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先秦「一國多名」現象芻議-兼論曾、隨二名之關係

并列篇名

On the Phenomenon "One State with Several Names" in Pre-Qin Tim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Names Zeng and Sui

作者

黃聖松(Sheng-Sung Huang)

关键词

一國多名 ; 曾 ; 隨 ; 楚 ; 荊 ; one state with several names ; Zeng ; Sui ; Chu ; Jing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14 / 09 / 01)

页次

121 - 1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國多名」指同一國家在文獻有二種以上名號。先秦典籍及出土材料「一國多名」者有「晉/唐/翼」、「楚/荊/郢」、「州/淳于」、「鮮虞/中山」、「吳/干/邗」、「魏/梁/晉」、「趙/晉/邯鄲」、「韓/鄭」等八例。八則「一國多名」之例,代替正式國名之代稱皆為地名,分「國都名」及「其他地名」。「國都名」代稱僅見「他稱」,不見「自稱」;「其他地名」代稱,「他稱」及「自稱」皆可使用。以「國都名」代稱某國,有縮限一國疆域,僅指國都,有降低該國為都邑層級之意,抑制輕視意味濃厚,故「國都名」代稱僅見「他稱」而不用於「自稱」。「其他地名」指涉範圍皆廣於該國實際領土,有誇耀國威之意,可為一國「他稱」及「自稱」。本文認同曾、隨為一國二名之說,依文獻資料證明曾為正式國名,隨為曾國國都名。曾國臣服楚國,為楚國附庸,故楚國以曾國國都名稱之,以輕抑曾國地位。至於目前所見曾國自製青銅器,皆以正式國名曾為「自稱」,未見以隨為「自稱」者,應是曾國不願自我矮化與降格,故不以「國都名」為「自稱」。至於楚、曾關係,筆者推測兩國可能因世代通婚,故楚國刻意保存曾國,終春秋之世,乃至戰國早期後段,仍見曾國。雖楚、曾通婚,身為盟主的楚國仍以曾國國都隨稱之,以凸顯二國地位懸殊,彰顯霸主與附庸關係。

