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比較、分析與實踐-再讀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并列篇名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Praxis: Rereading A New Edition of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by Lao Sze-kwang

作者

鄭宗義(CHENG Chung Yi)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4期(2022 / 12 / 01)

页次

3 - 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Austin, John L.(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Cheng, Chung-yi(2016).Modern Versus Tradition: Are there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Reading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48(1),106-118.
  3. Searle, John(2010).Making the Social Worl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Searle, John(2004).Freedom and Neurobiolog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 牟宗三(1983).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唐君毅(1986).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生命存在之三向與心靈九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 勞思光(1996).思辯錄:思光近作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9. 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
  10. 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
  11. 勞思光(1993).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2. 勞思光(1995).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
  13. 勞思光(講),郭朝順(編註),林士華(編註)(2016).勞思光論哲學基本問題.新北:華梵大學勞思光研究中心.
  14. 勞思光,劉國英(編)(2007).危機世界與新希望世紀─再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5. 馮友蘭(1996).貞元六書‧新原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6. 鄭宗義(2010)。論 20 世紀中國學人對於「中國哲學」的探索與定位。儒學、哲學與現代世界,石家莊:
  17. 鄭宗義(2017)。哲學、歷史與哲學史─對二十世紀中國哲學史撰寫的省察。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臺北:
  18. 鄭宗義(2015)。先秦儒家的政治存有論。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集 I:儒學之國際展望,桃園:
  19. 鄭宗義(2013)。如何充分繼承勞思光先生對中國哲學研究的成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3(4),63-74。
  20. 鄭宗義(2010)。心性與天道─論勞思光先生對儒學的詮釋。儒學、哲學與現代世界,石家莊:
  21. 蕭萐父(編)(2001).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