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技術官僚與產業升級:台灣1970年代IC計畫的重新檢視

并列篇名

A Review about the Technocra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IC Industry

DOI

10.6350/JSSP.200903.0025

作者

蔡偉銑(Wei-Hsien Tsai)

关键词

技術官僚 ; 產業政策 ; 政策過程 ; 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 ; 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 ; 工研院電子所 ; 積體電路產業 ; technocrats ; industry policy ; policy process ; METS ; TAC ; ERSO ; IC industry

期刊名称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1卷1期(2009 / 03 / 01)

页次

25 - 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台灣1974年的「IC計畫」,被既有文獻認爲是奠定台灣IC (Integrated Circuit)產業發展的基礎,也常被舉爲政府產業政策的成功案例,然而卻甚少釐清這項計畫的歷史義涵與定位。 本文則試圖從「敘事」(Policy Analysis as Narrative)的角度切入,檢視這項計畫與計畫過程所涉及之財經官僚、科技官僚與科技專家等相關人士的角色,藉由呈現這些行動者的動作與結果,分析其背後的意涵,來體現政策過程的多面向複雜關係,以及「能幹的技術官僚」的重要性,藉以填補既有文獻所忽略的片段。 本文認爲,蔣經國政府在「科技救國」的氛圍下,藉由1966年開始的「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METS)與1974年成立的「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TAC)的協助,來了解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等的訊息,以及討諭台灣經濟發展的出路。其中,以旅美工程師爲主的科技專家,協助財經官僚理解IC產業高度全球專業分工的趨勢,逐步推動IC計畫,利用美、日IC產業競爭的外部因素,透過蔣經國弭平內部反對聲浪與路線爭議,開啟台灣參與IC產業全球擴張、調整在全球IC產業分工體系中角色的「機會之窗」。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lectronic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IC) industry parallels, in many ways, the expansion of the global IC industry, the building of knowledge networks, and the sense of security crisis and globalization of political-economic elites. The government, by virtue of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Moder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minar (METS), beginning in the mid-1970s, created the Electronics Research and Service Organization (ERSO), the most important division of Taiwan's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ERSO and the Tech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TAC), by compacting American-trained scholars and engineers and joining Silicon Valley set up IC companies and assisted in th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of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short, technocrats are a key factor in the policy process. The government needs mor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the technocrats to improve policy mak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方至民、翁良杰(2004)。制度與制度修正:臺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路徑變遷(自1973至199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3),351-388。
    連結:
  2.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2)。「科技與社會」專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208。
    連結:
  3.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2)。編輯室報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iii-xiii。
    連結:
  4. 周桂田(2002)。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69-122。
    連結:
  5. 周桂田(2005)。知識、科學與不確定性-專家與科技系統的「無知」如何建構風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3,131-180。
    連結:
  6. 周桂田(2003)。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默)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公眾、科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1-63。
    連結:
  7.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到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
    連結:
  8. 柯志明(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台灣社會學,10,149-170。
    連結:
  9. 鄭爲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1-68。
    連結:
  10. 瞿宛文(2007)。戰後台灣經濟成長原因之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1-33。
    連結:
  11. Adams, Jack著(1971)。美或記者看臺灣之電子工業。工業發展與投資資料專頁。
  12. Addison, Craig著、金碧譯(2001)。矽屏障:台灣最堅實的國防。台北:商智文化。
  13. Born, Max著、陳永禹譯(1983)。物理中的哲思。台北:聯經。
  14. Chang, Ha-Joon(1996).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Policy.London:MacMillan Press.
  15. Chang, P. L.(1994).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aiwan's IC Industry: Method of Technology Transfer.Technouation,14(3),161-171.
  16. Chang, P. L.,C. T. Tsai(2000).Evolution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Formation and Consortia.Industry and Innovation,7(2),185-197.
  17. Chang, P. L.,C. W. Hsu(1998).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IEEE Trna. Eng. Manag,45(4),349-356.
