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研究人或空間―臺灣都市社會研究的成立與變化

并列篇名

Concerns about Human Actors or Spaces: Paradigm Shifts in the Studies of Urban Society in Taiwan

DOI

10.6350/JSSP.200809.0397

作者

蘇碩斌(Shuo-Bin Su)

关键词

都市社會學 ; 芝加哥學派 ; 新都市社會學 ; 空間轉向 ; Urban Sociology ; Chicago School ; New Urban Sociology ; spatial turn

期刊名称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0卷3期(2008 / 09 / 01)

页次

397 - 4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分析歷年出版的專書及期刊論文,指出臺灣都市社會研究的主題,約略於1987年前後出現認識論性的轉折,並再細分爲四個時期來討論。前述所指之認識論性的轉折,意指由原本偏重研究都市中「人的活動結果」,轉向偏重研究都市的「空間意義」。四個時期的區分則意指:(1) 1960年代龍冠海等人以「社區調查」的實用特質來保證學科的正當化;(2)而後至1970年引進芝加哥學派的人類生態學理論,開啟人口學取向的區位學研究;(3)再至1987年左右臺灣政治氣氛轉變,促生新都市社會學的風潮,而出現第三期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爲主題的都市不平衡研究;(4)及至1990年代中期以後則再出現第四期以文化研究與符號消費爲主題的都市研究。本文指出,前兩個時期的都市社會研究,預設空間爲人類活動的自然背景,致使都市社會偏向人的研究,並以人口區位爲展現方法;1987年後的後兩期,則轉向重視「空間」自身的人爲性及支配性,不再討論。這種趨勢,造成原本獨佔都市社會研究的社會學,在全球化流動氛圍下遭受其他空間相關學科的跨界挑戰,其邊界也逐漸模糊而難以圈定。

