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李國祈(1997)。譚嗣同的兩性認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5,3-16。
連結:
-
陳堅(2003)。不應既識西來意,一笑惟拈富貴花─譚嗣同的佛化人生及其佛學思想。華梵人文學報,1,295-334。
連結:
-
陳祥美、丁興祥(1998)。人際際遇與生命夢想的形成與發展:以梁啟超的心理傳記學研究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10,15-28。
連結:
-
譚瀏陽先生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
(1962)。譚瀏陽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
《東海褰冥氏二十以前舊學四種》,清光緒丁酉二十三年金陵刊本。
-
(1984).An Exposition of Benevolence: The Jen-hsüeh of T'an Ssu-t'ung.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戊戌六君子遺集》,張元濟輯,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年。
-
《譚嗣同書簡》,歐陽予倩編,上海:文化供應社,1948 年。
-
福島 俊翁:〈譚嗣同の仁學に就いて(1)〉,《襌學研究》第41期,1948 年11月,頁23-30。
-
(1977)。譚嗣同全集。臺北:華世出版社。
-
Chan, Sin-Wai(1985).Buddhism in Late Ching Political Thought.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Chan, Sin-Wai(1980).T'an Ssu-t'ung: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Chan、 Sin-wai(1977).SOAS=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
Chang, Hao(1987).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Fogel, Joshua A.(ed.),Zarrow, Peter G.(ed.)(1997).Imagining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1890-1920.New York:M. E. Sharpe.
-
Kwong, Luke S. K.(1996).T'an Ssu-t'ung, 1865-1898: Life and Thought of a Reformer.New York:E. J. Brill.
-
Shäfer, Ingo(2002).Tan Sitong (1865-1898): Jenseits vom Reich der Mitte. Positionen des politischen und philoso phischen Diskurses der späten Qing-Zeit.Habil.-Schrift.
-
Shin, Tim Sung Wook(198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柏克來大學.
-
Wile, Douglas David(1972).T'an Ssu-T'ung: His Life and Major Work, the Jen Hsueh.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Xiao、 Xiaosui(1992).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小林武(1987)。譚嗣同における〈人〉と〈我〉の意識─清末の任俠(2)。京都産業大學論集,16(4),56-89。
-
小林武(1975)。清末變法派の行動と存在の原理─康有爲、譚嗣同について─。日本中國學會報,27,172-187。
-
小野川秀美(1957)。譚嗣同の變革論─その形成過程。東方學報,27
-
小野川秀美、李永熾譯(1969)。譚嗣同的變革論。大陸雜誌,38(10)
-
孔祥吉(1994)。譚嗣同「獄中題壁」詩刑部傳鈔本之發現及其意義。漢學研究,21(1),241-250。
-
王爾敏(1995)。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王樾(1993)。會通與轉化─譚嗣同宗教觀之分析。淡江史學,5,233-244。
-
史華慈、周陽山編、楊肅獻編(1980)。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
安慶安(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
-
池上貞一譯(1998)。思緯氤氳臺の手紙:貝元徴に答える(譚嗣同):その(1)。愛知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紀要,100,277-301。
-
竹内弘子(1998)。譚嗣同─「萬物一體の仁」の思想。近代中國の思索者たち,東京:
-
竹内弘子(1995)。中國の儒敎的近代化論。東京:研文。
-
竹内弘行(1984)。譚嗣同「仁學」と清末の仁思想。東方學,68,91-105。
-
西順藏譯注、坂元弘子譯注(1989)。仁學:清末の社會變革論。東京:岩波書店。
-
何保中(1995)。「仁」與「道通為一」─論譚嗣同「以太」與莊子「氣」間之差異。瀏陽算學社創建100 周年暨譚嗣同先生誕辰130 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何保中(1995)。孔子成仁之道與譚嗣同詮「仁」方式的商榷。譚嗣同先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佐藤慎一編(1998)。近代中國の思索者たち。東京:大修館書店。
-
余英時(1994)。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遠東出版社。
-
宋哲(1959)。譚嗣同的政治思想。政治評論,2(10)
-
李喜所(1987)。譚嗣同與自然科學。中國文化研究集刊,5,339-349。
-
李惠京(1998)。譚嗣同の「仁學」:批判哲學としての破壞と建設の役割について。東方學,93,110-123。
-
李毓澍編(1968)。湘報類纂。臺北:大通書局。
-
李增(1996)。譚嗣同之仁通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149-173。
-
杉山文彦(1979)。譚嗣同と王朝的世界觀。一橋論叢,54(3),81。
-
汪榮祖(2000)。譚嗣同中詩透露的戊戌史事。歷史月刊,154,28-31。
-
阮忠仁(1997)。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格義─以譚嗣同《仁學》中的佛學為例。嘉義師院學報,11,363-390。
-
周玉蕙(2002)。譚嗣同思想與現代心靈省思和重建。致理學報,15,317-342。
-
周行之(1998)。譚嗣同的「仁學」與佛學。第三屆儒佛會通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周志文(1992)。崇奢黜儉─論譚嗣同與章炳麟的一個經濟觀點。淡江學報,31,13-20。
-
林俊宏(1995)。譚嗣同「仁學」思想的政治社會分析(上)。孔孟月刊,34(4),37-46。
