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并列篇名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Studies of the Siku quanshu zongmu jing bu

作者

楊新勛(YANG Xinxun)

关键词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2期(2023 / 06 / 01)

页次

195 - 2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江毓奇(2012)。《四庫全書總目》之「春秋學譜系」蘊涵的思維方式。淡江中文學報,26,197-219。
    連結:
  2. 吳哲夫(1992)。《四庫全書》經部春秋類圖書著錄之評議。故宮學術季刊,9(3),1-18。
    連結:
  3. 夏長樸(2005)。《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故宮學術季刊,23(2),83-127。
    連結:
  4. 野間文史,金培懿(譯)(2005)。《五經正義》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5(2),1-20。
    連結:
  5. 楊晉龍(2016)。《詩傳大全》與清代前期《詩經》─以《四庫全書總目》著錄之專著爲對象之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8,97-138。
    連結:
  6. 蔡智力(2018)。「兼收並采」與「因象立教」─《四庫全書總目》「易學觀」的探討。漢學研究,36(2),161-196。
    連結:
  7. (1980).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
  8. (清)永瑢(196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9. 〔清〕胡虔:〈跋〉,《四庫全書附存目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五十八年刻本),卷首。
  10. (清)章學誠(1985).章氏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11. 丁亞傑(2010)。春秋寓於史:《四庫全書總目》的春秋學觀。儒學研究論叢,3,185-208。
  12. 小原廣行(1991)。四庫提要詩類選譯 (2)。詩經研究,16,28-34。
  13. 小原廣行(1993)。四庫提要詩類選譯 (4)。詩經研究,18,18-22。
  14. 中西牛郎《漢學活論》(東京:旭香館刻本,1895 年)
  15. 戈園園(2017)。《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樂類》的樂學評論及價值。中國民族博覽,2017(4),255-256。
  16. 戶川芳郎(199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春秋類敘》について─清代《春秋》學の一特徵。東京學藝大學紀要(人文科學),46,297-312。
  17. 王勇(2018).四庫提要叢訂.濟南:齊魯書社.
  18. 王春玲(2018)。論《四庫全書總目》的語言學價值─以經部小學類爲中心。四庫學,4,23-28。
  19. 王重民(1991).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0. 王重民(1964)。論《四庫全書總目》。北京大學學報,1964(2),63-78。
  21. 王重民(1983).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王培峰(2017)。《四庫全書總目》易學觀及其成因。周易研究,2017(6),77-85。
  23. 王培峰(2013)。《四庫全書總目》對顧炎武的學術評價。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6),77-79。
  24. 王培峰(2017)。《四庫全書總目》對朱子經學的評價及其學術立場。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8),64-70。
  25. 王培峰,石風(2017)。嚴經注之體:《四庫全書總目》對宋代以後經書注解的批判。海岱學刊,2017(1),175-186。
  26. 王園園,許超傑(2015)。漢宋之爭與《四庫全書總目》的編撰。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8),90-96。
  27. 王達敏(2007).姚鼐與乾嘉學派.北京:學苑出版社.
  28. 冉馳(2019)。四庫館臣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書類》中的經學觀。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9(1),93-97。
  29. 白福春,劉琨(2016)。《四庫全書總目》收錄古籍數量及卷數訂正。圖書館學刊,2016(4),114-116。
  30. 吉田早惠(1986)。《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載《說文解字篆韻譜》譯注。開篇(早稻田大學文學部),2,37-45。
  31. 江口尚純(1996)。四庫提要詩類選譯 (6)。詩經研究,20,9-13。
  32. 江口尚純(1991)。四庫提要詩類選譯 (1)。詩經研究,16,20-27。
  33. 江慶柏(2007)。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文史,2007(1),235-250。
  34. 江慶柏(2012)。《四庫全書薈要提要》與《四庫全書總目》學術立場差異考論。文史哲,2012(6),136-141。
  35. 西口智也(1996)。四庫提要詩類選譯 (7)。詩經研究,20,14-17。
  36. 西口智也(1992)。四庫提要詩類選譯 (3)。詩經研究,17,33-37。
  37. 西口智也(1993)。四庫提要詩類選譯 (5)。詩經研究,18,23-27。
  38. 何九盈(1984)。乾嘉時代的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1984(1),77-88。
  39. 何海燕(2005)。從《四庫全書總目》看清初《詩經》研究之狀況─兼談《總目》治《詩》思想對清中後期《詩經》研究的影響。湖北大學學報,2005(3),342-345。
  40. 宋鼎宗(1984)。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春秋類校讀記。中國國學,12,67-73。
