frankfurt/M.:Klostermann.
  25. Hsia, A.(1985).Deutsche Denker über China.Frankfurt/M.:Insel.
  26. Jünger, Ernst(1982).Der Arbeiter Herrschaft und Gestalt.Stuttgart:Klett-Cotta.
  27. Morat, Daniel(2008).Von der Tat zur Gelassenheit. Konservatives Denken bei Martin Heidegger. Ernst Jünger und Friedrich Georg Jünger 1920-1960.Göttingen:Wallstein.
  28. Ng, Chong-ip(2006).Weltoffenheit und Verborgenheit bei Martin Heidegger: Eine phänomenologische Studie.Frankfurt/M.:Peter Lang.
  29. Nielsen, Cathrin(Hg.),Serpp, Hans Rainer(Hg.)(2011).Welt denken. Annäherung an die Kosmologie Eugen Finks.Freiburg:Alber.
  30. Nitta, Yoshihiro(Hg.),Tani, Toru(Hg.)(2011).Aufnahme und Antwort. Phänomenologie in Japan I.Würzburg:Konigshausen & Neumann.
  31. Parkes, G.(ed.)(1987).Heidegger and Asian Thought.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32. Peerenboom, R. P.(1990).Cosmogony, the Taoist Wa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7,157-174.
  33. Schenk-Mair, Katharina(1997).Die Kosmologie Eugen Finks. Einführung in das Denken Eugen Finks und Explikation des kosmischen Weltbegriffs an den menschlichen Lebensvollzügen des Wachens und Schlafens.Würzburg:Konigshausen & Neumann.
  34. Stenger, Georg(Hg.),Röhrig, Margarete(Hg.)(1995).Philosophie der Struktur -"Fahrzeug" der Zukunft.Freiburg:Alber.
  35. Wirth, Stephan(1995).Mensch und Welt. Die Anthro-Kosmologie Eugen Finks.Mainz:Matthias-Grunewald-Verlag.
  36. Yamaguchi, Ichiro(1997).Ki als leibhaftige Vernunft. Beitrag zur interkulturellen Phänomenologie.München:Fink.
  37. 王叔岷(1979)。論校詩之難。臺大中文學報,3,1-5。
  38. 王符、汪繼培箋、彭鐸校正(1985)。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
  39. 王慶節(2005)。道之為物:海德格的「四方域」物論與老子的自然物論。現象學與人文科學,香港:
  40. 牟宗三(1985)。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1. 牟宗三(1986)。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2. 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43. 宋灝(2012)。逆轉收回與泰然任之:從《莊子》與海德格批判當代。莊子講莊子:當代哲學系列演講暨學術工作坊,嘉義:
  44. 唐君毅(1989)。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中國哲學中人性思想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5. 唐君毅(1992)。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6. 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7. 恩斯特.卡西勒、甘陽譯(1994)。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48. 張玉書、渡部溫訂正、嚴一萍校正(1973)。校正康熙字典。臺北:藝文印書館。
  49. 張祥龍(1998)。海德格爾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50. 畢來德、宋剛譯(2009)。莊子四講。北京:中華書局。
  51. 郭慶藩(1987)。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52. 陳榮灼(2005)。氣與力:「唯氣論」新詮。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
  53. 陳榮灼(1986).Heidegger and Chinese Philosophy.臺北:雙葉出版社.
  54. 陳榮灼(1991)。「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國際佛學研究,1,1-22。
  55. 陳靜美(2010)。莊子「氣」概念思維。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56. 黃文宏(2000)。海德格的「共屬」與天台宗的「即」─試論詭譎之說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6,467-486。
  57. 黃文宏(1999)。純粹經驗及其表達─一個現象學的分析。臺灣哲學研究,2,263-280。
  58. 黃冠雲(2011)。流體、流形與早期儒家思想的一個轉折。簡帛,上海:
  59. 楊儒賓(1989)。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臺中:
  60. 楊儒賓(2007)。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中國哲學與文化,桂林:
  61. 楊儒賓編(1997)。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
  62. 楊儒賓編、祝平次編(2005)。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63. 葉海煙(1990)。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64. 劉笑敢(1993)。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5. 鄭世根(1993)。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6. 賴錫三(2012)。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67. 賴錫三(2011)。當下切近與無限深淵─畢來德《莊子四講》的身體思維之貢獻與限制。思想與文化,上海:
  68. 賴錫三(2008)。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69. 鍾振宇(2010)。郭象的適性逍遙說─兼論經由康德《判斷力批判》而來的檢討。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0. 嚴靈峰編(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71. 嚴靈峰編(1971)。無求備齋列子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72. 龔卓軍(2008)。庖丁之手:身體思維與感覺邏輯。中國語文論譯叢刊,21,31-51。
被引用次数
  1. 黃睿(2023)。《莊子》齊桓公見鬼故事新解——「批判的氣論」視角。漢學研究集刊,36,51+53-89。
  2. 吳億修(2019)。從「之間」論《莊子》的外王思想。輔仁國文學報,49,137-164。
  3. 蕭馳(2020)。中古漢語名詞與山水大象-一個語言學/詩學的跨學科研究。漢學研究,38(4),1-46。
  4. 顏銘俊(2015)。辨析「氣」概念在《莊子》哲學中的意涵面向。彰化師大國文學誌,30,107-147。
  5. 鍾振宇(2013)。批判的氣論─莊子氣論之當代開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3(4),139-167。
  6. 鍾振宇(2014)。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其與歐洲身體現象學的對話。漢學研究,32(4),1-31。
  7. (2015)。《莊子》的自然美學、氣化體驗、原初倫理:與本雅明、伯梅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26,85-146。
  8. (2016)。「不齊之齊」與「氣韻」(Aura)─從王船山《莊子解》談莊子齊物思想的美學政治意涵。文與哲,28,321-346。
  9. (2016)。論「緣督」與「踵息」的丹道式說解─以《莊子》中的「精」「氣」為線索的討論。文與哲,29,1-36。
  10. (2018)。王船山之「氣化的時間現象學」。東吳政治學報,40,1-46。
  11. (2023)。臺灣「跨文化莊子學」的發展:美學與倫理的當代視野。文與哲,43,33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