  18. Chu, Yun-Peng (eds.),Hal Hill (eds.)(2006).The East Asian High-Tech Drive.Northampton:Edward Elgar.
  19. Clyde, V. Prestowize(1988).Trading Places: How We Are Giving Our Future to Japan and How to Reclaim It.New York:Basic Books.
  20. Dowding, Keith(2001).There Must Be End to Confusion: Policy Networks, Intellectual Fatigue, and the Need for Political Science Methods Courses in British Universities.Political Studies,49(1),89-105.
  21. Dowding, Keith(1995).Model or Metaphor?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Policy Network Approach.Political Studies,43(1),136-158.
  22. EPCEY(1974).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aiwan.Industry of Free China,XXXXII(1),21-34.
  23. Evans, Mark(2001).Understanding Dialectics in Policy Network Analysis.Political Studies,49(3),542-550.
  24. Fischer, Frank(1990).Technocracy and 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London:Sage.
  25. Fischer, Frank(2008).Citizens and Experts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Situating Technical Knowledge in Practical Deliberation.2008 TASPA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ference Handbook」,Taichung:
  26. Fischer, Frank(2003).Reframing Public Policy: Discursive Politics and Deliberative Practices.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 Fischer, Frank (eds.),John Forester (eds.)(1993).The Argumentative Turn in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28. Gilpin, Robert(2001).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9. Henderson, Jeffrey(1989).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Production: Society, Space and Semiconductors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Routledge.
  30. Hong, Sung Gul(1997).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East Asia: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Northampton:Edward Elgar.
  31. Hsueh, Li-Min,Chen-Kuo Hsu,Dwight H. Perkins(2001).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ate: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Taiwan Government in the Economy, 1945-1998.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2. Johnson, Chalmers著、姜雪影譯、李定健譯(1985)。推動日本奇蹟的手-通產省。台北:天下文化。
  33. Jones, Roges S.著、管琥譯(1997)。衝擊:改變世界的物理概念。台北:正中。
  34. Kaplan, Thomas J.,Frank Fischer (eds.),John Forester (eds.)(1993).The Argumentative Turn in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35. Lin, Otto C. C.,Henry S. Rowen (ed.)(1998).Behind East Asian Growth: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osperity.London:Routledge.
  36. Lindblom, Charles E.、Edward J. Woodhouse著、陳恆鈞譯(1998)。政策制定的過程。台北:韋伯。
  37. Link, Albert. N.,Gregory Tassey(1987).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based Competition: Meeting the New Global Challenge.Lexington, Mass:Lexington Books.
  38. Marsh, David,Martin Smith(2000).Understanding Policy Networks: Towards a Dialectical Approach.Political Studies,48(1),4-21.
  39. Marsh, David,Martin Smith(2001).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Do Political Science: On Different Ways to Study Policy Networks.Political Studies,49(3),528-541.
  40. Mathews, J. A.(1995).High-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 Asia: The case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 and Korea.Taipei:Chung-Hua Institution for Economic Research.
  41. Mathews, John A.,Dong-sung Cho(2000).Tiger Technology: The Creation of 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East Asia.Cambridge, 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2. Mazurek, Jan(2003).Making Microchips: Policy,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Cambridge, Mass, London:MIT.
  43. McConaughy, Walter P.(1968).Science as a Key to National Development.Industry of Free China,XXX(1),13-19.
  44. Moon, J. Donald,Fred I. Greenstein (eds.),Nelson V. Polsby (eds.)(1975).Political Science: Scope and Theory.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45. Onis, Ziya(1991).Review Article: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Comparative Politics,24,109-126.
  46. Ranis, Gustav (ed.)(1992).Taiwan: From Developing to Mature Economy.Boulder:Westview Press.
  47. Rowen, Henry S. (ed.)(1998).Behind East Asian Growth: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osperity.London:Routledge.
  48. Schwarz, Michael,Michael Phompson(1990).Divided We Stand: Redefining Politics,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oice.New York, 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
  49. Taylor, Jay著、林添貴譯(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
  50. Tsao, T. C.(1974).Some Reminiscences of the Fifth Seminar on Moder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工程,47(11),51-55.
  51. van Dijk, Teun A. (ed.)(1997).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London:Sage.