-
林俊宏(1995)。譚嗣同「仁學」思想的政治社會分析(下)。孔孟月刊,34(5),43-48。
-
林啟彥(1998)。戊戌時期維新派的大同思想。思與言,36(1),39-70。
-
林景蘇(2002)。譚嗣同兩性平等觀之研究。文藻學報,16,263-280。
-
林載爵(197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
林慶元(2001)。譚嗣同對中西學的匯通(上)。孔孟月刊,39(10),26-34。
-
林慶元(2001)。譚嗣同對中西學的匯通(下)。孔孟月刊,39(11),32-38。
-
武田秀夫(1971)。大阪,大阪大學文學部人文學科中國哲學專修。
-
牧角悅子(1985)。譚嗣同「仁學」における“エーテル説”─冿田真道「性理論」のそれと比較して。九州中國學會報,25,59-76。
-
近藤邦康、丁曉強譯、單冠初譯、姜英明譯(1988)。救亡與傳統:五四思想形成之內在邏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邱榮舉(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
金谷治編(1983)。中國における人間性の探究。東京:創文社。
-
唐才常編、熊希齡編(1966)。湘學新報。臺北:華聯出版社。
-
荒井利明(2002)。中國反逆者列傳。東京:平凡社。
-
袁信愛(1997)。仁學與心靈自覺。海峽兩岸譚嗣同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高柏園(1995)。譚嗣同《仁學》的理論內容與思想性格。鵝湖,21(5),12-26。
-
張定成(2001)。一代奇才譚嗣同先生其人其學。湖南文獻,29(3),29-33。
-
張家珍(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張灝(1988)。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張灝、周陽山編、楊肅獻編(1980)。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
張灝、高力克譯、王躍譯(1988)。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莊光茂樹(1985)。譚嗣同について─「新文體」と「詩界革命」。研究紀要,1,1-18。
-
郭爵源(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陳乃乾(1973)。譚瀏陽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
-
陳善偉(1992)。晚清佛學與政治。當代,77,140-145。
-
陳善偉(1984)。八十年來的譚嗣同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5
-
陳善偉(1979)。譚嗣同《仁學》中之主要概念與佛教思想的關係。新亞學術集刊,2,179-203。
-
陳善偉(1988)。唐才常與譚嗣同的交誼與事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391-406。
-
陳福濱(1998)。「仁學」中的教育哲學思想。哲學與文化,25(11),1008-1017+1094。
-
陳福濱(1997)。《仁學》中社會倫理與政治思想的歷史反思。海峽兩岸譚嗣同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雀香順(1993)。晚清譚嗣同教育改革思想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6,255-286。
-
麻天祥(1992)。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
-
曾春海(1997)。從譚嗣同的仁學展望理想的父教。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4,143-157。
-
曾琦雲(1995)。譚嗣同與佛教。內明,280,33-36。
-
湯志鈞校注、湯仁澤校注(1998)。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賀廣如(2000)。論譚嗣同的變法與復古。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2,137-175。
-
黃彰健(1995)。論譚嗣同獄中詩─與孔祥吉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1995(2),54-64。
-
楊一峰(1958)。譚嗣同。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
楊廷福(1972)。譚嗣同年譜。香港:崇文書店。
-
葉海煙(1998)。譚嗣同「仁學」的人學意義。東吳哲學學報,3,15-28。
-
賈維(1997)。劉人熙與譚嗣同─譚嗣同早期思想演變初探。海峽兩岸譚嗣同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鄔昆如(1999)。仁學百年─譚嗣同仁學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香港:
-
鄔昆如(2001)。易經「通」概念之研究─從譚嗣同《仁學》思路出發。第十六屆國際易學大會,臺北:
-
鄔昆如(1994)。譚嗣同哲學體系與淵源問題。湖南文獻,22(4),38-43。
-
鄔昆如(1998)。仁、愛、慈悲─譚嗣同儒、佛、耶宗教情操之探討。第三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臺北:
-
趙世瑋(2002)。論晚清「以太」說的建構與作用。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
-
劉敬東(1997)。論譚嗣同的哲學理念及悲劇性格。人文雜誌,1997(6),97-101。
-
鄭志明(2000)。譚嗣同的宗教觀。鵝湖,26(2),1-13。
-
黎建球(1994)。仁的認知與實踐。譚嗣同學術研討會,臺北:
-
蕭人英(197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謝貴文(1999)。試論晚清「超越意識」之思想來歷及表現內涵。中山中文學刊,5,51-63。
-
謝貴文(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中文研究所。
-
魏元珪(1998)。譚嗣同對儒佛會通之見解。第三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臺北:
-
魏德東(1999)。論譚嗣同的成仁理念。哲學與文化,26(8),760-765+790。
-
鄺芷人(1998)。讀譚嗣同的「人我通」而有感於時政。仁學百年─譚嗣同仁學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臺北:
-
羅光(1981)。譚嗣同的哲學思想。輔仁大學哲學論集,14
-
藤谷浩悅(1986)。譚嗣同の「訣別書」。辛亥革命研究,6,75-78。
-
譚訓聰(1980)。清譚復生先生嗣同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坂元弘子(1985)。譚嗣同的《仁學》和烏特亨利的《治心病法》。中國哲學,13,264-275。
-
坂元弘子、方淳譯(1999)。譚嗣同思想與民族認同、性別意識。譚嗣同與戊戌維新,長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