英文摘要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paradigm shifts in the studies of urban society in Taiwan from the 1960s to 2000s. By using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of academic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such a shift took place in 1987, when the focus turned from the studies of ”concerns about human actors” to those dealing with ”concerns about spaces”. In post-war Taiwan, urban society was the exclusive studying domain of sociology, and tended to be strongly ”practical” in orienation. Dr. Lung Kuan-Hai introduced the survey method and the human ecology theory of the Chicago School to found the first paradigm of urban sociology in Taiwa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 of this paradigm from the 1960s and 1970s was to treat space as the ”natural” background of human activities, thereby placing emphasis on the latter. Around 1987, the political climate in Taiwan changed, bringing Marxist theories into urban sociology to foster a new trend. The presupposition of space a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as replaced by a recognition of space as ”man-made”. From the early 1990s on, followed by the wave of the New Urban Soci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topics about the inequality of urban affairs and the symbolic reconstruction of spaces returned to the mainstrea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志弘(2005)。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臺北市「排隊運動」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95-147。
    連結:
  2.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
    連結:
  3. 夏鑄九、成露茜、陳幸均、戴伯芬(2002)。朝向市民城市―臺北大理街社區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6,141-172。
    連結:
  4.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3,61-83。
    連結:
  5. 簡博秀、周志龍(2002)。全球化、全球城市和中國都市發展策略。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7,141-194。
    連結:
  6. Abbott, Andrew(1997).Of Time and Space: The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the Chicago School.Social Forces,75,1149-1182.
  7. Amin, Ash(2007).Re-Thinking the Urabn Social.City,11(1),100-114.
  8. Burgess, Ernest,R. Park,E. Burgess,R. McKenzie (eds.)(1967).The Cit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9. Castells, Manuel(1989).The Information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Oxford, UK:B. Blackwell.
  10. Castells, Manuel(1983).1983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1. Castells, Manuel(1977).The Urban Question: A Marxist Approach.London:Edward Arnold.
  12. Castells, Manuel,C. G. Pickvance (ed.)(1976).Urban Sociology: Critical Essays.London:Tavistock.
  13. Castells, Manuel,C. G. Pickvance (ed.)(1976).Urban Sociology: Critical Essays.London:Tavistock.
  14. Friedmann, John(1966).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 Massachusetts:MIT Press.
  15. Giddens, Anthony(1981).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a Historical Materialism.London:Macmillan.
  16. Gottdiener, Mark(1985).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7. Gottdiener, Mark,Joe Feagin(1988).The Paradigm Shift in Urban Sociology.Urban Affairs Quarterly,24(2),163-187.
  18. Harvey, David(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Oxford, England:B. Blackwell.
  19. Hashimoto、 Kazutaka(2002).New Urban Sociology in Japan: The Changing Deba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6(4),726-736.
  20. Kamershen, David(1969).Further Analysis of Overurban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7,235-253.
  21. Kwok, Reginald Yin-Wang (ed.)(2005).Globalizing Taipe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patial 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
  22. Lefebvre, Henri(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Cambridge, Mass:Blackwell.
  23. Massey, Doreen(2005).For Space.London:Sage.
  24. Massey, Doreen,Derek Gregory,John Urry (eds.)(1985).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25. McGee, T.G.(1967).The Southeast Asian City: 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Primate Cities of Southeast Asia.New York:Frederick A. Praeger.
  26. McKenzie, Roderick,R. Park,E. Burgess,R. McKenzie (eds.)(1925).The Cit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7. O`Hara、 Albert(1974).Special Issue: Dedicated to Dr. Lung Kuan-Hai for His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for His Founding of Editorship of This Hournal of Sociology of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9,1-5.