  52. Winner, Langdon(1977).Autonomous Technology: Technics-out-of Controls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Cambridge:The MIT Press.
  53. Winner, Langdon,Michael E. Kraft (eds.),Norman J. Vig (eds.)(1988).Technology and Politics.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54. Zuvekas, Clarence(1979).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New York:Macmillan Press.
  55. 工研院IEK:2008年台灣IC產業產值年增4.4%
  56. 小谷豪治郎(1990)。蔣經國先生傳。台北:中央日報。
  57. 工研院(1977)。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六十六年度工作成果報告。
  58. 工研院(1993)。工業技術研究院二十年紀要。新竹:工研院。
  59. 工研院(1975)。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六十四年度工作成果報告。
  60. 工研院(1976)。工業技術研究院發展「積體電路」計劃。無線電技術季刊,15(4),53-58。
  61. 工研院(2005)。工研院30年大事紀。新竹:工研院。
  62. 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中心(1978)。電子工業歷史性的一步:積體電路示範工場。電工,21(2),5-12。
  63. 工研院電子所(1979)。電子工業研究所簡史。工業技術,65,1-2。
  64. 工研院電子所(1997)。1997半導體工業年鑑。
  65. 工業簡訊(1975)。電子工業發展計劃。工業簡訊,5(7),2。
  66. 工業簡訊(1976)。臺灣電子工業成品生產現狀與技術分析。工業簡訊,6(11),3-6。
  67. 工業簡訊(1972)。歐美半導體工業之新態勢。工業簡訊,2(3),52。
  68. 工業簡訊(1971)。日本電子工業之發展概況。工業簡訊,1(1),7-10。
  69. 中央日報(1974)。工程技術討論會各組提具體建議。中央日報(1974/07/27)。
  70. 中央日報(1974)。提高電子業產品自製率。中央日報(1974/08/02)。
  71. 中國工程師學會(1966)。民國五十五年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專集。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72. 中國工程師學會(1985)。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十屆紀念專集(民國五十五年-民國七十四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73. 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68)。五十七年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專輯。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74. 中國時報(2003)。也談蔣經國的歷史評價問題。中國時報(2003/10/01)。
  75. 中國時報(2006)。追憶一個消逝的典型。中國時報(2006/02/16)。
  76. 中國時報(1997)。二十年箠路藍縷 資訊業締造奇蹟。中國時報(1997/01/02)。
  77. 中華徵信所(1999)。資訊產業傳。台北:中華徵信所。
  78. 尹啓銘(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商周。
  79. 尹啓銘、Jason Dedrick、Kenneth L. Kraemer著、張國鴻譯、吳明機譯(2000)。亞洲電腦爭霸戰-創造全球競爭新規則。台北:時報。
  80. 天下雜誌(1984)。攀登另一座山:迎接科技時代。台北:經濟與生活。
  81. 不惑之齡-邁入第四十年的近代工程討論會
  82. 方賢齊、丘秀芷編(1993)。我所認識的孫運璿:孫運璿八十大壽紀念專輯。台北:孫璐西。
  83. 方賢齊、鄭復寧、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85)。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十屆紀念專集(民國五十五年-民國七十四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84. 王仕琦(2001)。艾凡思撫今思昔 科技政策官僚今不如昔。工商時報(2001/04/19)。
  85. 王仕琦(2005)。「捨得,才能順利交棒。」胡定華適時淡出。工商時報(2005/03/13)。
  86. 王作榮(1999)。壯志未酬:王作榮自傳。台北:天下文化。
  87. 王作榮、李國鼎先生紀念活動推動小組編(2002)。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88. 王志仁(1998)。點矽成金:十倍速獲利,科技英雄定江山。台北:天下雜誌。
  89. 王秀雲(2003)。從科技文明進步觀到科技文明疑惑觀。科學月刊,34(4),313-316。
  90. 王昭明(1994)。溯行經濟奇蹟 油電價政策的省思。遠見雜誌,93,98-103。
  91. 王昭明(1995)。王昭明回憶錄。台北:時報。
  92. 王昭明(1994)。溯行經濟奇蹟 創導者鴻爪。遠見雜誌,95,110-115。
  93. 王家政、徐榮華(1974)。電子產品航空運價的爭執與影響。聯台報(1974/09/02)。
  94. 王章陵編著(1999)。蔣經國上海打虎記:上海經濟管制始末。台北:正中。
