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禘莫盛於灌-由唐寫本《論語》鄭注重探「禘自既灌而往」章的詮解問題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Zheng Xuan's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s Unwillingness to Witness that Part of the Di Sacrifice Which Follows the Opening Libation

作者

許子濱(Tzu-Pin Hsu)

关键词

「禘自既灌而往」章 ; 鄭玄 ; 禘 ; 盛 ; 灌 ; 祼 ; Analects ; Book of Changes ; Zheng Xuan ; di-sacrifice ; guan-libation ; Guan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8期(2016 / 03 / 01)

页次

59 - 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論語.八佾》篇「禘自既灌而往」章只記錄孔子的話語,沒有清楚交代孔子說話的特定語境。加上前人說禘紛然殽亂,甚或互相牴啎,為後人理解《論語》此章平添了許多障礙。唐寫本鄭玄《論語注》的發現,對理解鄭義至關重要。諸家整理寫本,大多把「盛」當成「甚」的誤字,非禮之「甚」就是極為非禮。此說大誤。「禘祭之禮,自血腥始」,意謂禘祭的正祭就從薦血腥開始。「至於尸灌而神事訖」,指灌尸而尸祭於地以求神,神降之後,神事也就此完結。不欲觀,是因為灌尸祭地降神後的儀節,包括朝踐薦血腥、饋食薦熟食及食後酳尸,都是些相當繁縟的人事小節,並非禘禮的大節。就義理而言,《易傳》與《論語》每有契合、可相發明之處。馬融、虞翻、王弼以「禘自既灌而往」章說《易.觀》之意。灌祭所包含的禮意精神,在宋代理學家那裏得到進一步的發揮。

英文摘要

The passage from the Analects, "As for that part of the di sacrifice which follows the opening libation, I do not wish to witness it," has long been misinterpreted by almost all commentator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Confucius felt indignation at the di sacrifice being performed in Lu. This paper presents Zheng Xuan's (127-200) annotation of the passage, which is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ing what Confucius really meant. It argues that the character sheng in Zheng Xuan's annotation refers t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 sacrifice. According to Zheng's interpretation, Confucius expresses his views that the climax of the di sacrifice lies in the pouring of the opening libation (guan) for the impersonator, in which the worshipper spiritually interacts with his ancestor, and that the ensuing ceremonies are not worth witnessing. This interpretation accords completely with some Han and Song scholars' commentaries on Hexagram 20 (Gu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is attests to the correlation of the Analects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its commentaries. This paper thus provides reflection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皮錫瑞:《魯禮禘祫義疏證》,《師伏堂叢書》。
  8.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陳雄根:〈從《論語》看孔子與《易傳》之關係〉,嶺南大學中文系學術講座講稿,2013 年2 月 22 日。
  10. (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1983)。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江聲:《論語竢質附校譌及續校》,《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年。
  1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Lau, D.C.(trans.)(1983).The Analects (Lun Yü).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6. Leys, Simon(trans.)(1997).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New York:W.W. Norton.
  17. 毛奇齡(1991)。論語稽求篇。北京:中華書局。
  18. 王先謙編(1988)。清經解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19. 王素(1991)。唐寫本論語鄭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20. 左高山(2005)。論《論語》中的「禘」及其政治倫理意蘊。孔子研究,2005(1),31-41。
  21. 皮錫瑞、吳仰湘整理(2014)。師伏堂經說.論語。中國經學
  22. 吉原文昭、劉怡君譯(2002)。北宋《春秋學》的側面—以唐代《春秋》三子之辨禘義的繼承和批判為中心。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
  23. 朱熹(1983)。四書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24. 朱熹集注、簡朝亮述疏(2007)。論語集注補正述疏。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5. 朱熹、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竹添光鴻(1961)。論語會箋。臺北:廣文書局。
  27. 吳鎮烽(2010)。內史亳豐同的初步研究。考古與文物,2010(2),30-31。
  28. 呂大臨、陳俊民輯校(1993)。藍田呂氏遺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
  29. 李道平、潘雨廷點校(1994)。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
  30. 李鼎祚(1991)。周易集解。成都:巴蜀書社。
  31. 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32. 車行健(2011)。論鄭玄《論語注》的經注思維及其經學思想。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
  33. 阮元編(1988)。清經解。上海:上海書店。
  34. 阮元編(1988)。清經解。上海:上海書店。
  35. 阮元編(1988)。清經解。上海:上海書店。
  36. 周聰俊(1994)。祼禮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7. 林昌彝(2006)。三禮通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38. 金鶚(1992)。求古錄禮說。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39. 姚永樸、余國慶點校、吳孟復審訂(1994)。論語解注合編。合肥:黃山書社。
  40. 胡自逢(1990)。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1. 胡培翬、段熙仲點校(1993)。儀禮正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2. 孫詒讓、王文錦點校、陳玉霞點校(1987)。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43. 徐芹庭(1999)。細說易經六十四卦。北京:中國書店。
  44. 徐鼒、閻振益點校(1997)。讀書雜釋。北京:中華書局。
  45. 納蘭性德編(1993)。通志堂經解。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46. 荀況、王天海校釋(2005)。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曹元弼(2008)。周易鄭注箋釋。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48. 許子濱(2012)。春秋左傳禮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許慎、段玉裁注、許惟賢點校(2007)。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
  50. 陳奇猷(1990)。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51. 陳金木(1996)。唐寫本論語鄭氏注研究—以考據、復原、詮釋為中心的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
  52. 淩廷堪、彭林點校(2004)。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53. 惠棟(1993)。周易述。成都:巴蜀書社。
  54. 程樹德、程俊英點校、蔣見元點校(1990)。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55. 黃以周、王文錦點校(2007)。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
  56. 黃式三、張涅點校、韓嵐點校(2008)。論語後案。南京:鳳凰出版社。
  57. 黃巽齋校點(2009)。論語訓•春秋公羊傳箋。長沙:岳麓書社。
  58. 黃懷信(2008)。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9. 楊天宇(2007)。鄭玄三禮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60. 楊伯峻(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61. 葉國良(2015)。《儀禮》各禮典之主要禮意與執禮時之三項基本禮意。經學的傳承與開拓(嶺南學報復刊第三輯),上海:
  62. 詹鄞鑫(1992)。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3. 劉台拱(1970)。經傳小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64. 劉幸瑜(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65. 劉寶楠、高流水點校(1990)。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66.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2008)。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7. 鄭玄、王輝整理(2008)。儀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8. 鍾宗憲(2005)。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69. 羅燕玲(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70. 嚴靈峰編輯(1966)。無求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71. 嚴靈峰編輯(1966)。無求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72. 蘭甲雲(2008)。周易古禮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張書豪(2023)。試探兩漢禘祫說的沿革:以「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為中心的考察。臺大中文學報,81,71-73+75。
  2. (2023)。九獻儀節考-以《禮記正義》大祫九獻說為中心之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2,13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