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正名、名教與別嫌疑之禮-東晉劉宋時期的觀察

并列篇名

Observing the Rectification of Names, the Rule of the Rites, and the Courtesy of Identifying the Suspicious in the Liu-Song Dynasty

作者

劉柏宏(LIU Po-hung)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1期(2023 / 03 / 01)

页次

107 - 1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丁鼎(2002)。《儀禮‧喪服》所體現的周代宗法制度。史學集刊,2002(4),14-20。
  3. 方以智,龐樸(注釋)(2001).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
  4.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1981).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5. 王力(1990).漢語語法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6. 弗雷澤, James George,汪培基(譯)(1991).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7. 安樂哲, Roger T.,孟巍隆(譯),田辰山(校譯)(2017).儒家角色倫理學:一套特色倫理學詞彙.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8. 何晏(集解),邢昺(疏)(1981).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9. 余英時(1997).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0. 呂不韋,陳奇猷(校釋)(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杜佑,劉文錦(點校)(2003).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12. 沈約(2008).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13. 阮元(1979).經籍纂詁.臺北:鳴宇出版社.
  14. 周大興(2004).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5. 柳詒徵(2007).國史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6. 紀志昌(2020).南朝清談: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7. 胡培翬,段熙仲(點校)(1993).儀禮正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8. 范曄(199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9. 凌廷堪,彭林(點校)(2004).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 唐長孺(2000).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孫詒讓,王文錦(點校)(2000).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22. 桓譚,朱謙之(校輯)(2009).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
  23. 殷慧(2022)。宋明禮教思想的展開及其特性。孔子研究,2022(4),136-145。
  24. 班固,顏師古(注),楊家駱(編)(1986).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25. 荀悅(1977).漢紀.臺北:鼎文書局.
  26. 袁中道(2007).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袁宏,張烈(點校)(2002).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
  28. 張以仁(2012).張以仁語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張蓓蓓(1991).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
  30. 陳寅恪(1981).金明館叢稿初編.臺北:里仁書局.
  31. 陳啟雲(2001).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陳澔(2015).禮記集說.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33. 焦桂美(2009).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程瑤田,謝芳慶(校點)(2008).儀禮喪服文足徵記.合肥:黃山書社.
  35. 葉國良(2017).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36. 葛洪,楊明照(校注)(1997).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37. 葛懋春(編)(1984).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8. 董誥(編)(1983).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39. 賈誼,閻振益(校注)(2007).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0. 僧肇,張春波(校釋)(2010).肇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41. 劉安,馮逸(點校)(1992).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2. 劉柏宏(2019)。禮教原本不吃人。中研院訊
  43. 劉柏宏(201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44. 衛湜(1971).禮記集說.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45. 鄭玄(1981).重栞宋本儀禮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46. 鄭玄(注),孔穎達(疏)(1981).重刊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47. 鄭玄(注),賈公彥(疏)(1981).重刊宋本周禮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48. 錢穆(1985).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9. 閻步克(2009).服周之冕─《周禮》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北京:中華書局.
  50. 龍宇純(1974)。正名主義之語言與訓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585-603。
  51. 羅宗強(1992).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2. 譚嗣同,蔡尚思(編)(1998).仁學.北京:中華書局.
  53. 嚴可均(校輯)(199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54. 顧炎武,黃侃(校勘),徐文珊(點校)(1979).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
  55. 龔鵬程(2009).儒學新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