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梅家玲(2018)。說「文」解「字」:張貴興小說與「華語語系文學」的文化想像及再現策略。清華學報,新 48(4),797-828。
連結:
-
(2015).文瀾閣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
-
(1989).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
-
(2000).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書社.
-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
〈馮光裕摺〉,《朱批奏摺》,「乾隆五年六月十五日」。
-
《清實錄》卷三二四「乾隆十三年九月」。
-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9).古壯字字典.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
(西漢)劉向(編)(1985).說苑.北京:中華書局.
-
(東漢)劉珍,吳樹平(校注)(1987).東觀漢記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清)王士禛(1982).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
-
(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2011).尚書大傳.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
(劉宋)范曄,(唐)李賢(注)(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
Handel, Zev(2019).Sinography: The Borrowing and Adaptation of the Chinese Script.Leiden:Brill.
-
Holm, David(2013).Mapping the Old Zhuang Character Script: A Vernacular Writing System from Southern China.Leiden:Brill.
-
Hung、 Chang-tai.Going to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ybesma, Rint(ed.)(2017).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Leiden:Brill.
-
Sybesma, Rint(ed.).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Sybesma, Rint(ed.)(2017).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Leiden:Brill.
-
Tsu, Jing(2010).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ang, William S-Y.(ed.),Sun, Chaofen(ed.)(2015).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Zhengzhang、 Shangfang(1991).Decipherment of Yue-Ren-Ge.C.L.A.O.,20(2),159-168.
-
Zhou, Youguang(1991).The Family of Chinese Character-Type Scripts.Sino-Platonic Papers,28,1-11.
-
大木康(2003)。馮夢龍山歌の研究─中國明代の通俗歌。東京:勁草書房。
-
小川環樹,譚汝謙(編)(1986).論中國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編)(1990).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國國家圖書館(編)(2014).我們的文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王中(2015).方言與 20 世紀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王耒賢(編),許一德(編)(1991).貴州通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
王長香(2011)。揚州,揚州大學。
-
王娟(編)(2014).中國古代歌謠整理與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德威(2015).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
王鋒(2003).從漢字到漢字系文字─漢字文化圈文字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
平田昌司(2016).文化制度和漢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任旭彬(2008)。南京,南京大學。
-
西脇隆夫(1983)。粵風俍僮歌の使用文字について。中國語學,230,63-70。
-
李方桂(2005).李方桂全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李敬忠(1994).語言演變論.廣州:廣州出版社.
-
周作人:〈中國民歌的價值〉,《歌謠週刊》第 6 期(1923 年 1 月 11 日),頁 4。
-
林少陽(2008)。從章太炎的「音」至歌謠徵集運動的「音」─重審白話文運動。東亞人文,北京:
-
金理(2014).現代記憶與實感經驗:現代中國文學散論集.臺北:秀威資訊出版公司.
-
胡曉真(2017).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夏登山(2017)。中國翻譯史上的三種翻譯觀。中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3(6),182-191。
-
徐新建(2006).民歌與國學:民國早期「歌謠運動」的回顧與思考.成都:巴蜀書社.
-
徐麗華(編)(2002).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馬學良(2003).漢藏語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
-
馬學良,戴慶廈(1982)。《白狼歌》研究。民族語文,1982(5),16-26。
-
商璧(編)(1985).粵風考釋.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
張錫祿(編),甲斐勝二(編)(2010).中國白族白文文獻釋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梁昭(2007)。成都,四川大學。
-
梁昭(2014).表述劉三姐:壯族歌仙傳說的變遷與建構.北京:民族出版社.
-
梁庭望(2010).粵風壯歌譯注.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
童振華:〈讀《新方言》劄記〉,《語文月刊》第 1 卷第 2 期(1937 年),頁 11-12。
-
馮明洋(2006).越歌:嶺南本土歌樂文化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黃宅中(編)(1975).寶慶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溝口雄三編(1992)。漢字文化圈の歷史と未來。東京:大修館書店。
-
遇笑容(編),曹廣順(編),祖生利(編)(2010).漢語史中的語言接觸問題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
趙麗明(2001)。漢字變異的人類學背景。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3(3),2-9。
-
劉紅軍,孫伯軍(2008)。存世華夷譯語及其研究。民族研究,2008(2),47-55。
-
盤美花(2013).粵風續九瑤歌譯注.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
鄭張尚芳(1993)。上古緬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讀。民族語文,1993(1),10-19。
-
龍仕平(2013)。邵陽城步古苗文實地調查報告。吉首大學學報(社科版),34(1),120-123。
-
戴慶廈(編)(1998).二十世紀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太原:書海出版社.
-
鍾敬文(1980)。五四前後的歌謠學運動。紀念五四運動六十週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北京:
-
釋慈怡(編)(1989).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
顧頡剛:〈讀書雜記〉,《小說月報》第 14 卷第 1 期(1923 年 1 月),頁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