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中井履軒《大學雜議》對朱子的評議視角及其經學意義的衡定
|
并列篇名
|
A Study of Nakai Riken's Appraisal of Zhu Xi's Daxue zhangju
|
作者
|
林保全(LIN Bao-quan)
|
关键词
|
中井積德 ; 《大學雜議》 ; 朱熹 ; 《大學章句》 ; 東亞儒學 ; Nakai Riken ; Daigaku zaggi ; Zhu Xi ; Daxue zhangju ;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
期刊名称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59期(2021 / 09 / 01)
|
页次
|
71
-
10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論文旨在藉由日本江戶時期懷德堂中井履軒的《大學雜議》,觀察履軒採取何種視角來評議朱子的經學。雖然履軒的《大學雜議》是以朱子的《大學章句》作為底本,但由於履軒堅信《大學》與其他三書的經典地位不能等同而語,因而極力貶抑《大學》的價值,使得朱子所構築的四書體系受到履軒的質疑。再者,履軒與朱子對於《大學》經解的歧異也不少,藉由本文的分析,最主要的根本原因來自於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對《大學》所扮演的型態與功能上的認知有異;第二個層面則是對《大學》文本中幾個重要觀念理解上的歧異。文末則試圖藉由上述的梳理與分析,再重新針對履軒《大學雜議》的經學史意義予以衡定。
|
英文摘要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Nakai Riken's appraisal of Zhu Xi's Daxue zhangju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Learning) by reference to the former's Daigaku zaggi (Commentary on the Great Learning). Nakai Riken was a Japanese scholar from the Kaitokudō Academy in the Edo period. Although Nakai's Daigaku zaggi was based on Zhu's Daxue zhangju,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the Great Learning diverged sharp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the root cause of their differences was twofold. First, the two scholars differed widely in their assessments of the Great Learning's form and function. Second, they understood several key concepts found in the Great Learning differently.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these results to reposition Nakai's Daigaku zaggi in intellectual histor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張崑將(2001)。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臺大歷史學報,27,83-124。
連結:
-
(2001).十三經注疏附挍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
テツオ.ナジタ、子安宣邦譯(1992)。懷德堂:18 世紀日本の「德」の諸相。東京:岩波書店。
-
三村崑山:〈履軒先生墓誌銘〉,收入關儀一部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學庸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3 年。
-
久米裕子(2006)。中井履軒の《論語》注釋方法に關する一考察:《論語逢原》〈學而篇〉を中心に。中國學の十字路:加地伸行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
-
大阪大學懷德堂文庫復刻刊行會監修(1994)。中庸雕題。東京:吉川弘文館。
-
子安宣邦(1998)。江戶思想史講義。東京:岩波書店。
-
山下龍二(1974)。大學.中庸。東京:集英社。
-
中井天生:〈水哉館遺編目錄〉,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學庸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3 年。
-
中井履軒:《孟子逢原》,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貳,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8 年。
-
中井履軒:《大學雜議》,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學庸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3 年。
-
水野圭子(2015)。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加地伸行(1980)。中井竹山.中井履軒。東京:明德出版社。
-
田世民(2018)。批判性繼承朱子學的《論語》解釋論中井履軒《論語逢原》對朱子《集註》之批判與評論的意義。日本江戶時代《論語》學之研究,臺北:
-
伊藤仁齋:《大學定本》,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學庸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刑行會,1923 年。
-
寺門日出男(2006)。中井履軒《論語逢原》の特徵について。中國學の十字路:加地伸行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
-
早野小石:〈履軒先生行狀〉,收入關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學庸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刑行會,1923 年。
-
朱熹(201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池田光子(2002)。中井履軒《孟子逢原》の王道觀。待兼山論叢(哲學篇),36,35-49。
-
西村時彥:《懷德堂考》,大阪:懷德堂記念會,1925 年。
-
武內義雄(1979)。武內義雄全集。東京:角川書店。
-
狩野直喜,鍋島亞朱華(譯)(2001)。履軒先生之經學。經學研究論叢,臺北:
-
紀昀(1997).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
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張文朝(2014).江戶時代經學者傳略及其著作.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
張亨(2014).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清水正之,田世民(譯)(2018).日本思想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許慎,段玉裁(注)(1998).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
陳逢源(2013).「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
-
陶德民(1994)。懷德堂朱子學の研究。吹田:大阪大學出版會。
-
湯淺邦弘編(2007)。懷德堂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
湯淺邦弘編(2009)。中井履軒《大學雜議》の思想史的位置。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46,1-38。
-
黃俊傑(2006).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黃俊傑(2017).東亞儒家仁學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黃俊傑(2006).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黃進興(1994).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
源了圓編(1988)。江戶の儒學:『大學』受容の歷史。京都:思文閣。
-
遠山敦(1999)。中井履軒『中庸逢原』の一特質—中和と中庸をめぐって。論集,9,139-154。
-
遠山敦(2001)。中井履軒『中庸逢原』の誠をめぐって。人文論叢,18,17-32。
-
歐陽修,李逸安(點校)(2001).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
藤本雅彥(1985)。中井履軒の中庸解釋の特質。日本思想史學,17,30-40。
-
藤居岳人(2006)。中井履軒の性善說:《論語逢原》に見える「習」、「蔽」の語を中心に。懷德,74,20-41。
-
藤居岳人(2005)。中井履軒撰《論語逢原》に見える聖人觀。懷德堂センター報,3-16。
-
藤居岳人(2005)。「中井履軒の性論と氣稟論と:《論語逢原》を中心に。懷德,73,2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