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中大肚山台地土地利用及地覆變化趨勢之分析

并列篇名

Trend Analysis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s in Dadu Hill, Taichung

DOI

10.6128/CP.39.1.25

作者

邱祈榮(Chyi-Rong Chiou);薛怡珍(I-Chen Hsueh);劉宇安(Yu-An Liu School of);賴彥任(Yen-Jen Lai)

关键词

面積轉入量 ; 面積轉出量 ; 土地利用變遷 ; 大肚山台地 ; Area gained ; Area lost ; Land-use change ; Dadu Hill

期刊名称

都市與計劃

卷期/出版年月

39卷1期(2012 / 03 / 01)

页次

25 - 5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土地利用及地覆變遷的觀察,是研究人類在都市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一環;透過對同一地區不同時期土地利用類型的分類及分析,進而瞭解變遷於何時發生、何處發生、以及如何發生。本研究嘗試以台中大肚山台地不同時期的土地利用類型資料,利用面積轉入及轉出量分析整體及個別土地利用類型變遷趨勢的研究。結果得知研究區的森林及農耕地面積量有逐漸減少的趨勢,森林的面積從1977年的2305.5公頃,到2002年已減少到808.3公頃,共減少了1497.2公頃;農耕地的面積從1977年的5893.6公頃,到2002年已減少到4274.6公頃,共減少了1619公頃;而開發地及草生地面積則是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開發地的面積從1977年的2473.2公頃,到2002年已增加到3851.4公頃,共增加了1378.2公頃;草生地的面積從1977年的434.4公頃,到2002年已增加到1755.9公頃,共增加了1321.5公頃;且森林有逐漸轉變為草生地的趨勢,農耕地也有逐漸轉變為開發地的趨勢,再與前人於大肚山研究成果比較,推測其主要影響變遷的因素,前者可能在於林火干擾,後者則是人為開發。林火使得森林退化到疏林及草生地的土地利用類型,疏林亦有進一步退化成草生地的現象,雖然大肚山台地的原始植相為森林,有經自然演替回復至森林土地利用類型的可能,但因為火災干擾頻繁的關係,其回復的情形並不明顯。而農耕地轉入為開發地的原因,應該是跟台灣的經濟主軸由農業轉向工商業,造成農業及農耕地普遍式微有關。

英文摘要

Studies on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are important in rural, suburban, and urban areas. Classifying and analyzing land-use type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clarifies the drivers of landscape change. This study applied 4-period land-use data in Dadu Hill to analyze changes in total landscape and individual land-use typ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forest land and agricultural land gradually decreased, while that of developed land and grassland gradually increased. Forest land became grassland, and agricultural land became developed land. The area of forest land was 2,305.5 ha in 1977 and 808.3 ha in 2002, representing a 1,497.2 ha decrease. The area of agricultural land was 5,893.6 ha in 1977 and 4,274.6 ha in 2002, representing a 1,619 ha decrease. Furthermore, the area of developed land was 2,473.2 ha in 1977 and 3,851.4 ha in 2002, representing a 1,378.2 ha increase. Finally, the area of grassland was 434.4 ha in 1977 and 1,755.9 ha in 2002, representing a 1,321.5 ha increase. This study also compared its findings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concluded that the most likely explanations for the changes were forest fires and human construction. Forest fires led to forest land reverting savanna and grassland, after which savanna once again reverted to grassland. Agricultural land became developed land mainly through the Taiwanese economy evolving from being agricultural to industrial.

主题分类 工程學 > 土木與建築工程
工程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
参考文献
  1. 吳振發、林裕彬(2006)。汐止市土地利用時空間變遷模式。都市與計劃,33(3),231-259。
    連結:
  2. 周天穎、簡甫任、雷祖強(2003)。都市地區土地利用變遷量化分析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6(1),105-130。
    連結:
  3. Forman, R. T. T.,Collinge, S. K.(2002).Nature conserved in changing landscapes with and without spatial planning.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37(1-2),129-135.
  4. Forman, R. T. T.,Godron, M.(1986).Landscape Ecology.New York:John Wiley.
  5. Pontius, R. G., Jr.,Shusas, E.,McEachern, M.(2004).Detecting important categorical land changes while accounting for persistence.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01(2-3),251-268.
  6. 曲敬平(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
  7. 何蔓、張軍岩(2005)。全球土地利用與覆蓋變化(LUCC)研究及其進展。國土資源,9,22-25。
  8. 李盈潔(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9. 林笈克(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生物學系。
  10. 林朝欽、邱祈榮、陳明義、蕭其文、曾仁鍵(2005)。大肚山地區林火危險預測模式之推導。中華林學季刊,38(1),83-94。
  11. 邱祈榮、林朝欽、曾仁鍵、薛怡珍(2005)。大肚山台地地景變遷之分析。第三屆林火生態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2. 邱祈榮、曾仁鍵、黃文達、楊棋明(2004)。大肚山氣候因子對衛星遙測天竺草亮度指數(BRI)之灰關聯分析。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1(3),207-214。
  13. 邱祈榮、曾仁鍵、楊棋明、黃文達(2006)。灰系統理論在生物學之應用(5)—大肚山氣候因子對其林火頻率與面積之灰關聯分析。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3(4),355-360。
  14. 張俊斌(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15. 張集豪、章錦瑜(2004)。大肚山地區火燒與植被關係之研究。林業研究季刊,26(4),1-10。
  16. 曾仁鍵(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17. 曾文忠(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18. 馮豐隆、黃志成(1997)。惠蓀林場土地利用之地景排列和變遷。中華林學季刊,30(4),387-400。
  19. 楊懿資(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系。
  20. 鄒克萬、張曜麟(2004)。都市土地使用變遷空間動態模型之研究。地理學報,35,35-51。
  21. 劉萬鈞(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生物學系。
  22. 蔡智豪、楊國禎(2005)。台中大肚山竹坑北坑樣帶四年內植群分布與環境因子相關性之研究。台灣人文生態研究,7(2),97-164。
  23. 盧彥克(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
被引用次数
  1. 曾喜育,曾勝華,郭礎嘉,林嘉言,李冠賦,王偉(2018)。從大肚臺地竹坑北坑的土壤種子庫組成特性探討其對森林復育影響。農業工程學報,64(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