  95. 王璟、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85)。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十屆紀念專集(民國五十五年-民國七十四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96. 史欽泰(1987)。我對超大型積體電路工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工程,60(3),12-22。
  97. 史欽泰(2001)。我國IC產業的發展史與未來展望。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98. 史欽泰編(2003)。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新竹:工研院。
  99. 台北市銀行徵信室(1971)。台灣區電子工業調查報告。
  100. 立法院公報(1974)。行政院長施政報告質詢。立法院公報,63(16),2-96。
  101. 立法院公報(1973)。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報告工作概況繼續質詢。立法院公報,62(11),2-11。
  102. 立法院公報(1973)。院會記錄。立法院公報,62(6),2-38。
  103. 立法院公報(1972)。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去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四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82),1-11。
  104. 立法院公報(1974)。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63(23),2-40。
  105. 立法院公報(197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吳主任委員大猷報告工作概況。立法院公報,62(10),2-10。
  106. 立法院公報(1974)。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第五十三會期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3(26),22-30。
  107. 立法院公報(1975)。經濟部六十五年度施政計畫。立法院公報,64(36),1-48。
  108. 立法院公報(1973)。院會記錄。立法院公報,62(7),2-8,31-33。
  109. 立法院公報(1972)。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立法院公報,61(78),1-6。
  110. 立法院公報(1972)。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五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82),11-19。
  111. 立法院公報(1974)。經濟部六十四年度施政計畫提要。立法院公報,63(27),1-83。
  112. 立法院公報(1972)。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三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81),1-12。
  113. 立法院公報(1975)。行政院或家科學委員會徐主任委員賢修報告工作概況。立法院公報,64(12),17-28。
  114. 立法院公報(1973)。院會記錄。立法院公報,62(5),1-40。
  115. 立法院公報(1972)。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六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88),17-29。
  116. 立法院公報(1973)。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十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9(19),1-15。
  117. 立法院公報(1972)。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70),2-13。
  118. 立法院公報(1974)。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第五十二會期第十三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3(12),2-7。
  119. 立法院公報(1973)。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七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2(3),1-13。
  120. 立法院公報(1974)。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63(14),2-86。
  121. 立法院公報(1973)。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九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2(18),1-18。
  122. 立法院公報(1972)。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二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1(72),3-12。
