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陳延傑《詩序解》及其《詩》學觀探析

并列篇名

An Examination of Chen Yanjie's Shi xu jie and His Views on the Shijing

作者

車行健(CHE Hsing-chien)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2期(2018 / 06 / 01)

页次

41 - 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2015)。生命存在的通感與政教意識型態的寄託:中國古代文學「情志批評」的「反身性詮釋效用」。思與言,53(4)
    連結:
  2. 宋朱熹集、趙長征點校(2017)。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
  3. 宋陳振孫、徐小蠻點校、顧美華點校(2015)。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王衞民編校(2002)。吳梅全集‧日記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5. 汪辟疆(1988)。汪辟疆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林慶彰(2001)。陳延傑及其詩序解。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 林慶彰(2012)。民國初年的反詩序運動。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
  8. 夏傳才(2005)。二十世紀詩經學。北京:學苑出版社。
  9. 梁啟超(198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0. 陳文采(2007)。清末民初詩經學史論。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11. 陳延傑:〈冬月廿四日自武昌還金陵〉《晞陽詩》中,創作年代在1921 至1925 年間。
  12. 陳延傑:〈雨晴過田舍〉刊於《學衡》第14 期(1923 年),「文苑‧詩錄一」,頁1。
  13. 陳延傑:〈雪中溪行〉《晞陽詩》中,創作年代在1921 至1925 年間。
  14. 陳延傑(1998)。詩品注。北京:人民出版社。
  15. 陳延傑:〈敘〉,《詩序解》(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頁1b。頁1a。
  16. 陳延傑:《詩序解》,卷上,頁20b-21a。頁37b。頁1b。頁9a-b。
  17. 陳延傑(1967)。張籍詩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陳延傑:〈秋夕貧居書懷〉《晞陽詩》中,創作年代在1921 至1925 年間。
  19. 陳延傑:〈江行曉望赤壁山〉《晞陽詩》中,創作年代在1921 至1925 年間。
  20. 陳延傑:〈論以一部論語入詩〉,《斯文》,第2 卷第12 期(1942 年5 月),頁2。
  21. 陳延傑。一九二五年〈乙丑九月十八夜發板浦避兵,廿四日抵鹽城,越二日乘舟還金陵,中遭風覆舟,幾沉溺,衋然賦此〉,《晞陽詩》,家藏手鈔本。
  22. 陳延傑:〈大學國文教材應注重讀經〉,《高等教育季刊》第2 卷第3 期(1942 年9 月),頁74-78。
  23. 陳延傑。一九二四年〈甲子十月十三日自滁州避亂,乘土車行三十五里,是夕宿水口,翌日早發,行七十里,抵浦口,晚過江還家,作一首〉《晞陽詩》,家藏手鈔本。
  24. 陳延傑講,尤敦誼記錄:〈學詩之法〉,《國風》月刊第8 卷第5 期(1936 年),頁194-195。
  25. 陳延傑講,秀徵記錄:〈讀詩經的幾個方法〉,《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刊》第10 期(1934 年),頁9。
  26. 陳延傑講,彭鐸筆記整理,〈學詩之法─陳仲子先生在國文系同學會講〉為題,刊於《國立中央大學日刊》,4 月30日(1671 期,頁3488-3490)
  27. 陳延傑講,彭鐸筆記整理,〈學詩之法─陳仲子先生在國文系同學會講〉為題,刊於《國立中央大學日刊》,1936 年4 月28 日(1669 期,頁3482)
  28. 程千帆編、唐文編(2006)。量守廬學記:黃侃的生平和學術。北京:三聯書店。
  29. 程大昌(1985)。考古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0. 黃延祖重輯(2007)。黃侃日記。北京:中華書局。
  31. 黃忠慎(2012)。清代獨立治《詩》三大家研究:姚際恆、崔述、方玉潤。臺北:五南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