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前金文泰中學李瑞華校長訪問稿〉(未刊稿),頁54。
-
Repor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Appointed to Advise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1932), p. 3
-
發揚文化‧學海書樓‧保全國粹.
-
(1985).鄒崖先生詩集.香港:意蘭畫舍.
-
(2015)。〈勞美玲老師訪談〉(2015 年4 月3 日)(未刊稿)。
-
(1993).學海書樓七十週年紀念集.香港:學海書樓.
-
(2013).學海書樓九十年.香港:學海書樓.
-
Syllabus of Chinese Studies, Arts Facul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Newspaper Enterprise, 1926), p. 3
-
(2008).香海傳薪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
〈賴恬昌教授訪問稿〉(未刊稿)。
-
(1985).鄒崖先生詩集.香港:意蘭畫舍.
-
〈誌學海書樓之源起及今後之展望〉(民國三十七[1948] 年二月,未刊稿,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藏本)。
-
(1962).金文泰中學新校舍落成紀念特刊.香港:金文泰中學.
-
(2009).賴太史公哀思錄.香港:出版社不詳.
-
(1990).廣東文物.上海:上海書店.
-
Chan, Lau Kit-ching(1990).China, Britain, and Hong Kong: 1895-1945.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Chan, Lau Kit-ching(1999).From Nothing to Noth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Hong Kong, 1921-1936.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Chan, Ming K.(ed.)(2006).Precarious Balance: Hong Kong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1842-1992.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Harrison, Brian(ed.)(1961).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 First 50 Years 1911-1961.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Kerr, Douglas(ed.),Kuehn, Julia(ed.)(2007).A Century of Travels in China.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W. Lobscheid, A Few Notices on the Ext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Schools of Hong Kong: With Remarks on the History and Religious Notions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is Island (Hong Kong: China Mail Office, 1860), pp. 17-29
-
Luk, Bernard Hung-Kay(1991).Chinese Culture in the Hong Kong Curriculum: Heritage and Colonialism.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35(4),650-668.
-
Novick, Peter(1988).That Noble Dream: The "Objectivity Question" and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Profess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Tsang, Steve(2006).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丁身尊(2004).廣東民國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編),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79).廣東文史資料‧第24 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方駿(2005)。官立男子漢文師範學堂(1920-1940):早期香港中文師資的重要搖籃。教育研究學報,2005(1),130-133。
-
王齊樂(1996).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
-
王賡武(編)(1997).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書店.
-
余信芳:〈過香江朱聘三、毅夫、趙嶧山、張筱峰、雷蔭蓀諸老招讌杏花樓〉,載李巽仿輯:《松桂堂集》(自刊稿),頁93
-
余祖明(編)(1973).三十六溪花萼集.
-
吳天任(編)(1981).何翽高先生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李孝悌(1998).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李健明(2005).話說順德.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景康(2003).李景康先生詩文集.香港:學海書樓.
-
李緒柏(2001).清代廣東樸學研究.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
杜維明(編)(1997).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臺北:正中書局.
-
沈清松(編)(2014).中華現代性的探索.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
-
車行健(2011).現代學術視域中的民國經學─以課程、學風與機制為主要觀照點.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
車行健(2009)。胡適、許地山與香港大學經學教育的變革。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5),26-30。
-
林慶彰(2015)。香港經學文獻的檢索與利用。香港經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
施仲謀(2013).百川匯海─文史譯新探.香港:中華書局.
-
胡平生(1985).民國初期的復辟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高嘉謙(2016).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區志堅(2012)。怎樣教導婦孺知識?盧湘父編撰的早期澳門啟蒙教材。「辛亥革命與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
-
區志堅(2015)。西化下的「近現代」(Modern)史觀:以香港出版史學著作、中國史及世界史課程、中學世界史試題及中學教科書歷史書寫為例。近代史研究現狀與教育國際學術會議,:
-
區志堅(2006)。闡揚聖道,息邪距詖:香港尊孔活動初探。儒教、儒學、儒商對人類的貢獻─第二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
區志堅(2007)。香港高等院校推動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孕(1920-1927)。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學報,2007(4),29-59。
-
張解民(2005).順德歷史人物.北京:人民出版社.
