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態永續思潮下之國土資源保育

并列篇名

Conservation of National Land and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OI

10.6128/CP.34.3.167

作者

李俊霖(Chun-Lin Lee);黃書禮(Shu-Li Huang);詹士樑(Shih-Liang Chan)

关键词

生態永續 ; 多元主義 ; 環境規劃 ; 協同式規劃 ; 國土保育地區 ;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Pluralism ;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Collaborative planning ; National conservation area

期刊名称

都市與計劃

卷期/出版年月

34卷3期(2007 / 09 / 01)

页次

167 - 19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代空間規劃理論在生態永續思潮與多元主義的引導下,已開始在國土資源保育工作中納入生態保育與多元價值之考量。就系統觀點而言,如何在都市系統與環境生態系統共生的前提下考量多元價值,並以環境規劃與集體決策之理念推動國土保育,已成為永續發展潮流下國土保育工作之發展方向。因此,本研究以多元主義與環境規劃思潮為出發點,在針對台灣國土規劃體系與保育體制進行檢討後,提出一套適合台灣地區之國土保育地區劃設架構,並依此架構進行國土保育地區之劃設,且進一步提出推動中的國土保育地區之政策調整建議。

英文摘要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uralism,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multi-value are clearly involved in procedures for conserving national land. From the symbiotic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 national conservation is concerned with pluralism,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group decision making. This study thus develops a framework for delineating national land conservation area and then delineates the area. Finally, areas for adjustment of the conservative policy of national land ar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主题分类 工程學 > 土木與建築工程
工程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
参考文献
  1. 周志龍(1999)。規劃理論的論爭與發展。都市與計劃,26(2),165-187。
    連結:
  2. Allmendinger, P.(2002).Planning Theory.New York:PALGRAVE.
  3. Bailey, R. G.(1983).Delineation of ecosystem regi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7(4),365-373.
  4. Fabos, J. G.(1979).Planning the Total Landscape-A Guide to Intelligent Land Use.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5. Faludi, A.(1973).Planning Theory.Oxford:Pergamon Press.
  6. Giddens, A.(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7. Habermas, J. E.,McCarthy, T. (Translated)(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sation of Society.Boston:Beacon Press.
  8. IUCN(1994).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Cambridge:IUCN.
  9. Janet, F.,Jensen M. E.,Bourgeron P. S. (ed.)(2001).A Guidebook for Integrated Ecological Assessments.New York:Springer-Verlag.
  10. Koontz, T. M.(2003).The farmer, the planner, and the local citizen in the dell: How collaborative groups plan for farmland preservatio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66,19-34.
  11. McHarg, I. L.(1969).Design with Nature.New York:Natural History Press.
  12. McNeely, J. A.(1993).Parks for Life: Report of the IVth World Congress on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Gland:IUCN.
  13. Meyerson, M.,Banfield, E. C.(1955).Politics, Plann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New York:The Free Press.
  14. New Jersey Pinelands Commission(1980).Critical Areas Study for the Pinelands.Philadelphia, PA:Golden and Halpern.
  15. Ogden, P. A.,Walkey M.,Swingland I.,Russell S.(ed.)(1999).Integrated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London:Kluwer Academic.
  16. Taylor, N.(1998).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London:SAGE.
  17. The Countryside Agency
  18. Agricultural 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20. Worster, D.(1993).The Wealth of Nature: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logical Imagin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 中國土地經濟學會(2005)。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劃定與土地使用管制機制結合。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22. 內政部營建署(2005)。國土計畫法(草案)。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23. 內政部營建署(2001)。國土綜合發展計畫(草案初稿)。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24. 王鑫(2000)。限制發展區與土地資源保育。政策月刊,65,26-31。
  2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8)。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5)。國土綜合開發研討會實錄。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6)。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8. 李光中、王鑫(2004)。建立和評估自然保護區社區參與論壇之研究-以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地理學報,36,1-22。
  29. 李鴻源(2006)。以管理保育構築永續國土。營建知訊,277,6-10。
  30. 周志龍(1997)。英國現代城鄉規劃思潮與專業教育的再結構。歐美研究,27(3),179-223。
  31. 邱縠工程顧問公司(1995)。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中部區域。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32. 邱縠工程顧問公司(1990)。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北部區域。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33. 邱縠工程顧問公司(1992)。台灣地區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南部區域。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34. 邱縠工程顧問公司(1999)。台灣東部區域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35. 施鴻志(1997)。都市規劃。新竹: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6. 柯勇全、陳樹群(2004)。特定水土保持區於國土規劃之定位。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5(4),309-322。
  37.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04)。國土規劃先期計畫。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
  38. 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2005)。日本國土利用計畫法。台北: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
  39. 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2005)。日本國土計畫法。台北: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
  40. 財團法人環境規劃與城鄉研究文教基金會(2004)。農業資源空間規劃構想配置。台北: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
  41. 國政研究報告
  42. 郭城孟(2000)。臺北的自然與生態分區的特色。看守臺灣,2(1),57-62。
  43. 陳明竺(1992)。都市設計。台北:創興出版社。
  44. 陳明燦(1993)。經社法規譯介叢書097。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45. 陳明燦(2005)。我國國土規劃法上自然保護之法制分析-兼論國土計畫法(草案)。台北大學法學論叢,56,111-142。
  46. 曾華璧(1998)。1970年代台灣資源保育主義之發展:以政府角色為主之研究。思與言,36(3),61-104。
  47. 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台北:詹氏書局。
  48. 黃書禮(2002)。新世紀的國土改造。台北:總統府國土保育與開發諮詢委員會。
  49. 黃書禮(2000)。生態願景與國土規劃。瞭望公元2000年焦點研究—國政願景研討會:國土規劃組總結報告
  50. 黃書禮(1992)。資源保育與國土計劃。1992國土規劃研討會實錄
  51. 黃書禮、詹士樑(2006)。國土保育地區防災空間規劃策略之整合型規劃(第一期)。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52. 黃書禮、詹士樑(2007)。國土保育地區防災空間規劃策略之整合型規劃(第二期)。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53. 黃錦堂(1994)。台灣地區環境法之研究。台北:月旦出版社。
  54. 總統府國土保育與開發諮詢委員會(2002)。新世紀的國土改造。台北:總統府國土保育與開發諮詢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蔡育新、馮正民、李洋寧、吳沛儒(2009)。台灣國土空間結構方案之研擬與評估。都市與計劃,36(3),255-279。
  2. (2010)。氣候變遷與桃園縣國土保育地區劃設之模擬。土地經濟年刊,21,15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