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主題.脈絡.經典轉譯-近十年(2006-2016)臺大、政大、臺師大四書課程考察

并列篇名

An Examination of Courses on the Four Books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from 2006 to 2016

作者

陳逢源(CHEN Feng-yuan)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4期(2018 / 12 / 01)

页次

97 - 1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逢源(2005)。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3,223-254。
    連結:
  2.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2010)。中文創意教學示例(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4.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2010)。孔子弟子言行傳(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6.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宋朱熹(1977)。古香齋朱子全書。臺北:廣學社印書館。
  8. 宋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9. 宋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10. 明王守仁(1997)。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明王艮(1987)。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
  12. 明胡廣(1989)。四書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13. 南朝梁劉勰(1988)。文心雕龍。臺北:學海出版社。
  14. 清呂留良(2011)。呂留良詩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5. 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朱熹(1991)。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長安出版社。
  17. 朱熹(1991)。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長安出版社。
  18. 朱熹(1991)。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長安出版社。
  19. 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20. 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21. 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22. 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23. 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24. 牟宗三(1999)。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5. 吳冠宏(2018)。大學國文何去何從:語文生命化與專業通識化的分流與交合。通識在線,75,26。
  26. 束景南(2001)。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7. 杜忠誥(2011)。《四書》的當代閱讀價值。國文天地,27(7),48-55。
  28. 林月惠(1999)。在解構中走向重建─師院《四書》教學的省思、建構與分享。通識教育季刊,6(1),49-75。
  29. 林安梧(2008)。論《四書》中的大學理念─兼及對當前臺灣教育的一些反省。大學通識報,4,13-42。
  30. 邱燮友(1993)。序。儒學與人生─《四書》解讀及教學設計,臺北:
  31. 金春峰(1998)。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2. 洪櫻芬(2008)。通識課程中的經典教育─以「《大學》、《中庸》之研讀」課程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3),153-170。
  33. 高達美Gadamer, H.-G.、洪漢鼎譯、夏鎮平譯(1995)。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4. 張忠宏(2012)。《四書》應該必讀嗎?─又一次爭議。思想,21,235-330。
  35. 陳玉堂(2005)。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6. 陳來(1990)。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37. 陳來(2007)。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三聯書店。
  38. 陳昭瑛(2001)。臺灣儒學的當代課題:本土性與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9. 陳逢源(2013)。「詳味」與「潛玩」─朱熹叮嚀語之梳理與檢討。「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
  40. 陳逢源(2006)。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
  41. 黃俊傑(2017)。東亞儒家仁學史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2. 黃俊傑(2016)。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3. 葉榮鐘(2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北:晨星出版社。
  44. 蒙培元(1989)。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
  45. 劉原道(1997)。陽明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6. 蔣伯潛解(1952)。語譯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啟明書局。
  47. 韓元震:《朱子言論同異考》(首爾:奎章閣藏朝鮮木刻本,不著刻年,據朝鮮英祖十七年 [1741]序刊本影印),卷2,頁22-23。
  48. 蘇子敬(1998)。文化變遷中的現代大學四書教學研議。鵝湖月刊,276,39-43。
  49. 顧頡剛(1987)。古史辨(二)。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2024)。四書提問思辨及素養之教學實踐。通識教育學刊,33,20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