  41. 李威侃(2004)。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
  42. 李建清(2019).四庫全書總目小學類提要匯校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3. 李堅懷(2020).四庫提要小傳斠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李慈銘(2004).越縵堂日記.揚州:廣陵書社.
  45. 杜兵(2017)。《四庫全書總目》「兩派六宗」說考辨。周易文化研究,9,277-285。
  46. 杜澤遜(2007).四庫存目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杜澤遜(2014).微湖山堂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汪惠敏(1988)。《四庫全書提要》對宋儒春秋學評騭之態度。中國書目季刊,22(3),71-77。
  49. 卓美惠(2011)。《四庫全書總目》「《孝經》類」提要研究。儒學研究論叢,4,1-42。
  50. 周志川(2010)。試析四庫館臣對清代易學之評價─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經部‧易類六》為中心。儒學研究論叢,3,125-141。
  51. 周雲青:《四庫全書提要敘箋注》(上海:醫學書局,1926 年)。
  52. 周積明(1988)。《四庫全書總目》批評方法論。歷史研究,1988(5),74-85。
  53. 周積明(1991)。《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論(二)。湖北大學學報,1991(4),114-120。
  54. 周積明(1991)。《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論(一)。湖北大學學報,1991(3),26-32。
  55. 周積明(1992)。《四庫全書總目》的經世價值取向。中國史研究,1992(2),78-87。
  56. 周積明(2004)。乾嘉時期的漢宋之「不爭」與「相爭」─以《四庫全書總目》爲觀察中心。清史研究,2004(4),1-18。
  57. 周積明(1996)。《四庫全書總目》中的經學批評。孔孟學刊,71,179-198。
  58. 林穎政(2011)。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標準。經學研究集刊,10,121-152。
  59. 近藤英幸(1973)。《爾雅考》─四庫提要譯註。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12,44-60。
  60. 南昌宏(1996)。《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における《爾雅》評價の考察。高野山大學論文集,高野:
  61. 夏長樸(2018)。乾隆皇帝的經學觀及其發展─兼論與《四庫全書總目》編纂的關係。經學文獻集刊,19,163-198。
  62. 夏長樸(2013)。《四庫全書總目》論宋代經學─以《春秋》學爲例。正學,1,85-110。
  63. 夏長樸(2015)。「各明一義」與「易外別傳」─《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元明儒《易》學的評論。中國經學,16,1-24。
  64. 夏長樸(2021)。朝向一個學術史觀的建構─以《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爲例。中國經學,28,49-72。
  65. 夏長樸(2017)。《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學的觀察與批評─以四書類爲例。中國經學,20,65-98。
  66. 夏長樸(2016)。「書以道政事」─試論《四庫全書總目》的《尚書》學觀。歷史文獻研究,38,170-191。
  67. 孫德謙:〈四庫提要校訂〉,《亞洲學術雜誌》第 1 卷第 4 期(1922 年 9 月),頁 1-7。
  68. 柴德賡(2017)。四庫提要之正統觀。史學叢刊,北京:
  69. 柴德賡:〈四庫提要之正統觀〉,《學術集刊》第 1 期(1945 年 8 月),頁 40-50。
  70. 袁江玉(2014)。《四庫全書總目》易學述略。周易文化研究,6,155-167。
  71. 崔富章(1992)。《四庫全書總目》版本考辨。文史,北京:
  72. 崔富章(1990).四庫提要補正.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73. 張玉春,江君(2008)。《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思想管窺─以經部詩類、春秋類提要爲中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2),42-46。
  74. 張玉春,張艷芳(2013)。由《四庫全書總目》易類提要看漢易經典地位的重構與缺失。文獻,2013(4),7-14。
  75. 張宗友(2006)。南京,南京大學文學院。
  76. 張宗友(2008).經義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77. 張舜徽(2002).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8. 張新民(1995)。通觀與局部─論《四庫全書總目》的學術批評方法。貴州師範大學學報,1995(1),1-4。
  79. 梁子涵(1955)。四庫提要糾謬。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3-5。
  80. 梁珂維,張濤(2019)。《四庫全書總目》易學思想探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9(6),136-144。
  81. 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中華書局,1936 年),頁 22。
  82. 莊清輝(2005).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
  83. 莊清輝(198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
  84. 許巧雲,許會榮(2004)。《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小學類》傳統語言學思想初探。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12),419-423。