  28. Park, Robert(1952).Human Community: 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Glencoe:The Free Press.
  29. Saunders, Peter(1981).Social Theory and Urban Question.New York:Holmes & Meier.
  30. Soja, Edward W.(1989).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London:Verso.
  31. Sovani, N.V.,Gerald Breese (ed.)(1969).The City in Newly Developing Countrie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32. Suzuki、 Hiroshi,C. C. Lau,Y. Takahashi(eds.)(1991).Joint Seminar on Trends in Sociology: Hong Kong and Japan.Tokyo:Japanese Association of Urban Sociologists.
  33. Williamson, J. G.(1965).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3(4, 2),3-45.
  34. Zukin, Sharon(1980).A Decade Of The New Urban Sociology.Theory & Society,9(4),575-601.
  35. Zukin, Sharon(1991).Landscapes of Power: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6. 文崇一(1975)。萬華地區的全體與權力結構: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9-56。
  37. 文崇一(1979)。社會變遷中的權力人物―社區領導人與權力結構比較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6,1-30。
  38. 文崇一(1977)。岩村的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一個農村的工業化和社區生活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41-71。
  39. 文崇一、廖正宏、蕭新煌、陳寬政著(1983)。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之社會變遷及其因應措施之研究。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40. 王志弘(1996)。臺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2,195-218。
  41. 王志弘(1990)。都市流動危機的論述與現實:臺北『交通黑暗期』的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2/3),105-182。
  42. 王志弘編譯(1995)。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臺北:王志弘。
  43.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臺北:三民。
  44. 王佳煌(2001)。從全球城市概念論上海的再起與轉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9(2),91-126。
  45. 王岸(1996)。時間分配、空間選擇所形構的生活方式―新店市7-Eleven便利商店消費者個案研究。東吳社會學報,5,249-309。
  46.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
  47. 中國社會學史
  48. 王維林、朱岑樓編(1981)。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東大。
  49. 王慶中(1992)。第三世界過度都市化之再考量。法商學報,26,659-691。
  50. 王鴻楷、陳坤宏(1991)。都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第一部分):各都市消費空間結構理論的介紹與批評。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6,43-63。
  51. 包祖詁(1977)。臺北市古亭區永順里住戶之特徵和影響擇居之因素(英)。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2,85-99。
  52. 石計生(2004)。全球化士林的產業生態空間位移: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取向。東吳社會學報,16,99-148。
  53. 伊慶春(1988)。臺北市的社區類別與鄰里關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9,77-98。
  54. 朱岑樓(1972)。人文區位學名詞解釋。臺北:朱岑樓。
  55. 朱岑樓(1965)。臺北市古亭區人民團體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95-108。
  56. 朱岑樓(1967)。臺灣工業發展與人口成長。社會建設,29,25-41。
  57. 朱耀偉(1995)。當代批評論述中的空間化迷思。當代,105,14-25。
  58. 江玉龍(1975)。臺中港特定區人口外移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59. 江玉龍、蔡勇美、郭文雄編(1978)。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臺北:巨流。
  60. 米復國(1988)。臺灣的公共住宅政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97-147。
  61. 余安邦、章英華、呂玉瑕編(1998)。臺灣地區社會學論文摘要:含社會心理學(1986-199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62. 吳永毅(1988)。論營造業中的國家一資本一勞動的關係―由非正式部門的個案研究所作的推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211-230。
  63. 吳景超(1929)。都市社會學。上海:世界書局。
  64. 李謁政(1995)。九份的空間美學:作爲建築師鄉愁的深層想像。當代,105,40-51。
  65. 周志龍(2003)。後工業臺北多核心的空間結構化及其治理政治學。地理學報,34,1-18。
  66. 周素卿(2003)。全球化與新都心的發展:曼哈頓意象下的信義計畫區。地理學報,34,41-60。
  67. 周素卿、詹麗芬(1994)。臺北都會區居住空間之分化類型。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17,147-168。
  68. 林瑞穗(1984)。都市社會學的理論探究途徑。思與言,22(4),365-380。
  69. 林瑞穗(1978)。都市社區鄰里關係、社區團結與社區發展之研究。社會科學論叢,27,339-371。
  70. 林瑞穗(1974)。臺灣各縣市與臺北市問人口遷徙的探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0,121-129。
  71. 金家禾(2003)。臺北產業結構變遷與其世界城市功能發展之限制。地理學報,34,19-39。
  72. 姜蘭虹、蕭新煌(1985)。臺北市的發展歷史及問題。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7,93-120。
  73. 姚榮齡(1971)。都市、都市化與都市主義―從社會變遷分析問呼籲重視市政學術研究。社會建設,6,36-47。
  74.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中國民族學通訊,27,13-39。
  75. 柯瓊芳(1987)。社區社經地位之決定要素(英)。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3,81-105。
  76. 柯瓊芳(1987)。便捷交通設施對鄰近社區之社會經濟地位及人口消長之影響。中國社會學刊,11,149-162。
  77. 紀金山(2001)。全球化空間論述的歷史省思:兩種資本主義範型的比對。東吳社會學報,10,67-100。
  78. 范珍輝(1980)。感言。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4,1-2。
  79. 范珍輝(1965)。臺北市古亭區居民健康狀況與醫療組織。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109-118。
  80. 唐祖湘(2001)。家庭服裝消費空間選擇之研究。東吳社會學報,11,43-77。