英文摘要

"One state with several name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same state appears with different names in ancient texts. In the pre-Qin books and unearthed materials, there are eight such examples: "Jin, Tang, and Yi," "Chu, Jing, and Ying," "Zhou and Chunyu," "Xianyu and Zhongshan," "Wu, Gan, and Han," "Wei, Liang and Jin," "Zhao, Jin, and Handan" and "Han and Zheng." In these eight examples, the variant names are geographical names that can further be divided into capital names and other geographical names. Capital names are used by other states, not for selfreference, while other geographical names can be used by other states and the state itself. Using capital names belittles the states concerned: both their territory and status. That is why they are only used by other states, but not by the states themselves. Using other geographical names, on the other hand, is a way to boost the territorial size of the concerned states. That is why they are used both by other states and the states themselves. This paper supports the theory that Zeng and Sui refer to the same state. Zeng is the formal name of the state, and Sui its capital name. Zeng surrendered its autonomy to Chu; therefore Chu referred to Zeng as "Sui" so as to diminish its status. Bronze wares made by Zeng bear its formal name "Zeng," rather than "Sui," for the abovementioned reason. With regar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u and Zeng, this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two states were related through marriages over generations, therefore Chu let Zeng continue to exist as an independent state at least until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and early Warring States times. Although Chu and Zeng were related by marriages, Chu continued to refer to Zeng as "Sui," so as to show its supremacy and dominance over Ze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1985)。四部叢刊三編。上海:上海書店。
  3. (2008)。世本八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 李學勤:〈曾國之謎〉,《光明日報》第 3 版,1978 年 10 月 4 日。
  5. 沈融:〈廿七年晉戈考〉,《中國文物報》第 7 版,2007 年 9 月 21 日。
  6. 于豪亮(1979)。古文字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8. 方詩銘、王修齡(1981)。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王子今(2013)。丹江通道與早期楚文化—清華簡《楚居》劄記。簡帛.經典.古史,上海:
  10. 王延棟(2002)。戰國策詞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1. 司馬遷、瀧川資言考證(1991)。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2. 石泉(1979)。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1),59-68+80。
  13. 任偉(2002)。无匹壺的定名及江漢曾國的族姓問題。文博,2002(1),36-37+70。
  14. 竹添光鴻(1998)。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
  15. 何珊(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蘇州,蘇州大學。
  16. 何浩(1988)。從曾器看隨史。江漢考古,1988(3),52-55。
  17. 何浩(1989)。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
  18. 吳良寶(2007)。寧夏彭陽出土「二十七年晉戈」考。考古,2007(10),84-86。
  19. 吳良寶(2009)。再說曾國之謎。新果集:慶祝林澐先生七十華誕論文集,北京:
  20. 吳郁芳(1996)。「曾侯乙」與「隨國」考。江漢考古,1996(4),51-55+65。
  21. 吳婧(2012)。曾國金文研究綜述。勵耘學刊(語言卷),2012(2),189-206。
  22. 吳鳳春(2011)。湖北隨州葉家山新出西周曾國銅器及相關問題。文物,2011(11),78-86。
  23. 呂不韋編、陳奇猷校釋(198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24. 李玉潔(2002)。楚國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5. 李伯謙(2013)。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第二次發掘筆談。江漢考古,2013(4),58-63。
  26. 李時珍(1999)。本草綱目。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27. 李學勤(2013)。試說葉家山 M65 青銅器。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
  28. 李學勤(2011)。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11),64-77。
  29. 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30. 阮元校刻(1993)。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阮元校刻(1993)。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阮元校刻(1993)。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阮元校刻(1993)。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34. 周永珍(1980)。曾國與曾國銅器。考古,1980(5),436-443。
  35. 范祥雍(1957)。古本竹書紀年集校訂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 范曄、李賢注(199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7. 韋昭(1974)。國語韋昭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38. 唐嘉弘(1985)。試談周王和楚君的關係—讀周原甲骨「楚子來告」劄記。文物,1985(7),8-12。
  39. 徐在國(1998)。讀《楚系簡帛文字編》札記。安徽大學學報,1998(5),81-83。
  40. 徐揚杰(1979)。關於曾國問題的一點看法。江漢論壇,1979(3),74-79。
  41. 班固、顏師古注(1995)。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42. 祝軍(2010)。繒、鄫、曾與隨國關係論考。江漢論壇,2010(10),80-82。
  43. 荀況、王先謙集解、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44. 袁珂(1985)。山海經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5. 陝西周原考古隊(1979)。陝西岐山鳳雛村發現周初甲骨文。文物,1979(10),38-42。
  46. 馬承源(1988)。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
  47. 馬保春(2007)。晉國歷史地理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48. 高成林(2012)。隨仲加鼎淺議。江漢考古,2012(1),59-60。
  49. 張亞初(2001)。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
  50. 張昌平(2008)。曾國銅器的發現與曾國地域。文物,2008(2),59-64+72。
  51. 張昌平(2011)。隨仲嬭加鼎的時代特徵及其他。江漢考古,2011(4),71-76。
  52. 張昌平(2012)。論隨州葉家山墓地 M1 等幾座墓葬的年代以及墓地布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8),77-87。
  53. 曹錦炎(2011)。曾、隨二國的證據—論新發現的隨仲嬭加鼎。江漢考古,2011(4),67-69。
  54. 莊周、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2004)。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55. 許慎、段玉裁注(1994)。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56. 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7. 陳全方(1988)。周原與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8. 陳克炯(2004)。左傳詳解詞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59. 陳偉(2010)。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60. 陳槃(1956)。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上冊,393-440。
  61. 曾昭岷、李瑾(1980)。曾國和曾國銅器綜考。江漢考古,1980(1),69-84。
  6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1)。湖北隨州葉家山M65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11(3),3-40。
  6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1)。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發掘簡報。文物,2011(11),4-60。
  64.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65. 童書業、童教英校訂(2006)。春秋左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66. 舒之梅、劉彬徽(1982)。論漢東曾國為土著姬姓隨國。江漢論壇,1982(1),72-77。
  67. 黃敬剛(1991)。楚隨關係初探。東南文化,總 85、86,112-115。
  68. 黃敬剛(2013)。曾侯乙墓禮樂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69. 黃聖松(2004)。《左傳》「軍」考。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術論文集,高雄:
  70. 黃錦前(2012)。隨仲嬭加鼎補說。江漢考古,2012(2),78-79。
  71. 楊伯峻(1987)。春秋左傳詞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72. 楊伯峻(200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73. 楊家駱編(1989)。竹書紀年八種。臺北:世界書局。
  74. 楊寬、錢林書(1980)。曾國之謎試探。復旦學報,1980(3),84-88。
  75. 雷學淇(1977)。竹書紀年義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76. 管仲、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2009)。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77. 趙平安(2013)。《楚居》「為郢」考。簡帛.經典.古史,上海:
  78. 趙曄、周生春輯校匯考(1997)。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9. 趙鐵寒(1975)。古史考述。臺北:正中書局。
  80. 劉先枚(1989)。「曾國之謎」的猜想。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1),55-57。
  81. 劉向集錄(1990)。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
  82. 劉向輯、左松超集證(2001)。說苑集證。臺北:國立編譯館。
  83. 劉向輯、向宗魯校證(1987)。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84. 劉向輯、洪興祖補注、白化文點校(2006)。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
  85. 劉信芳(2011)。楚系簡帛釋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86. 墨翟、孫詒讓詁、孫啟治點校(2001)。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
  87. 繆文遠(1997)。戰國史繫年輯證。成都:巴蜀書社。
  88. 韓非、王先慎集解、鐘哲點校(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89. 譚其驤(1991)。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曉園出版社。
  90. 譚維四(2003)。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91. 顧棟高(1993)。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
  92. 顧頡剛(1977)。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93. 顧鐵符(1981)。周原甲骨文「楚子來告」引證。考古與文物,1981(1),74。
  94. 顧鐵符(1980)。筆談《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覽》。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2),8-22。
  95. 酈道元(2001)。水經注。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炫瑋(2023)。《左傳》唐國位置與鄖縣肖家河楚墓墓主性質探究。中國學術年刊,45(2),25-57。
  2. 黃聖松(2016)。《左傳》「州」芻議─兼論作州兵。成大中文學報,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