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魯實先與陳子展之交誼

并列篇名

The Friendship between Lu Shixian and Chen Zizhan

作者

陳廖安(CHEN Liao-an)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30卷4期(2020 / 12 / 01)

页次

49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11).顧頡剛日記.北京:中華書局.
  2. 〈魯實先詳歷表〉魯實先四十自述之簡歷。以十行紙毛筆工楷書寫,凡八頁。由魯實先哲嗣魯傳先提供。
  3. 董作賓與魯實先往復三札,刊載於《責善》半月刊第2 卷第15 期「學術通訊」。
  4. (1980)。1980 年9 月10 日陳子展函,由魯實先哲嗣魯傳先提供。
  5. (2005).百年復旦:復旦檔案館藏名人手札真本、典藏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 2017 年9 月27 日《澎湃新聞》〈復旦中文學科百年─一個有傳統的學科:有人、有書、有故事〉
  7. 《東方雜誌》第40 卷第24號。第41 卷第12 號。
  8. (1986)。1986 年7 月5 日陳子展函,由魯實先哲嗣魯傳先提供。
  9. 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五日,十二月三十日,上海《時事新報》
  10. 「百度百科─陳子展」,網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E5%AD%90%E5%B1%95
  11. (1986)。1986 年10 月25 日陳子展函,由魯實先哲嗣魯傳先提供。
  12. 王汎森(編),潘光哲(編),吳政上(編)(2011).傅斯年遺札.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3. 王吳軍:〈魯迅和陳子展〉,《大公報》,2012 年10 月17 日B14 版「大公園」。
  14. 包遵彭(1954)。論魯氏《殷曆譜糾譑》。幼獅月刊,2(6),7。
  15. 朱寄堯(2020).西松庵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16. 老舍,胡絜青(編)(1981).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香港:三聯書店.
  17.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校友會校史編輯委員會(編)(1986).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8. 李立明(1977).中國現代六百作家小傳.香港:波文書局.
  19. 李立明(1978).中國現代六百作家小傳資料索引.香港:波文書局.
  20. 李學勤(1999).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21. 杜正勝(編),王汎森(編)(1998)。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
  22. 杜作潤(2005).復旦校長薪傳錄.成都:巴蜀書社.
  23. 杜松柏(2007)。由朱梅四章探闡魯師實先論抒情之瑣、隔、咽、靈。紀念魯實先教授逝世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4. 杜松柏,王甦(誌銘),施人豪(書)(1979)。〈瀞廔夫子紀念亭碑〉一文,由杜松柏撰文,王甦誌銘,施人豪恭書。1979 年歲次己未12 月19日立。碑末門弟子署名,依姓氏筆畫為序:王甦、王大千、王永誠、王讚源、田博元、吳璵、李國英、杜松柏、周行之、周虎林、林礽乾、胡毅、施人豪、耿慶梅、張建葆、許錟輝、廉永英、黎建寰、賴明德、蔡信發、劉至誠、龍思明。
  25. 岳南(2012).千古學案: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北京:商務印書館.
  26. 竺可楨(2006).竺可楨全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7. 邵延淼(編)(1994).辛亥以來人物年里錄.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8. 胡有猷:〈娃娃教授補敘〉,《長沙晚報》,1984 年6 月21 日。
  29. 胡厚宣(2015).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0. 胡厚宣(編)(1952).五十年甲骨學論著.北京:中華書局.
  31.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2000).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 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32. 夏曉虹(編),吳令華(編)(2009).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
  33. 徐志嘯〈陳子展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他一輩子只帶了我一個研究生」〉,首發於《澎湃新聞‧上海書評》,2018 年9 月28 日
  34. 徐志嘯:〈不苟同,不苟異,不溢美,不溢惡。他的學術有態度!〉,2018 年4 月9 日由光明學人發表於文化,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g55eqg8.html
  35. 徐復觀(1980).徐復觀雜文─憶往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6. 郭沫若著〈題魯實先所著《漢鴻嘉以來氣朔表》〉《真理雜誌》第1 卷第3 期(1944 年6 月)。
  37. 陳子展,徐志嘯(編)(2018).陳子展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陳左高(2010).文苑人物叢談.上海:遠東出版社.
  39. 陳思和(編),龔向群(編)(2000).中華學府隨筆‧走近復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0. 陳祖蓓(2020)。我的祖父陳子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0(4),20-21。
  41. 陳廖安(2017)。魯實先先生與曆算學。紀念魯實先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2. 陳廖安(2006)。「師大‧大師」魯實先先生的學術貢獻。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3. 陳廖安(2007)。魯實先論著與徐復觀的翰墨緣。緬懷與傳承─東海中文系五十年學術傳承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4. 陳廖安(編),蔣秋華(編)(1999).魯實先先生珍藏書札.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5. 章士釗〈楊遇夫兄見寄所著《春秋大義述》,郭之奇來,言君盛譽魯實先者,感舊憐才,併為此律,唯教之〉《文史雜誌》第5 卷第3、4 期合刊「古代史專號」(1945 年4 月)。
  46. 復旦大學檔案館(選編)(2008).抗戰時期復旦大學校史史料選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7. 楊逢彬:〈娃娃教授〉,《長沙晚報》,1984 年6 月7 日。
  48. 楊逢彬(整理)(1986).積微居友朋書札.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49. 楊樹達(1970).積微居叢書.臺北:大通書局.
  50. 楊樹達(1986).積微翁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董作賓〈與魯實先書〉《責善》半月刊第2 卷第15 期「學術通訊」
  52. 董作賓(1977).殷曆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53. 董作賓:〈四分一月說辨正〉,《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華西協合大學)第2 卷第1-4 期(1941年),頁1-23。
  54. 董作賓(1977).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55. 熊十力:〈論本體及其他─與魯實先書〉,《新中國月刊》第4 期(1945 年),頁15-17。
  56. 魯實(1978)。朱梅四絕。湖南文獻季刊,6(4),34。
  57. 魯實先(1954).殷曆譜糾譑.臺中:
  58. 魯實先〈魯實先來信:述志〉,刊載於《責善》半月刊第2 卷第13 期「學術通訊」。
  59. 魯實先(1954).曆術卮言甲集.臺中:
  60. 魯實先:〈四分一月說辨正商搉〉,《東方雜誌》第40 卷第21 號(1944 年11 月),頁31-41。
  61. 魯實先〈宋張奎興乾興曆積年日法考〉刊載於《責善》半月刊第2 卷第12 期。
  62. 魯實先〈荀子札記〉刊載於《責善》半月刊第1 卷第23、24 期。
  63. 魯實先(1981).史記會注考證駁議.臺北:洙泗出版社.
  64. 魯實先先生治喪委員會(編)(1978).魯實先先生逝世百日紀念哀思錄.臺北:洙泗出版社.
  65. 顧潮(1993).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6. 顧頡剛(2011).顧頡剛日記.北京:中華書局.
  67. 顧頡剛(2011).顧頡剛日記.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