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初漢文人心態的轉變及其對詩詞風氣的影響-以康熙十八年(1679)博學鴻儒科為考察中心

并列篇名

The Shift in the Mentality of the Han Literati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endencies of Shi- and Ci-Poetry: An Examination of Erudition and Literature in the Eighteenth Year of Emperor Kangxi (1679)

作者

王力堅(WANG Lijian)

关键词

清初 ; 漢文人心態 ; 康熙十八年 ; 博學鴻儒科 ; 詩詞風氣 ; early Qing dynasty ; mentality of ethnic Han literati ; the 18^(th) year of Emperor Kangxi (1679) ; Examination of Erudition and Literature ; the tendencies of shi- and ci-poetry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9期(2016 / 09 / 01)

页次

41 - 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滿清統治者創建王朝,入主中原的過程,是一個由武功主導走向文治主導的戰略佈局。到了博學鴻儒科的詔開,這一戰略佈局得以基本完成。康熙十八年(1679)博學鴻儒科的舉辦,不僅是吸收人才,也不僅是爭取民心(士民之心),更重要的是爭取滿清王朝統治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確切說,是滿清作為異族入主中原,秉承正統,承續法統的歷史迫切性所致;也是對已有的漢文人效忠者進行體制化、典範化,爭取漢文人對新朝法理正統的認可與遵奉;從而促使漢士人心態╱立場╱身分的轉型完成。對清初詩詞風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詩詞觀念上,由「窮而後工」轉向「達而後工」;創作精神上,由「諷喻美刺」轉向「歌功頌德」;風格形態上,由「幽愁慷慨」轉向「睿藻炳然」。