-
梁基永(2008).李文田.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許振興(2014)。民國時期香港的經學─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一年間的發展。變動時代的經學與經學家─民國時期(1912-1949)經學研究,臺北:
-
許振興(2014)。民國時期香港的經學─兩種《大學中文哲學課本》的啟示。變動時代的經學與經學家─民國時期(1912-1949) 經學研究,臺北:
-
許振興(2014)。《史略》與區大典的史學視野。變動時代的經學與經學家,臺北:
-
許錫輝(2001).粵港澳文化關係.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
陳平原(2011).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陳伯陶:〈避地香港作〉,《瓜廬詩賸》(自刊稿),卷下,第2 冊,頁25 下
-
陳君葆(1999).陳君葆日記.香港:商務印書館.
-
陳明銶(編)(2010).近代粵港關係研究.香港:中華書局.
-
陳國球(編)(2014).香港文學大系(舊文學卷).香港:商務印書館.
-
陳紹南(1997).代代相傳─陳伯陶紀念集.香港:編者刊行.
-
陳湛銓,陳達生(編),陳海生(編)(2014).周易講疏.香港:商務印書館.
-
陳謙(1987).香港舊事見聞錄.香港:中原出版社.
-
單周堯(編)(2007).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歷史圖錄.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
程美寶(1998)。庚子賠款與香港大學的中文教育─二三十年代香港與中英關係的一個側面。中山大學學報,1998(6),60-73。
-
黃宇和(2005).中山先生與英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黃坤堯(1999)。陳步墀《繡詩樓叢書》與晚清文學在香港的延續和發展。第二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
黃坤堯(編).番禺劉氏三世詩鈔.
-
黃偉豪(2014)。香港南來學者的經學思想。變動時代的經學與經學家─民國時期(1912-1949)經學研究,臺北:
-
溫肅(2001).溫文節公集.香港:學海書樓.
-
鄒穎文(編)(2008).翰苑流芳:賴際熙太史藏近代名人手札.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趙雨樂(2002)。二十世紀上半葉粵港文人的雅集與交遊。香港社會與文化史論集,香港:
-
劉龍心(2007).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
-
潘世謙(1986).蛻庵全集.香港:新格致出版社.
-
鄭赤琰(編),吳倫霓霞(編)(1989).兩次大戰期間在亞洲之海外華人.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鄧又同(編)(1988).香港學海書樓藏書目錄.香港:學海書樓.
-
鄧又同(編)(1990).香港學海書樓前期講學錄彙輯(1946-1964).香港學海:成記印刷廠.
-
鄧又同(編)(1995).香港學海書樓歷史文獻‧學海書樓歷年講學提要彙輯‧學海書樓藏廣東文獻書籍目錄.香港:學海書樓董事會.
-
鄧又同(編)(1990).香港學海書樓講學錄選集(1965-1989).香港:成記印刷廠.
-
鄧又同(編)(1991).學海書樓主講翰林文鈔.香港:學海書樓.
-
學海書樓(編)(2003).學海書樓八十週年紀念集.香港:學海書樓.
-
學海書樓七十五週年紀念特刊編輯小組(1998).學海書樓七十五週年紀念特刊.香港:學海書樓.
-
盧鳴東(2014)。粵、港地區《論語》粵譯讀本兩種─民國時期私學授經的情況。嶺南大學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賴際熙(2001).荔垞文存.香港:學海書樓.
-
賴際熙。賴際熙:〈崇聖書堂源起〉(按:因此文沒有題目,故題目為筆者自擬),此文為未發表的文稿。
-
遺史氏編:〈弁言〉,《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史學課本》(缺出版資料,書脊有「奇雅中西印務」字樣),第1 冊,頁2。
-
謝向榮(2015)。陳湛銓先生易學研究述略。香港經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
羅永生(2011)。1960-70 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思想,2011(19),117-140。
-
羅香林(1961).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香港:中國學社.
-
羅慧燕(2015).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香港:三聯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