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跨世紀十年從文化、心態、漂泊視角研究杜甫論文綜述

并列篇名

A Discussion of Theses on Du Fu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e, Mentality, and Wandering

作者

王立國(WANG Liguo)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2期(2018 / 06 / 01)

页次

121 - 1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于年湖(2003)。杜甫新樂府詩語言的文化批判功能。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3),57-60。
  2. 田耕宇(1999)。杜甫創作心態與杜詩沉鬱頓挫風格剖析。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5),111-116。
  3. 吳厚炎(2000)。雙璧輝映話沉浮─從李白杜甫詩文的「蘭蕙」看其文化品格。黔西南民族師專學報,2000(1),16-24。
  4. 吳新生(2000)。杜甫對儒家文化的繼承。杜甫研究學刊,2000(2),22-31。
  5. 李宇林(2003)。杜甫隴右詩的文化審視。天水師院學報,2003(6),59-63。
  6. 李良品(2002)。杜甫去蜀前後心態析。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77-80。
  7. 李貴(1997)。熱旱情境中的詩歌意象與詩人心態─論杜甫的苦熱詩。杜甫研究學刊,1997(1),38-44+55。
  8. 孟修祥(2001)。論屈原杜甫文化精神之承變。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3),46-51。
  9. 尚斌(2002)。渴望回歸與不可回歸:杜甫後期的主要心態。貴州社會科學,2002(3),84-86。
  10. 封野(2004)。論杜甫人生心態在華州棄官前後的改變。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57-60。
  11. 封野(2001)。論杜甫社會心態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演變。雲南社會科學,2001(6),86-90。
  12. 段海蓉(1999)。從〈秋興八首〉所表現的杜甫心態說開去。杜甫研究學刊,1999(2),13-17。
  13. 張志烈(1995)。濁醪有妙理─論杜甫與酒文化。杜甫研究學刊,1995(1),1-9。
  14. 張宗福、吳天德(2004)。唐代音樂文化與杜甫詩文的音樂內涵。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5),229-233。
  15. 張春麗(2001)。試論盛唐文化對杜甫的影響。河南社會科學,2001(2),95-96。
  16. 張梅(2002)。從個體生存關懷的角度看杜甫的漂泊─兼與謝桃坊先生商榷。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78-80。
  17. 莫礪鋒(2000)。論杜甫的文化意義。杜甫研究學刊,2000(4),11-18。
  18. 許外芳(1997)。進退失據的苦難靈魂─杜甫深層心態分析。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6),33-36。
  19. 許智銀(2004)。杜甫早期的遠遊及其心態。杜甫研究學刊,2004(2),19-23。
  20. 章起(1997)。〈雕賦〉與杜甫的爲官心態。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1),50-54。
  21. 傅紹良(2002)。論杜甫憂己傷物的泛靈心態。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24-27。
  22. 楊映紅(2002)。孤獨者的悲歌─杜甫漂泊西南時期孤獨心態探微。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2(1),23-25+33。
  23. 萬德凱(2000)。淺談杜甫對待民俗文化的幾種態度。漳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9-15。
  24. 趙海菱(2004)。從水意象看杜甫的文化心態模式。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129-132。
  25. 趙海菱(2004)。杜甫與兩漢循吏文化傳統。東嶽論叢,2004(4),144-148。
  26. 劉潔(2001)。杜甫的「真情」與李商隱的「傷情」─唐代詩人個性心態及對其詩歌的影響探析之三。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94-99+111。
  27. 劉曉光(2001)。杜甫晚年心態及詩歌創作考辨。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1(3),20-21。
  28. 謝建忠(2000)。論杜甫與史官文化。西南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4),103-107。
  29. 鍾晨音(2003)。杜甫「漂泊詩」的悲劇主題。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3(4),52-55。
  30. 韓櫻(2003)。試論杜甫詩中的「漂泊意象」。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