英文摘要

The strategy of Manchu rulers in their early reign was to transform violence and repression into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his strategy was proved successful when the "Examination of Erudition and Literature" was held in the eighteenth year of Emperor Kangxi (1679). The purpose of the examination was not only to attract talents and to win popular support, but, more importantly, to legitimize the Qing dynasty. As foreign rulers of Central China, the Qing government had an obligation to seek legitimacy to keep stable control. Meanwhile, ethnic Han literati were institutionalized as loyalists to recognize the new legal orthodoxy, and they were consequently prompted to shift their mentality and identity. The situation influenced tendencies of shi- and ci-poetry in three main aspects: First, the idea that literature would excel in adversity was refashioned into the idea that it would excel in prosperity. Secondly, glorification and praise were to replace critiques of reality. Thirdly, sparkling imperial diction took the place of the style of brooding melancho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李惠儀(2010)。性別與清初歷史記憶—從揚州女子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7(2),289-344。
    連結:
  2. 李瑄(2008)。明遺民與仕清漢官之交往。漢學研究,26(2),131-162。
    連結:
  3. 張政偉(2012)。以經為法:廖燕文學觀的另一個面向。靜宜中文學報,2012(1),121-144。
    連結:
  4. 張麗珠(2009)。「一代賢奸托布衣」─萬斯同之明史修撰與浙東史學的聯繫。成大中文學報,25,45-47+49-84。
    連結:
  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6. 曹亮武、蔣景祁、潘眉合輯:《荊溪詞初集》,清康熙十七年刻本,上海圖書館藏。
  7. (1975)。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93)。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
  9.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10. 葉光耀:《浮玉堂初集》,清康熙間刻本,浙江圖書館藏。
  1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1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9.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2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25.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26.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2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29. (1975)。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32.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33.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Ame, Roger T.(Ed.),Kasulis, Thomas P.(Ed.),Dissanayake, W.(Ed.)(1998).Self as Image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37. Kessler, Lawrence D.(1971).Chinese Scholars and the Early Manchu Stat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31,179-200.
  38. Kuhn, Philip A.(1990).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9. McCraw, David R.(1990).Chinese Lyricist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40. Peterson, Willard J.(1969).The Life of Ku Yen-wu (1613-1682), Part II.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29,201-247.
  41. Peterson, Willard J.(1968).The Life of Ku Yen-wu (1613-1682), Part I..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28,114-156.
  42. Struve, Lynn A.(1979).Ambivalence and Action: Some Frustrated Scholars of the K'ang-hsi Period.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New Haven:
  43. Wakeman, Frederic, Jr.(1985).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4. Wang、 Lijian(2001).Da Er Hou Gong 達而後工:A Literary Concept as a Result of the Flourishing Times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1662-1722).Ming Qing Yanjiu,115-142.
  45. Wu, Silas H. L.(1979).Passage to Power: K'ang-hsi and His Heir Apparent, 1661-1722.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6. 于翠玲(2005)。朱彝尊《詞綜》與康乾時期官方詞籍整理。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3(1),83-89。
  4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1984)。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48. 孔定芳(2009)。清初朝廷與明遺民關於「治統」與「道統」合法性的較量。江蘇社會科學,2009(2),189-197。
  49. 孔定芳(2009)。清初遺民社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50. 尤侗(1978)。尤西堂雜俎。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51. 方文(1979)。嵞山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方苞、劉季高校點(1983)。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毛文芳(2016)。一則文化扮裝之謎:清初〈楓江漁父圖〉題詠研究。清華學報,36(2),465-521。
  54. 王力堅(2013)。清代文學跨域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55. 王力堅(2015)。康熙十八年博學鴻儒科的現實目的及歷史意義。長江學術,2015(2),32-38。
  56. 王士禛(2007)。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
  57. 王士禛(1982)。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
  58. 王士禛(1992)。王士禛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59. 王士禛、李毓芙整理(1999)。漁洋精華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0. 王夫之(2011)。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61. 王成勉(2012)。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62. 王富鵬(2009)。論明遺民對清政權的接受和認可─以陳恭尹交遊的轉變過程為例。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6(4),47-51。
  63. 王學泰(2012)。「康雍乾」三朝對於士人的馴化—再說清代有經學無儒學。雨花,2012(6),33-39。
