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從《宋書》表現手法論〈夷蠻傳〉引用〈均善論〉的意義
|
并列篇名
|
Represent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Song shu and the Quotation of the "Jun shan lun" in the "Yi man zhuan" Chapter
|
作者
|
稀代麻也子(KISHIRO Mayako);陳俐君(CHEN Li-chun)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
卷期/出版年月
|
31卷2期(2021 / 06 / 01)
|
页次
|
33
-
4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北宋)李昉(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 5,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27 年),第 52 冊,頁 122。
-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86).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梁〕釋僧祐:《弘明集》卷 4,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27 年),第 52 冊,頁 21。
-
(清)王鳴盛(2005).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清)嚴可均(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
川合安(1992)。沈約《宋書》の史論(一)。文經論叢(人文科學篇 XII),27(3),245-271。
-
川合安(1994)。沈約《宋書》の史論(三)。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43(1),1-40。
-
川合安(1993)。沈約《宋書》の史論(二)。文經論叢(人文科學篇 XIII),28(3),69-93。
-
川合安(1995)。沈約《宋書》の史論(四)。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44(1),1-65。
-
川合安(1995)。沈約《宋書》の華夷意識。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6,136+140。
-
吉川忠夫(1984)。六朝精神史研究。京都:同朋舍。
-
安田二郎(2003)。六朝政治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2018).宋書一百卷.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86).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林家驪(2006).一代辭宗:沈約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金子修一(2007)。《宋書‧夷蠻傳》に關する覺書。國學院雜誌,108(3),13。
-
紀志昌(2011)。慧琳〈白黑論〉儒佛交涉之思理探微─以其運用「得意」方式為主所作的觀察。文與哲,18,201-240。
-
范家偉(1999)。《宋書‧夷蠻傳》與夷夏論。新國學,1999(2),392-406。
-
唐燮軍(2014).史家行迹與史書構造:以魏晉南北朝佚史為中心的考察.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
宮川尚志(1970)。宋書佛教史料稿:六朝正史佛教、道教史料集の五。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13,22。
-
堀池信夫(1981)。何承天の新律:音樂音響學における古代の終焉と中世の開幕。筑波中國文化論叢,1,32。
-
渡邊義浩(2015)。「古典中國」における文學と儒教。東京:汲古書院。
-
稀代麻也子(2004)。《宋書》のなかの沈約。東京:汲古書院。
-
塚本善隆(1964)。南朝「元嘉治世」の佛教興隆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22(4),59。
-
僧祐,牧田諦亮(編)(1974).弘明集研究卷中(譯注篇上).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
遠藤祐介(2014)。第二部三教論爭における諸問題。六朝期における佛教受容の研究,東京:
-
興膳宏,川合康三(1995).隋書經籍志詳攷.東京:汲古書院.
-
釋僧祐:《弘明集》卷 3,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27 年),第 52 冊,頁 19。頁 21。
|
被引用次数
|
-
劉苑如(2023)。來自「天竺」的國書:〈迦毗黎國王月愛表〉折射的周邊互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3(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