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五行原論與原物理

并列篇名

The Nature of the Primitive Five Phases and the Original Physics

作者

楊儒賓(YANG Rur-bin)

关键词

五行 ; 原物理 ; 物之想像 ; 聖顯 ; 力顯 ; 言-氣-志主體 ; Five Phases ; Original Physics ; material imagination ; hierophany ; kratophany ; the subject of language-zhi-intention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9期(2016 / 09 / 01)

页次

83 - 1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五行」是中國思想的核心概念,它在後世主要的影響有三:一是《尚書.洪範》建立的秩序化世間的統合型之道之概念;一是鄒衍建立的五行相生之歷史體系;另一是以蕭吉《五行大義》代表的另類知識論模式。本文則從耶律亞德(M. Eliade)的聖顯(hierophany)與巴舍拉(G. Bachelard)的「物之想像」(material imagination)入手,探討一種宗教現象學意義的「原初」的概念。原初的五行顯示五行之為物原本即有既聖且物的模型性質,此性質既是「外界」的物象,也是「內在」的心象,其性格有如「原型」的地位。原型的心象綰合了精神的意念與語言意象間的連結,初民透過了此物之想像賦予人的行為一種本體論的肯定作用,其敘述因而都可視為聖(道)在時間系列中不斷地湧現。前賢的道德語句常混用自然意象,並非源於自然主義的謬誤,而是跨越心物分隔的原初的世界之肯定,五行論是原生的物理學。

英文摘要

The "Five Phases"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in Chinese history. First,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assics, and particularly the "Hong fan" chapter of Shang shu, where the Five Phases reestablished the confused world with a humanistic order. Second, it built the framework of a kind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at is, the various cycling of the Five Phases. The cycle model adumbrated the inevitable rise and fall of dynasties. Third, it was taken to be a cognitive model shaping the framework of Chinese epistemology, as reflected in Xiao Ji's The Greater Significance of the Five Phases (Wuxing dayi). This article uses the theory of hierophany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luminous). Hierophany and kratophany are the key term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rcea Eliade. According to Eliade's theories, the primitive Five Phases penetrated by the Power of the Sacred are full of the elements of the sacred, combining the almighty and an existential atmosphere. In essence, the Primitive Five Phases transform empirical nature into meaningful nature. This article further applies the concepts of material imagination of Gaston Bachelard and the archetype of C. G. Jung to the hypothesis of Five Phases. All elements of the Five Phases exist in the outer world, as well a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pression of inner ideas. The Five Phases as archetypical images combine and transform the physical images with spiritual feeling. Many images of water, tree, fire, earth, and metal appeared frequently in the canons of Daoist philosophers and of Confucian scholars. Five Phases notation is not the consequence of confused thinking, but a reasonable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psych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遠澤(2015)。從洪堡特語言哲學傳統論在漢語中的漢字思維。漢學研究,33(2),7-47。
    連結:
  2. (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 (1973)。王國維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4. (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克里斯多夫.孟柯 (Christoph Menke) 著,何乏筆、劉滄龍譯:《力—美學人類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未刊稿。
  6. (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 (1971)。原刻景印叢書菁華。臺北:藝文印書館。
  8. Eliade, M.,Sheed, Rosemary(Trans.)(1974).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9. Lakoff, George,Johnson, Mark(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Otto, R.,Bracey, B. L.(Trans.),Payne, R. C.(Trans.)(1957).Mysticism East and Wes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Mysticism.New York:Meridian Books.
  11. 丁福保編纂(1982)。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12. 大安出版社編輯部編(1999)。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13. 王先謙、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4. 王夢鷗(1966)。鄒衍遺書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加斯東.巴謝拉、龔卓軍譯、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16. 卡西勒、劉述先譯(1959)。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17. 司馬遷(1996)。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8. 平岡武夫(1983)。經書の成立:天下的世界觀。東京:創文社。
  19.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20. 列維.布留爾、丁由譯(1981)。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21. 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22. 牟宗三(1975)。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3. 米德、胡榮譯、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24. 艾思奇(1957)。辯證唯物主義講課提綱。北京:人民出版社。
  25. 余舜德編(2015)。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6. 李約瑟、陳維綸譯(1971)。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國科技思想史(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李學勤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28. 李學勤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29. 李學勤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30. 李學勤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31. 李鏡池(1991)。《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
  32. 阮籍、陳伯君校注(1987)。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3. 屈萬里(1984)。屈萬里先生文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4. 洪堡特、姚小平譯注(2011)。洪堡特語言哲學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35. 耶律亞德、楊儒賓譯(2000)。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6. 胡厚宣(1989)。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37. 唐君毅(1965)。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
  38. 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馬承源編(2008)。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馬賽爾、陸達誠譯(1983)。是與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1. 涂爾幹、莫斯、汲喆譯(2000)。原始分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2. 梁啟超(1999)。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43. 許維遹、梁運華整理(2009)。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44. 陳鼓應(1995)。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5. 博藍尼、浦洛施、彭淮棟譯(1984)。意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6. 楊儒賓(2003)。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7. 楊儒賓(2005)。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22,215-250。
  48. 楊儒賓(2015)。「漢字與思維」專輯導言。漢學研究,33(2),1-6。
  49. 楊儒賓(2016)。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0. 雷可夫、詹森、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1. 劉文典、馮逸點校、喬華點校(1989)。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52. 劉國忠(1999)。五行大義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53. 劉殿爵(1994).The Lu-shih Ch'un-ch'iu 呂氏春秋 and Tsou Yen's 鄒衍 Theory of the Five Rotatory Ascendants(Wu Hsing 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85-119.
  54. 黎翔鳳、梁運華整理(2004)。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55. 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56. 蕭吉、錢杭點校(2001)。五行大義。上海:上海書店。
  57. 謨爾、蔡坤鴻譯(1978)。倫理學原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8. 蘇以文(2005)。隱喻與認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9. 顧頡剛編(1982)。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楊儒賓(2017)。喚醒物學—北宋理學的另一面。漢學研究,35(2),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