  85. 許華峰(2000)。《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元之際「《尚書》學」的評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2,97-136。
  86. 許超傑(2013)。保定,河北大學文學院。
  87. 郭丹(2001)。《四庫全書總目》中的《詩經》批評。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88. 郭伯恭(2010).四庫全書纂修考.長沙:嶽麓書社.
  89. 郭超穎,王域鋮(2020).四庫經部禮類提要彙輯校訂.揚州:廣陵書社.
  90. 陳果(2014)。南京,南京大學文學院。
  91. 陳美琪(2010)。試論《四庫全書總目‧小學類》之序與語文思想。儒學研究論叢,3,249-276。
  92. 曾紀綱(2001)。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
  93. 曾聖益(19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
  94. 黃愛平(1989).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5. 黃愛平(1999)。《四庫全書總目》經學觀與清中葉的學術思想走向。中國文化研究,1999(春之卷),85-91。
  96. 楊果霖(2003)。四庫館臣補正《經義考》成果考論。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4),99-122。
  97. 楊武泉(2001).四庫全書總目辨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8. 楊晉龍(1994)。「四庫學」研究的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389。
  99. 楊晉龍(2000)。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詩經學的評價。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100. 葉啟勛〈四庫全書目錄版本考〉刊於《圖書館學季刊》第 7 卷第 1 期(1933 年 3 月),頁 59-96
  101. 葉啟勛〈四庫全書目錄版本考〉刊於《圖書館學季刊》第 10 卷第 4 期(1936 年 10 月),頁 100-123、頁 295-308、頁 427-437 和頁 608-622。
  102. 葉啟勛〈四庫全書目錄版本考〉刊於《圖書館學季刊》第 9 卷第 4 期(1935 年第 12 月),頁 87-108、頁 442-472
  103. 葉錦霞(2010)。從《四庫全書總目‧四書類》論析政治與學術發展之關係。儒學研究論叢,3,227-248。
  104. 鄒然(2003)。《四庫全書總目》《詩經》著作評論述要。詩經研究叢刊,2003(2),111-131。
  105. 寧夏江(2009)。《四庫全書總目》中《詩》學著目的纂修思想。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4),45-47。
  106. 寧夏江(2011)。《四庫全書總目》中《書》學著目的纂修思想。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2),86-89。
  107. 趙太極(2015)。《四庫提要》易學「兩派六宗」說述評。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6,21-42。
  108. 趙永剛(2011)。《四庫全書總目》之《四書》批評。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2),55-58。
  109. 趙吉士(1963)。五十一學年度國科會報告五十一學年度國科會報告,未出版
  110. 趙濤(2016)。《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考證方法探源─以其經部提要與分纂稿的比較爲中心。寶雞文理學院學報,36(1),55-61。
  111. 趙濤(2014)。《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思想探原─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與分纂稿的比較爲中心。圖書情報工作,58(2),140-145。
  112. 劉仲華(2010).漢宋之間:翁方綱學術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13. 劉兆祐(1983)。民國以來的四庫學。漢學研究通訊,2(3),146-151。
  114. 劉辰(2020)。《四庫全書總目》所見「漢學」、「宋學」考─對清代「漢宋之爭」一個新的解釋。兵團黨校學報,2020(1),88-96。
  115. 劉挺頌(2011)。論《四庫全書總目》對唐宋《詩》學之批評─兼談唐宋《詩》學之承與變。海南大學學報,29(6),113-120。
  116. 劉海琴(2003)。《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小學」類小序注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5),59-65。
  117. 蔣鵬翔(2018)。《四庫全書總目‧周禮類》所載學術流變管窺。中國四庫學,1,195-204。
  118. 蔡智力(2018)。不使異學淆正經─從《四庫全書總目》對易學圖書之部次看清代易學潮流。中國四庫學,1,177-194。
  119. 錢穆(1998).錢賓四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20. 謝德勝,鹿苗苗(2009)。《四庫全書總目》中的宋代春秋學。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0),33-36。
  121. 魏小虎(2012).四庫全書總目匯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2. 藤原高男(1969)。四庫提要譯注之〈易類敘〉、《周易正義》。高松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研究紀要,4,1-30。
  123. 關萬維(2012)。四庫集部分類與經學價值觀。深圳大學學報,29(4),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