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列子‧楊朱篇》析論

DOI

10.30103/NICLP.201112.0002

作者

周大興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21卷4期(2011 / 12 / 01)

页次

19 - 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山口義男(1976)。列子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2. 王博(1999)。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3. 石元康(1995)。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 任繼愈編(1998)。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
  5. 朱熹(2005)。孟子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6.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林火旺(1999)。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8. 林義正(1999)。論列子之「虛」。臺大哲學論評,22,105-136。
  9. 林麗真(1997)。列子研究之動向。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臺北:
  10. 胡適(1986)。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2. 徐復觀(1984)。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殷翔、郭全芝注(1986)。嵇康集注。合肥:黃山書社。
  14. 馬達(2000)。列子真偽考辨。北京:北京出版社。
  15. 張東蓀(1972)。道德哲學。臺北:廬山出版社。
  16. 莊萬壽(1989)。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17. 許抗生(1989)。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8. 郭象注、郭慶藩、王孝魚點校(1995)。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9. 馮友蘭(1992)。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20. 馮友蘭(1984)。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21. 楊伯峻(1987)。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22. 葛瑞漢、張海晏譯(2003)。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3. 鄭良樹(2000)。《列子》真偽考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4)
  24. 蕭公權(1985)。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25. 蕭登福(2009)。列子古注今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6. 嚴捷、嚴北溟(1987)。列子譯注。臺北:仰哲出版社。
  27. 嚴靈峰編輯(1994)。列子辯誣及其中心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8. 嚴靈峰編輯(1971)。列子辨偽。臺北:藝文印書館。
  29. 顧實(1971)。楊朱哲學。臺北: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周大興(2014)。《列子‧天瑞篇》的有生有化、不生不化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3),93-116。
  2. (2020)。析論《列子》中幻化之實踐面及其學理。揭諦: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學報,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