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

并列篇名

Civic Identity, District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Urban Forms: The Dihua Street Experience

DOI

10.6128/CP.33.2.93

作者

顏亮一(Liang-Yi Yen)

关键词

古蹟保存 ; 都市發展 ; 規劃之政治過程 ; 都市意義 ; 迪化街-大稻埕 ; Historic preservation ; Urban development ; Politics of planning ; Urban meaning ; Dihua Street-Dadaocheng

期刊名称

都市與計劃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2期(2006 / 06 / 01)

页次

93 - 10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藉由迪化街保存爭議過程之分析,來探討古蹟保存在台北全球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社會意義。本研究指出,迪化街的爭議過程為台北市提供了一個公共領域,讓各種對都市未來不同的想像與願景得以浮現,各種價值觀與都市意義得以被公開討論,這對於建構一個開放的市民社會有相當正面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迪化街保存的爭議不再是一個「文化保存」對抗「資本積累」的都市鬥爭,而是一個在新歷史社會脈絡中,為舊都市形式探索、選擇與協商其未來可能意義的政治過程。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s and social meanings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under Taipei's globaliza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the contentious planning process for Dihua Street had generated a public sphere in which various visions, values and meanings regarding the existing urban form were identified, proposed and contested. This process is positive for a city in terms of constructing a democratic civil society. From this perspective, preservation issues of Dihua Street no longer struggle between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Rather, the preservation of Dihua Street is a political process concerning the exploration, choice and negotiation of possible meanings for an old urban form in a new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主题分类 工程學 > 土木與建築工程
工程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
参考文献
  1. Appleyard, D.(1979).The Conservation of European Cities.Cambridge, Mass.:MIT Press.
  2. Boyer, M. C.(1994).The City of Collective Memory: Its Historical Imagery and Architectural Entertainments.Cambridge:MIT Press.
  3. Boyer, M. C.,H. Liggett,D. C. Perry (edited)(1995).Spatial Practices: Critical Explorations in Social Spatial Theory.Thousand Oaks, Calif.:Sage.
  4. Friedmann, J.(1986).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Development and Chang,17,69-84.
  5. Gans, H. J.(1962).The Urban Villagers.New York:Free Press.
  6. Habermas, J.(1989).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7. Hewison, R.(1987).The Heritage Industry: Britain in a Climate of Decline.London:Methuen London.
  8. Jacobs, J.(1964).Deag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London:Pelican.
  9. Jacobs, J. M.,K. Anderson (edited),F. Gale(1992).Inventing Places: Studies in Cultural Geography.Melbourne:Longman Cheshire.
  10. Lynch, K.(1972).What Time is this Place?.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1. Reichl, A. J.(1997).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progrowth politics in U.S. cities.Urban Affairs Review,32(4),513-535.
  12. Sassen, S.(1991).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 Soja, E. W.(1996).Third 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Cambridge, Mass.:Blackwell.
  14. Sorkin, M.(1992).Variations on a Theme Park: the New American City and the End of Public Space.New York:Hill and Wang.
  15. Zukin, S.(1982).Loft Living: Culture and Capital in Urban Chang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6.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0)。大稻埕特定專用區初步發展構想及都市設計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
  17. 王志弘(2003)。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2003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暨「靠文化·By Culture」研討會,台北:
  18.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89)。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現況調查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
  19. 李丁讚編著(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出版社。
  20. 林欣靜(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大新聞研究所。
  21. 淡江大學建築系(1997)。台北市百年老店(街區)等歷史建築附近地區都市設計規劃與經營管理。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22. 曾旭正(1997)。台北今瞑有點High。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23. 廖家顯(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24. 蔡維綸(2000)。歷史街區指定與規範-以台北市推動大稻埕地區(迪化街)再發展計劃爲例。2000留下我們的記憶空間:歷史建築保存與再生研討會,台北:
被引用次数
  1. 岑學敏(2023)。士紳化以外:臺北大稻埕的文化經濟與舊城襲產再/創造。文化研究,37,57-102。
  2. 高郁婷,王志弘(2019)。臺北市藝文場所轉變的空間政治:基礎設施化的視角。地理研究,70,1-31。
  3. 許秉翔(2013)。台南市古蹟公辦民營的制度探討。建築學報,86,207-229。
  4. 許秉翔(2014)。委外經營制度於金門國家公園傳統建築再利用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15(1),1-20。
  5. 黃柏璋、連哲民、許肇源(2008)。從新莊樂生療養院事件看台灣都市文化資產保存機制之缺失。都市與計劃,35(3),269-289。
  6. 黃若慈、李涵茹、王志弘(2013)。縉紳化或便利城市升級?新北市三重區都市生活支持系統再結構。國家發展研究,12(2),179-230。
  7. 黃舒楣(2016)。不只是文化資產保存:由華光社區文化資產保存運動探討如何「賦形」規劃理論。都市與計劃,43(3),229-260。
  8. 林文一(2015)。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以迪化街區為例。都市與計劃,42(4),423-454。
  9. 邱淑宜(2014)。臺北市迪化街 URS 之藝術和創意轉型:誰的文化?誰的城市?。藝術教育研究,28,65-95。
  10. 涂敏芬(2019)。制度工作可行嗎?去制度化前緣的能動性解析。中山管理評論,27(1),101-138。
  11. 王維民(2022)。不確定性考量下舊市區活化發展之多準則策略規劃評選。都市與計劃,49(1),1-34。
  12. 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人文社會學報,13,31-70。
  13.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
  14. 王志弘(2020)。原址本真性或襲產基礎設施化?臺北市道路建設與歷史保存爭議辨析。地理研究,72,103-137。
  15. 楊一萌,王志弘(2023)。文化治理的正當化政治:廣州都市更新下恩寧路與泮塘五約的文創產業化。都市與計劃,50(1),85-119。
  16. 姚明俐(2019)。文化資產詮釋與國族想像建構-日治時期街屋「林百貨」之美學論述。博物館學季刊,33(4),63-85。
  17. 殷寶寧(2014)。以博物館為方法之古蹟活化策略探討—淡水古蹟博物館觀眾經驗研究個案。博物館學季刊,28(4),23-53。
  18. 殷寶寧(2016)。創意街區、飲食文化與都市再生:臺北市大稻埕迪化街美食地景與文創轉向。文資學報,10,29-66。
  19. 張剛維、林森田(2008)。以容積移轉進行都市保存之制度與執行——財產權觀點分析。建築學報,66,97-118。
  20. 張家睿,林文一(2021)。迪化街保存特區治理性的形塑、實踐及其特殊性。都市與計劃,48(3),311-346。
  21. 鄭婷文,陳志宏(2020)。以地方權益關係人觀點探討臺南市新化區歷史街區振興推動經驗。規劃學報,38(2),29-58。
  22. (2009)。社會資本與都市再生計畫推動之關聯性—以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再生計畫爲例。臺灣民主季刊,6(4),49-99。
  23. (2024)。當仕紳化碰上城市縮退:新莊、艋舺與大稻埕傳統市街轉型的比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6(2),411-456。
  24. (2024)。空間如何媒介時代感?探討博物館物質性與參訪者身體感實踐的交織。新聞學研究,16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