  64.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古籍影印室輯(2007)。清代文字獄史料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65. 白一瑾(2010)。清初貳臣士人心態與文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66. 朱惠國(2007)。論晚清詞壇「常」、「浙」兩派的共存與交融。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32-38。
  67. 朱彝尊(1979)。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8. 吳偉業、李學穎集評標校(1990)。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9. 宋琬(2003)。宋琬全集。濟南:齊魯書社。
  70. 宋犖(1973)。西陂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1. 李元度(1967)。國朝先正事略。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72. 李天根、倉修良校點、魏得良校點(1986)。爝火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73. 李斗、周春東注(2002)。揚州畫舫錄。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74. 李光地、陳祖武點校(2013)。榕村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75. 李瑄(2005)。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漢學研究,23(1),291-324。
  76. 李嬋娟(2006)。從《國朝三家文鈔》之編選看清初文風之轉變。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3(3),95-101。
  77. 沈辰垣(1998)。御選歷代詩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78. 沈松勤(2011)。明清之際詞的中興及其詞史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11(2),156-157。
  79. 沈雄編纂、江尚質增輯(1987)。古今詞話。上海:上海書店。
  80. 沈德潛(1975)。清詩別裁集。北京:中華書局。
  81. 孟森(1981)。明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82. 孟森(1959)。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中華書局。
  83. 金啟華編(1993)。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4. 姜勝利(2006)。清史紀事本末。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85. 昭璉(1986)。嘯亭雜錄。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86. 洪昇、劉輝校箋(1992)。洪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87. 唐圭璋編(1993)。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
  88. 夏琳(2008)。閩海紀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89. 徐珂編(1984)。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90. 納蘭性德(1985)。飲水詩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1. 高強(2008)。試論清廷封禁東北之根源。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8(2),44-46+55。
  92. 高蓮蓮(2012)。遊幕與清初士人心態及詩風演變─以康熙己未博學鴻儒科布衣處士士人群為考察對象。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9(3),55-59。
  93. 張宏生(1994)。朱彝尊的詠物詞及其對清詞中興的開創作用。文學遺產,1994(6),96-108。
  94. 張惠民編(1993)。宋代詞學資料匯編。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95. 張煌言(1985)。張篬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6. 張麗麗(2013)。清代漢族士人認同的發展與清詩轉變的關鍵─從王士禛「神韻」詩到袁枚「性靈」詩。貴州民族研究,2013(1),169-173。
  97. 啟功(1999)。啟功叢稿.題跋卷。北京:中華書局。
  98.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1986)。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
  99. 清史編纂委員會(1961)。清史。臺北:國防研究院。
  100. 郭紹虞編(1981)。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1. 陳平原編(2004)。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02. 陸有富(2015)。郭麔詞論與浙西詞派風會之轉移。文藝評論,2015(8),54-57。
  103. 陸隴其(1965)。三魚堂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4. 彭傳華(2013)。正統、道統、治統─王船山對於政權合法性來源的思考。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4(2),16-21+34。
  105. 黃宗羲(2005)。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06. 黃宗羲(1964)。南雷文定。臺北:世界書局。
  107. 黃建軍(2011)。王士禛與康熙的詩文交往考論。文藝評論,2011(6),136-140。
  108. 黃建軍、邱敏(2010)。朱彝尊與康熙詩文交往考論。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9(2),78-82。
  109. 黃嗣艾(1985)。南雷學案。臺北:明文書局。
  110. 黃鴻壽(1959)。清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
  111. 楊念群(2011)。超越「漢化論」與「滿洲特性論」:清史研究能否走出第三條道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2),116-124。
  112. 楊鳳城(1992)。千古文字獄.清代紀實。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13. 趙剛(1993)。康熙博學鴻詞科與清初政治變遷。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90-96+43。
  114. 劉文鵬(2010)。在政治與學術之間─20 世紀以來的「康乾盛世」研究。學術界,146,174-191。
  115. 劉方玲(2008)。得國之正到承統之正:清史中的正統論。求索,2008(9),221-223。
  116. 劉廷璣(2005)。在園雜誌。北京:中華書局。
  117. 劉桂華(2011)。論浙西詞派詞學思想的發展演變。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52-56。
  118. 劉敬(2014)。清初的逃禪風潮與文學通變─由逃禪復社士人的文學活動看復古文學思想的清初走向。文學與文化,2014(1),128-133。
  119. 劉煥性(2003)。「康乾盛世」之說的由來。清史研究,2003(1),108-109。
  120. 劉獻廷(2001)。清代筆記叢刊。濟南:齊魯書社。
  121. 潘務正(2008)。王士禎進入翰林院的詩史意義。文學遺產,2008(2),105-114。
  122. 蔣秋華(2008)。陳廷敬與汪琬的交誼。經學研究集刊,2008(4),1-14。
  123. 蔣寅(2011)。由古典文學看歷史上的夷夏之辨與文化認同。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9-31。
  124. 蔣寅(2011)。「神韻」與「性靈」的消長─康乾之際詩學觀念嬗變之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9(3),10-26。
  125. 蔣寅(2011)。遺民與貳臣:易代之際士人的生存或文化抉擇─以明清之際為中心。社會科學論壇,2011(9),26-37。
  126. 鄭方坤(1968)。本朝名家詩鈔小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127. 魯竹(2002)。《樂府補題》與浙西六家的詠物詞─兼論浙西詞派的形成。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64-65。
  128. 錢儀吉纂(1993)。碑傳集。北京:中華書局。
  129. 錢謙益(1985)。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0. 錢謙益、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1996)。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1. 謝正光(1999)。清初的遺民與貳臣─顧炎武、孫承澤、朱彝尊交遊考論。漢學研究,17(2),31-60。
  132. 魏禧(2003)。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33. 蘇循波(2013)。清修《明史》與政治合法性的建構。求索,2013(3),67-70。
  134. 顧炎武(1984)。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