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治與晚清翻譯小說的譯者意識:以菊池幽芳與包天笑為例

DOI

10.30103/NICLP.201203.0002

作者

陳宏淑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22卷1期(2012 / 03 / 01)

页次

3 - 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偉(2009)。談影小集─中國現代影壇的塵封一隅。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連結:
  2. 陳宏淑(2012)。身世之謎:《苦兒流浪記》翻譯始末。編譯論叢,5(1),165-188。
    連結:
  3. 陳宏淑(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連結:
  4. 水戸市立圖書館:〈菊池幽芳について〉(2006年),網址:http://www.library-mito.jp/contents/kityou/index05.html,檢索日期:2012年3月1日。
  5. 潘少瑜:〈重譯的現代性:英國維多利亞小說的東亞旅程〉,《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00年度邁向頂尖大學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2011年),頁208-209,網址:http://liberal.ntu.edu.tw/file/TOP100.pdf,檢索日期:2012年3月1日。
  6. 作者不詳,菊池幽芳(菊池清)譯:《新聞賣子》(東京:駸々堂,1900年)。
  7. Bertha M. Clay著,末松謙澄譯:《谷間の姫百合》(東京:余港堂,1890年)。
  8. Bertha M. Clay著,菊池幽芳(菊池清)譯:《乳姉妺》(東京:春陽堂,1904年),頁1。
  9. 菊池幽芳《幽芳集》(東京:至誠堂書店,1915年)。
  10. Hector Malot 著,五來素川譯:《まだ見ぬ親》(東京:同文館,1903年),頁13、70。
  11. 杉谷代水:〈緒言〉,《學童日誌》(東京:富山房,1902/1938年),頁1-3。
  12. Hector Malot 著,菊池幽芳譯:《家なき兒》(東京:春陽堂,1912年),頁1、2、4、8、14、29、37、38、53、58、61、66、84、85、127、128、207、370-371。
  13. Malot, Hector.Sans Famille.
  14. Susan, Bassnett(1993).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Oxford:Blackwell.
  15. Venuti, Lawrence(ed.)(2004).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Routledge.
  16. 孔慧怡(2000)。還以背景,還以公道。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
  17. 包天笑(1990)。釧影樓回憶錄。臺北:龍文出版社。
  18. 何楓琪(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 吳其堯(2003)。包天笑在清末民初的翻譯及其與創作的互動關係。外語與翻譯,2003(3),14-22。
  20. 杜慧敏(2007)。晚清主要小說期刊譯作研究(1901-1911)。上海:上海書店。
  21. 姜小淩(2005)。明治與晚清小說轉譯中的文化反思─從《新聞賣子》(菊池幽芳)到《電術奇談》(吳趼人)。文化研究,桂林:
  22. 姜思鑠(2007)。包天笑編輯活動側影。中國編輯,2007(3),86-89。
  23. 張建青、王海軍(2009)。翻譯也為稻糧謀─以包天笑為例從經濟角度談晚清翻譯。新西部,2009(10),129-130。
  24. 郭延禮(2005)。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5. 郭延禮(2000)。中國近代翻譯文學史的分期及其主要特點。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
  26. 陳平原(2006)。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陳德鴻編、張南峰編(2000)。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8. 堀啓子(2006)。翻案としての戰略:菊池幽芳の「乳姉妺」をめぐって。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86,57-67+152。
  29. 單德興(2009)。翻譯與脈絡。臺北:書林出版社。
  30. 焦福民(2006)。近代早期文學翻譯探勝─以包天笑為例。廈門教育學院學報,8(1),26-28。
  31. 黑岩比佐子(2009)。明治のお孃さま。東京:株式?社角川學芸。
  32. 愛克脫‧麥羅、天笑生譯(1978)。苦兒流浪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 熊月之(2000)。晚清社會對西學的認知程度。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
  34. 鄧如婷(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5. 韓一宇(2008)。清末民初漢譯法國文學研究:1897-191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6. 聶淳(2008)。包天笑與中國近、現代報刊業。新世紀圖書館,2008(1),95-98。
  37. 欒梅健(1999)。通俗文學之王包天笑。上海:上海書店。
  38. 欒梅健(1994)。現代通俗文學無冕之王包天笑。南京:南京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宏淑(2013)。包天笑與民初「教育小說」概念的建構─以「日文中譯」為視角的考察。翻譯學研究集刊,16,1-15。
  2. 何嘉俊(2021)。論晚清科學小說《新法螺》的「跨語際實踐」。清華中文學報,25,287-330。
  3. 許俊雅(2013)。日治時期台灣報刊小說的改寫現象及其敘述策略。臺灣文學學報,23,1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