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翟志成(2004)。被弟子超越之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219-257。
連結:
-
劉紀曜(2009)。胡適的實驗主義與歷史理念。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1,191-232。
連結:
-
Makeham, John(ed.)(2012).Learning to Emulate the Wise: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Mou, Bo(Edited)(2009).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New York:Routledge.
-
Nakajima, Takahiro(2011).Practicing Philosoph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Tokyo:UTCP.
-
丁為祥(2012)。學術性格與思想譜系─朱子的哲學視野及其歷史影響的發生學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
-
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編(2000)。20 世紀末的文化審視。上海:學林出版社。
-
中島隆博(2010)。解構與重建─中國哲學的可能性。東京:UTCP。
-
王邦雄(2005)。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
-
本傑明‧史華慈、王中江編(2009)。思想的跨度與張力─中國思想史論集,鄭州:
-
成中英(2012)。近三十年中國哲學的發展與中國哲學智慧的挑戰。儒家文化研究,北京:
-
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牟宗三(2003)。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牟宗三(2003)。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牟宗三(2003)。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余英時(2004)。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余英時(1999)。學術思想史的創建及流變:從胡適與傅斯年說起。古今論衡,3,67-75。
-
周質平(1991)。胡適與馮友蘭。漢學研究,9(2),151-182。
-
林毓生(1987)。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
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社會思想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金春峰(1998)。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柯普斯登、傅佩榮譯(1997)。西洋哲學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
胡適(1997)。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胡適、歐陽哲生編(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唐君毅(1981)。略論作中國哲學史應持之態度及其分期。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
-
馬愷之(2010)。歷史性、哲學與現代性的命運: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與列奧 ‧ 施特勞斯。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香港:
-
康樂編、彭明輝編(2005)。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張汝倫(2004)。中國哲學的自主與自覺─論重寫中國哲學史。中國社會科學,2004(5),84-91。
-
張燦輝(2003)。勞思光先生早期思想中的自我問題。無涯理境─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香港:
-
梁啟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
梁漱溟(2004)。東西方哲學及其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
郭齊勇(2006)。中國哲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郭齊勇(2011)。中華人文精神的重建:以中國哲學為中心的思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陳啟雲(2001)。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勞思光(1993)。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勞思光(2001)。思光人物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勞思光(1996)。思辯錄─思光近作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勞思光(2001)。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勞思光(1987)。書簡與雜記。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
勞思光(2001)。康德知識論要義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勞思光(2003)。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馮友蘭(2001)。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馮友蘭(2001)。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馮友蘭(2000)。中國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馮友蘭(2000)。中國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馮友蘭(1999)。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
楊貞德(2012)。轉向自我: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上的個人。北京:三聯書店。
-
翟志成(2004)。師不必賢於弟子─論胡適和馮友蘭的兩本中國哲學史。新史學,15(3),101-145。
-
劉述先(1992)。生命情調的抉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鄭家棟編、陳鵬編(2002)。解析馮友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蕭振聲(2011)。論馮友蘭、張岱年、勞思光三家的哲學史觀。當代儒學研究,11,149-187。
-
羅志田(2009)。裂變中的傳承─ 20 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
-
羅素、何兆武譯、李約瑟譯(1963)。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
關子尹(2009)。西方哲學史撰作中的分期與標名問題。語默無常:尋找定向中的哲學反思,北京:
-
顧紅亮(2013)。三種中國哲學史概念。江海學刊,2013(4),6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