  81. 夏鑄九(1990)。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臺北:
  82. 夏鑄九(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臺灣彰化平原的個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263-337。
  83.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臺灣城市與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57-102。
  84. 夏鑄九(1987)。一個都市中心的興起:臺北忠孝東路四段的個案研究。當代,15,60-72。
  85.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88)。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86. 夏鑄九、簡旭伸(1996)。市民運動與都市設計:高雄的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8,45-52。
  87. 孫本文(1948)。當代中國社會學。上海:上海書店。
  88. 孫本文、吳景超著(1929)。都市社會學。上海:世界書局。
  89. 孫清山(1979)。都市社區的閭鄰社會關係。社會科學發展月刊,7(11),1147-1155。
  90. 孫清山(1983)。市內居住人口移動的結構。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6,1-34。
  91. 孫義崇(1988)。臺灣的區域空間政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33-96。
  92. 席汝楫(1972)。一個農村社區的領導型態。中國社會學刊,2,1-22。
  93. 席汝楫(1977)。遷移:從個別的理論到區位學的理論―何莊社區人口遷移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2,36-55。
  94. 徐正光(1977)。岩村的生態與經濟變遷: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1-39。
  95. 徐正光、瞿海源、章英華編(1992)。臺灣地區社會學論文摘要(1963-198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96. 郝繼隆、張承漢(1970)。歐洲、亞洲及臺灣都市化的比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6,27-36。
  97. 高棣民(1987)。臺灣奇蹟。臺北:洞察。
  98. 寇龍華(1968)。永和鎮與臺北市社會關係調查初步報告摘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4,57-60。
  99. 張文亮(1995)。空間觀念的重新認識:從康德的先驗幾何原形到碎形。當代,105,26-39。
  100. 張景森(1993)。臺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臺北:業強。
  101. 張景森(1988)。戰後臺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9-31。
  102. 張曉春(1965)。臺北市延平區區位結構之分析。思與言,3(4),32-38。
  103. 張曉春(1970)。臺北縣永和鎮都市化之研究(下)。思與言,7(6),44-50。
  104. 張曉春(1970)。臺北縣永和鎮都市化之研究(上)。思與言,7(5),22-34。
  105. 張曉春(1966)。延平房屋問題研究。思與言,3(6),18-30。
  106. 張曉春(1968)。臺北市延平區之演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4,99-114。
  107. 莊慧秋、崔梅蘭、呂秉怡、吳金鏞(1989)。中華民國無住屋者團結組織成立大會大會手冊。臺北:中華民國無住屋者團結組織。
  108. 許坤榮(1988)。臺北邊緣地區住宅市場之社會學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149-210。
  109. 陳小紅(1992)。臺北市住宅區位階層化相關因素研究之初探(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6,157-231。
  110. 陳小紅(1992)。臺北市住宅區位階層化相關因素研究之初探(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5,163-223。
  111. 陳小紅、周鳳(1987)。臺北市路邊洗車業之研究:以非正式部門觀。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1),167-178。
  112. 陳小紅、蔡勇美、章英華編(1997)。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113. 陳志梧(1988)。空間之歷史社會變遷:以宜蘭爲個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室。
  114. 陳志梧(1988)。日本帝國主義下宜蘭城的空間轉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231-262。
  115. 陳坤宏、王鴻楷(1996)。都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第三部份):臺北市六個商業區的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8,1-34。
  116. 陳坤宏、王鴻楷(1993)。都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第二部分):一個新的都市消費空間結構理論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7,1-17。
  117.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臺北:巨流。
  118.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巨流。
  119. 陳東升(1992)。Political Economy of Urban Growth: A Cross-National Study。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1,35-92。
  120. 陳東升、周素卿(1993)。國家結構、政商關係與空間形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2,149-183。
  121. 陳東升、章英華、張笠雲(1993)。Consumption Relationships and Urban Hierarchy: A Case of Medical Care Service。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工業社會發展問題研討會特輯),26,107-118。
  122. 陳冠甫(1991)。臺灣高科技工業的依賴發展與空間結構:新竹科學園區的案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1),113-150。
  123. 陳紹馨、李增祿(1965)。臺北市古亭區家庭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71-93。
  124. 陳寬政(1981)。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佈與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5,51-70。
  125. 章英華(1985)。明清以迄民國中國城市的擴張模式:以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爲例。漢學研究,3(2),535-580。
  126. 章英華(1986)。臺灣都市區位結構的比較研究:以臺北、臺中、高雄爲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8,25-50。
  127. 章英華(1995)。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巨流。
  128. 章英華(1990)。都市社會學中有關空間的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27,40-47。
  129. 章英華(1991)。龍冠海教授的生平與學術。中國社會學刊,15,41-55。
  130. 章英華、瞿海源、章英華編(1985)。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31. 麥留芳(1970)。社區研究中之人口途徑。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6,89-100。
  132. 傅仰止(1985)。「社區消逝」理論及其批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7,137-154。