  123. 立法院公報(1973)。立法院經濟、教育兩委員會審查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第八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62(4),1-11。
  124. 交大友聲(2002)。廿世紀的交大完人 懷念趙曾玨學長。交大友聲,393,29-30。
  125. 朱雲漢、蕭新煌編(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126. 何秀煌(1972)。哲學·科學·人生。科學月刊,3(4),12-15。
  127. 何錦堂(199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128. 余英時、吳東昇編、朱雲漢編(1995)。東亞現代化的困境與出路: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國策中心。
  129. 吳大猷(1972)。我國科學發展計劃實施經過和檢討。科學月刊,3(1),33-40。
  130. 吳大猷(1969)。發展科學兩個不同的可能政策。中央日報(1969/09/16)。
  131. 吳大猷(1990)。科學與科學發展。台北:遠流。
  132. 吳大猷(1989)。在台工作回憶。台北:遠流。
  133. 吳大猷著(1971)。科學與科學發展。台北:遠流。
  134. 吳大猷著(1990)。科學與科學發展。台北:遠流。
  135. 吳大猷著(1986)。人文·社會·科技。台北:遠流。
  136. 吳忠吉(1998)。產業政策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137. 吳迎春(1995)。臺灣競爭力的故事。台北:天下雜誌。
  138. 吳思華編、陳宗文(2001)。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台北:遠流。
  139. 吳思華、沈榮欽、蔡敦浩編(1999)。管理資本在台灣:台灣產業發展的邏輯。台北:遠流。
  140. 吳泉源(2001)。當「專家」對上「專家」:重新理解「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物理雙月刊,23(1),13-15。
  141. 吳泉源(2004)。研究產業的下一步:評瞿宛文、安士敦,《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灣社會學刊,32,223-228。
  142. 呂一銘(1978)。發展科技最需改進的地方科技機構繁多·往往各自爲政如何培育人才·革除門戶之見。聯合報(1978/02/03)。
  143. 呂一銘(1972)。我國電子工業的前途韓國專家建議加強研究發展東南亞外資電子工業嚴重威脅日優勢地位。聯合報(1972/01/17)。
  144. 呂一銘(1974)。徐賢修辭國科會主委。聯合報(1974/06/16)。
  145. 李弘元譯、韓國IT研究會編(2002)。IT韓潮:不容忽視的韓國IT競爭力。台北:經濟新潮社。
  146. 李松林(1993)。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
  147. 李青霖(1999)。新台灣奇蹟聚光點電子所25年慶。聯合報(1999/09/02)。
  148. 李美惠(2004)。他的名人家族橫跨黨政商。商業周刊,880,44-46。
  149. 李祖舜(2006)。蔣家第三代回憶:他是接班不二人選。聯合報(2006/02/15)。
  150. 李珣瑛、何易霖(2006)。典範流傳工研院悼念孫運璿。經濟日報(2006/03/30)。
  151. 李國偉(1999)。一條畫不清的界線。台北:新新聞。
  152. 李國偉(1990)。科學與民主的關係-爲紀念「五四」七十周年而作。科學月刊,21(5),393-403。
  153. 李國鼎(1982)。台灣工業發展的過程與前途。天下雜誌,17,19-23。
  154. 李國鼎(1969)。第五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主要內容。自由中國之工業,31(1),7-15。
  155. 李國鼎(1972)。談自力更生之道。自由中國之工業,38(3),2-6。
  156. 李國鼎、于宗先編、陸民仁編(1975)。台灣經濟發展總論。台北:聯經。
  157.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台北:聯經。
  158. 李雅明(1999)。半導體的故事。台北:新新聞。
  159. 李雅明(1973)。我們應有屬於自已的電子工業。聯合報(1973/06/04)。
  160. 李端玉、丘秀芷編(1993)。我所認識的孫運璿:孫運璿八十大壽紀念專輯。台北:孫璐西。
  161. 沈君山(1970)。答蔡君投書。科學月刊,1(6),4-5。
  162. 沈榮欽(1997)。台灣積體電路產業形成的路徑選擇:1974-1982。台灣銀行季刊,48(3),55-82。
  163. 汪彝定、丘秀芷編(1993)。我所認識的孫運玲:孫運璿八十大壽紀念專輯。台北:孫璐西。
  164. 狄英、林昭武(1988)。富裕·多元選擇的年代。天下雜誌,81,84-119。
  165. 邢慕寰(1993)。臺灣經濟策論。台北:三民。
  166. 阮肇彬(1970)。工業發展局的未來任務全盤瞭解聯繫·促進各業發展。聯合報(1970/02/25)。
  167. 周桂田(2000)。高科技風臉:科學與社會之多元與共識問題。思與言,38(3),75-103。
  168. 周桂田(2003)。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判思考。台灣社會學刊,31,153-188。
  169. 林景源、于宗先編、杜文田編(1976)。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
  170. 林嘉誠、蔡政文(1983)。我國科技專家的政治影響力。中國論壇,16(11),37-41。
