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洪淑苓(2008)。孟姜女故事形塑的女性文化及其在歌仔冊文本的呈現。東海中文學報,20,55-88。
連結:
-
(1987)。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楊廷耀:〈序〉,〔清〕高拱乾:《臺灣府志》(康熙刻本),頁1-3。
-
(1993)。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
于向東(2008)。話本插圖的淵源。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5),34-39。
-
王順隆(1997)。從七種全本《孟姜女》的語詞、文體看「歌仔冊」的進化過程。臺灣文獻,48(2),165-186。
-
王順隆(2002)。歌仔冊的押韻形式及平仄問題。民俗曲藝,136,206-207。
-
印鸞章(1987)。清鑒綱目。長沙:嶽麓書社。
-
向達(2007)。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
姚榮松(2010)。臺灣閩南語歌仔冊鄉土題材之押韻與用字分析。臺灣學誌,創刊號,143-180。
-
孫康宜編、宇文所安編、劉倩譯(2013)。劍橋中國文學史(下)。北京:三聯書店。
-
徐忠明(2012)。索象於圖:明代聽審插圖的文化解讀。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5),7-9。
-
梅維恆、王邦維譯(2000)。繪畫與表演─中國的看圖講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陳少廷編(1978)。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劉甯顏纂、黃洲泉編纂(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劉曉春(2007)。從維柯、盧梭到赫爾德─民俗學浪漫主義的根源。民俗研究,2007(3),57-61。
-
蔡起賢編(1989)。潮汕風采文叢。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
-
鄭振鐸(2006)。中國古代木刻畫史略。上海:上海書店。
-
龍彼得(1995)。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
譚達先(2003)。論港、澳、臺民間文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顧頡剛、鍾敬文(1983)。孟姜女故事論文集。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