  133. 傅仰止(1995)。都市人的非慣俗傾向。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4,35-98。
  134. 傅仰止(1983)。都市社會學的兩大傳統:淺析Simmel與Wirth。思與言,21(2),159-164。
  135. 傅仰止(1995)。都市人的社會心理特質:公私場域之分。中國社會學刊,18,17-73。
  136. 傅仰止、伊慶春(1994)。容忍態度的結構肇因:都市背景、遷移經驗、異質聯繫。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257-301。
  137. 傅仰止、張笠雲、呂玉瑕、王甫昌編(1997)。九○年代的臺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138. 傅仰止、蕭新煌著(1993)。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板橋:臺北縣市立文化中心。
  139. 曾梓峰(1993)。都市環境經理之實踐:一個都市社會運動取向之考察。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7,37-51。
  140. 黃世孟(1989)。從臺北都市計畫歷史探討空間結構變遷特質之研究(Ad. 1895-1945)。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4(1),67-83。
  141. 黃順二(1976)。臺灣地區人口差別移動率的區位探究。思與言,13(6),31-39。
  142. 黃順二(1975)。萬華地區的都市發展―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17。
  143.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調查(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臺北:遠流。
  144. 黃慧琦(2001)。條碼的秘密:連鎖零售業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臺北:左岸。
  145. 黃慧琦(2004)。1990年後臺北市零售產業空間發展與群集分析。東吳社會學報,16,33-59。
  146. 黃應貴(1990)。人類學對於空間的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27,1-12。
  147. 黃麗玲(2003)。一九九○年代臺北市都市規劃中的社區參與―全球過程、地方政治以及鄰里回應。地理學報,34,61-78。
  148. 黃躍雯(2004)。從溫柔鄉到「新」溫泉鄉―新北投休憩空間再發展機制的探究。地理學報,38,63-91。
  149. 楊子葆(1990)。臺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2/3),33-103。
  150. 楊雅彬、王康編(1992)。社會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51. 楊懋春(1976)。社會學在臺灣地區的發展。中國社會學刊,3,1-48。
  152. 楊懋春(1978)。淺說人文區位生態學。中國社會學刊,4,1-10。
  153. 葉秀珍、陳寬政(1998)。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術研究的現況與發展。臺灣社會學刊,21,21-57。
  154. 葉啟政、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1988)。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臺北:聯經。
  155. 熊瑞梅(1985)。近一世代臺灣住宅特質對人口遷移的影響及其對策。私立東海大學東海社會科學學報,4,87-104。
  156. 熊瑞梅(2001)。都市事件行動體系的分析―以臺中市爲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9,59-110。
  157. 臧振華(1990)。談考古學的空間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27,47-52。
  158. 劉維公(2003)。臺北市文化經濟之初探。東吳社會學報,15,79-99。
  159. 蔡文芳(2000)。星巴克人的誕生―都市咖啡消費空間的解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2,147-169。
  160. 蔡宏進(1985)。衛星地帶內圍都市之間人口成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臺北都會區的案例(英)。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8,129-151。
  161. 蔡宏進(1979)。臺灣都市化過程中都市鄉村人口的再分配及變動:特質、問題及政策上的含義。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3,1-42。
  162. 蔡宏進(1978)。臺北市發展的人文區位分析:人口成長及其成因與後果。中國社會學刊,4,68-101。
  163. 蔡采秀、蕭新煌著(1993)。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64. 蔡青龍、陳昭南編(1982)。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65.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臺北:巨流。
  166. 蔡勇美、郭文雄主編(1978)。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臺北:巨流。
  167. 蕭新煌、蔡勇美、章英華編(1997)。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168. 蕭新煌、賴澤涵編(1987)。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東大。
  169. 龍冠海(1972)。都市社會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三民書局。
  170. 龍冠海(1969)。近二十年來臺灣五大城市人口結構的研究。社會科學論叢,19,1-23。
  171. 龍冠海(1967)。臺北市古亭區社會調查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172. 龍冠海(1963)。國立臺灣大學設置社會學系的來龍去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135-139。
  173. 戴伯芬(1994)。誰做攤販:臺灣攤販的歷史形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7,121-148。
  174. 戴瑞婷(1996)。臺北市國宅區居民意識影響因素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8,63-79。
  175. 謝高橋(1982)。社區發展與民眾參與。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10,412-430。
  176. 謝高橋(1985)。都市化與人口分佈。研究月刊,9(9),15-27。
  177. 謝高橋(1980)。臺灣的都市化過程與趨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1,75-124。
  178. 謝高橋(1990)。都市的結構模式。臺北:巨流。
  179. 謝高橋(1992)。都會區和非都會區人口社會及經濟特徵的差異分配。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5,133-161。
  180. 瞿海源(1975)。萬華地區社會態度的變遷:萬華地區社會研究之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57-84。
  181. 瞿海源(1977)。岩村居民的社會態度―一個農村的工業化程度與社區生活研究之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97-117。
  182. 瞿海源、文崇一(1975)。現代化過程中的價值變遷。思與言,12(5),1-14。
  183. 蘇碩斌(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左岸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
  2. 鄭安佑,徐明福,吳秉聲(2018)。現代化過程中「社會經濟─都市空間」的謀生景致─以1934 年臺南市末廣町路、本町路與米街為例。建築學報,105,93-118。
  3. (2022)。回應與對話書評:《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黃克先著,2021。臺北市:春山出版。臺灣社會學刊,71,13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