  171. 林蔭庭(1998)。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台北:天下文化。
  172. 金耀基、吳東昇編、朱雲漢編(1995)。東亞現代化的困境與出路: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國策中心。
  173. 施克敏(1970)。華府看蔣副院長訪美。聯合報(1970/04/18)。
  174. 施振榮(2005)。宏碁的世紀變革:淡出製造·成就品牌。台北:天下文化。
  175. 施振榮(2004)。再造宏碁:開創、成長與挑戰。台北:天下文化。
  176.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蕃地權。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177. 洪懿妍(2003)。創新引擎-工研院:臺灣產業成功的推手。台北:天下文化。
  178.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1)。紀念「科技之父」李國鼎先生專輯。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179. 科學月刊編輯部(1970)。編輯室報告。科學月刊,1(6),74。
  180. 胡定華、張俊彥編、游伯龍編(2002)。活力。台北:時報。
  181. 胡適、張君勳著(2008)。科學與人生觀。台肥:黃山書社。
  182. 胡適、羅榮渠編(2008)。從「西化」到現代化。台肥:黃山書社。
  183. 茅家琦(2003)。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台北:臺灣商務。
  184. 苑舉正(1999)。科技社會中的「新魔咒」。哲學雜誌,28,60-81。
  185. 凌安海、李念魯(1981)。發展積體電路工業應有的認識。臺電月刊,219,29-31。
  186. 夏珍(2003)。論史單取一面減損台灣成就。中國時報(2003/09/25)。
  187. 孫運璿(1973)。當前工業面臨情勢及努力方向。工業簡訊,3(11),3。
  188. 孫運璿(1977)。工業界頻傳佳音逐漸邁向重化工業發展工業新觀念不盲目追求成長率。聯合報(1977/10/30)。
  189. 孫運璿(2000)。半導體工業的誕生。聯合報(2000/12/14)。
  190. 孫震(2001)。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經濟日報(2001/05/19)。
  191. 孫震(2003)。臺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台北:三民。
  192. 徐振國(2001)。論科學方法論與詮釋學方法論之整合:製作「政治經濟研究資料庫」之啓示。佛光人文社會學刊,1(1),243-264。
  193. 徐榮華(1975)。電子工業不應停留在裝配階段。聯合報(1975/01/07)。
  194. 徐榮華(1974)。電子工業諮詢小組成立給予業者極大鼓舞作用有關困難問題可獲解決。聯合報(1974/10/08)。
  195. 徐碧華(1995)。一張做人的成績單。聯合報(1995/10/25)。
  196. 徐賢修(1983)。科技發展與國家建設。台北:學海。
  197. 徐賢修(1973)。科學研究與工商發展。科學發展,1(12),34。
  198. 翁良傑(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199. 袁頌西、胡佛(1983)。現代國家與科技。中國論壇,16(11),29-36。
  200. 馬道容(2006)。治國工程師孫運璿用生命愛台灣。聯合晚報(2006/02/15)。
  201. 國科會(199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民國八十四年版)。
  202.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
  203. 康寶煌(1977)。推動台灣電子工業之發展。電工,20(23),15-17。
  204. 張如心、潘文淵文教基金會(2006)。矽說台灣:台灣半導體產業傳奇。台北:天下文化。
  205. 張忠謀(1998)。張忠謀自傳。台北:天下文化。
  206. 張俊彥編、游伯能編(2002)。活力: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台北:時報。
  207. 張毅君(1987)。賠錢都得做: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光華,12(6),68-72。
  208. 曹興誠(1998)。資訊業方興未艾發展潛力無窮。工商時報(1998/10/26)。
  209. 曹興誠、丘秀芷編(2007)。懷念孫運璿。台北:天下文化。
  210. 莊克寧(1978)。漫談積體電路示範工場。今日經濟,125,40-47。
  211. 許松根、梁國樹編(1994)。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時報。
  212. 許瓊文、史欽泰編(2003)。產業科技與工研院。新竹:工研院。
  213. 郭廷以(1987)。近代中國的變局。台北:聯經。
  214. 陳玉璽、孫以清編、郭冠廷編(2004)。政治與資訊科技。台北:楊智。
  215. 陳東升(1997)。高科技產業組織間關係的權力分析:以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的設計公司爲例。台大社會學刊,25,47-104。
  216. 陳東升(2003)。積體網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社會學分析。台北:群學。
  217. 陳恆鈞、黃婉玲(2004)。臺灣半導體產業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徑。中國行政,75,1-28。
  218. 陳博志、于宗先編、李誠編(1997)。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臺灣經濟發展之評價。台北:中經院。
