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王萬象(2009)。宇文所安的唐詩詮釋初探。聯大學報,6(1),143-169。
連結:
-
王達甫(2014)。晚清女性的追憶與傳世認同建構─以曾紀芬自述年譜為主要考察。暨南史學,17,165-209。
連結:
-
李文鈺(2011)。流逝與尋回─試論韋莊〈菩薩蠻〉五首中的春意象。漢學研究,29(1),35-59。
連結:
-
李嘉瑜(2014)。理想化的完美山水─臺灣古典詩中的基隆八景(1895-1945)。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8,109-110。
連結:
-
汪詩珮(2014)。感官記憶與傷逝書寫《東京夢華錄》中的飲食與遊藝。中國飲食文化,101,105-157。
連結:
-
祁立峰(2015)。國境之西─論南朝作家鮑照、謝朓與蕭繹的荊州書寫。漢學研究,333,65-96。
連結:
-
祁立峰(2017)。俗化的美學─六朝士人的俚俗傾向及其文學表現。淡江中文學報,36,1-36。
連結:
-
祁立峰(2016)。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像。清華中文學報,15,105-137。
連結:
-
祁立峰(2012)。論南朝「詠物題材」詩賦的文化脈絡─以「梧桐」、「舞馬」與「燭」為例。興大中文學報,32,51-74。
連結:
-
范宜如(2013)。謝肇淛《五雜俎》中的物質書寫與地域視野。中正漢學研究,22,180。
連結:
-
徐國能(2015)。許渾詩和「許渾體」考論。中國學術年刊,37,1-38。
連結:
-
徐國能(2009)。杜甫詩歌理論初探。語文學報,15,1-32。
連結:
-
徐國能(2015)。張性《杜律演義》研究。東吳中文學報,29,65-92。
連結:
-
徐國能(2008)。錢鍾書杜詩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15,93-114。
連結:
-
徐國能(2013)。方回《瀛奎律髓》杜甫七律選評析辨。東海中文學報,26,28-62。
連結:
-
黃奕珍(2016)。以追憶肯認現時─論陸游追憶遠遊詩歌的自傳意涵。清華中文學報,15,139-160。
連結:
-
鍾曉峰(2012)。詩領域的自覺:晚唐的「詩人」論述。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4,49-83。
連結:
-
鍾曉峰(2015)。文化意象與自我形象論陸游的騎驢詩。清華學報,453,415-55。
連結:
-
Chang, Kang-i Sun(ed.),Owen, Stephen(ed.)(2010).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Owen, Stephen(2006).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尹青青(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杭州,浙江工業大學。
-
王美惠(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王國瓔(2010)。評Stephen Owen, 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 (827-860)。漢學研究,28(2),397-402。
-
王堯編、季進編(2011)。下江南─蘇州大學海外漢學演講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王斌(2012)。異域視野中的晚唐詩壇─評宇文所安的唐詩史新著《晚唐》。中國詩歌研究動態,2012(2),374-378。
-
王敬婷(201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
王震(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重慶,西南大學。
-
代迅(2010)。異域中國文論西化的兩種途徑─世界主義文論話語探究。江西社會科學,2010(6),90-98。
-
宇文所安、王柏華譯、陶慶梅譯(2003)。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
宇文所安、田欣欣譯(2004)。韓愈和孟郊的詩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活著為了著書,著書為了活著」:司馬遷的工程。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
-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詩經》中的繁殖與再生。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
-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把過去國有化:全球主義、國家和傳統文化的命運。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
-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自殘與身份:上古中國對內在自我的呈現。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
-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敘事的內趨力。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
-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自序。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
-
宇文所安、陳小亮譯(2013)。中國傳統詩歌與詩學:世界的徵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宇文所安、陳引馳譯、陳磊譯(2007)。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宇文所安、程章燦譯(2003)。迷樓:詩與欲望的迷宮。北京:三聯書店。
-
宇文所安、賈晉華譯(2004)。盛唐詩。北京:三聯書店。
-
宇文所安、賈晉華譯(2004)。初唐詩。北京:三聯書店。
-
宇文所安、鄭學勤譯(2006)。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余真(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呂正惠(1985)。史提芬‧歐文的《盛唐詩》。國文天地,5,75。
-
呂怡靜(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李佳、曲景毅(2011)。評Kang-i Sun Chang and Stephen Owen,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劍橋中國文學史》)。漢學研究,29(2),337-344。
-
李欣倫(2006)。透明還是朦朧?─宇文所安〈透明度:解讀唐代抒情詩〉之初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11,30-41。
-
李貞慧編(2016)。中國敘事學:歷史敘事詩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房性宏(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林郁迢(2015)。《史記三家注》對項羽形象的轉化與虞姬形象的深化。先秦兩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283-302。
-
林淇瀁、趙文豪(2017)。記憶與歸屬:渡也地誌詩的地方感。當代詩學,11,171-204。
-
胡艷惠(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
徐國能(2009)。清代詩論與杜詩批評:以神韻、格調、肌理、性靈為論述中心。臺北:里仁出版社。
-
袁偉軍(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廣州,暨南大學。
-
張玉龍(2009)。評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 by Stephen Owen。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5,189-202。
-
郭筱涵(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郭興昌(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陳𥴰如(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麥大偉(2007)。評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中國早期詩歌之形成》) by Stephen Owen。漢學研究通訊,26(3),54。
-
彭振利(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黃霈宸(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黃馨霈(201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蓋琦紓(2009)。傷逝、追憶與不朽─蘇軾、黃庭堅題跋文的時間意識。明道中文學報,2,89-104。
-
劉紹銘(1987)。以筏明法的新論:評「漢唐詩新論」。聯合文學,3(10),212-214。
-
蔡佩容(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
鄭淇丰(201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賴亭融(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謝丹邠(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
蘇芹(2015)。異域之眼: 論宇文所安在《桃花扇》中的求「真」。戲劇文學,2015(10),8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