  219. 陳慧玲、丘秀芷編(2007)。懷念孫運璿。台北:天下文化。
  220. 陳獨秀編錢玄同編(1919)。新青年。上海:上海群益書社。
  221. 陳獨秀編錢玄同編(1918)。新青年。上海:上海群益書社。
  222. 陶良(1973)。聯合工業研究所對電子工業的輔導。工業簡訊,3(2),32-34。
  223. 章長錦(1972)。蔣經國的新觀念、新作風。經濟日報(1972/05/18)。
  224. 傅大爲(1990)。科學在台灣社會的地位。科學月刊,21(1),93-96。
  225. 彭琡靜(2001)。樂在工作、隨緣自得-專訪旺宏電子董事長胡定華。交大友聲,389,66-72。
  226. 彭慧明(2001)。總統頒揚孫運璿、李國鼎。聯合報(2001/04/26)。
  227. 彭慧鸞(199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228. 曾煥昭(1966)。日電子工業紛紛來台設廠。聯合報(1966/10/22)。
  229. 費景漢、馬凱編(1989)。臺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
  230. 費驊(1971)。一九七○年代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與經濟問題。自由中國之工業,36(1),2-6。
  231. 費驊、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72)。六十一年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專集。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232. 楊丁元(1980)。期待國內電子工業發展積體電路。臺電月刊,213,43-44。
  233. 楊丁元(1979)。發展以積餿電路爲基礎的電子工業。工業技術,65,3-6。
  234. 楊丁元、陳慧玲(1996)。業競天擇:高科技產業生態。台北:工商時報。
  235. 楊方儒(2006)。低價衝量?還是高價衝毛利?。遠見雜誌,235,160-164。
  236. 楊艾俐(1989)。孫運璿傳。台北:天下文化。
  237. 楊裕球(2002)。懷念趙曾珏老前輩。交大友聲,393,34-35。
  238. 楊維敏(2001)。領導台灣走出戰後蕭條 蔚爲資訊大國:畢生奉獻 人如其名。中國時報(2001/05/22)。
  239. 經合會(1968)。臺灣的電子工業。自由中國之工業,29(3),2-7。
  240. 經建會(1980)。中華民國電子工業部門發展計畫(1980-1989)。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41. 經濟部(1972)。臺灣地區電子工業概況與展望。工業簡訊,2(8),3-7。
  242. 葉啓政(1983)。邊陲社會科技發展的外衍因素。中國論壇,16(11),21-28。
  243. 資策會(2000)。產業·科技·人。台北:資訊與電腦出版社。
  244. 電子時報(2002)。矽導新勢力:半導體與零組件產業趨勢。電子時報。
  245. 電工(1978)。六十七年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電子組小組座談會。電工,21(4),37-52。
  246. 漢寶德、張振益編(1999)。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台北:雄獅。
  247. 熊澄宇(2005)。資訊社會4.0。台北:商周。
  248. 技術官僚
  249. 趙曾珏、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66)。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專集(民國五十五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250. 趙曾珏、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85)。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十屆紀念專集(民國五十五年-民國七十四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251. 劉大年、顧瑩華、劉孟俊(2000)。日本及韓國IC工業之發展策略與國際競爭力分析。台北:經濟部。
  252. 劉兆玄(2001)。李國鼎 台灣經濟奇蹟的建築師。中國時報(2001/06/01)。
  253. 劉素芬(2005)。李國鼎:我的台灣經驗。台北:遠流。
  254. 劉常勇(2000)。研究機構發展衍生公司對產業創新之影響-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爲研究對象。台灣銀行季刊,51(3),40-69。
  255. 劉進慶著、王宏仁譯(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256. 劉瑞華、史欽泰編(2003)。產業科技與工研院。新竹:工研院。
  257. 潘文淵(1996).Taiwan Project.新竹:潘文淵文教基金會.
  258. 潘文淵、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68)。五十七年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專輯。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259. 潘文淵、中國工程師學會編(1968)。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專集(民國五十五年)。台北:中國工程師學會。
  260. 潘文淵博士生平與台灣產業關係大事紀
  261. 蔣經國(1973)。我國科學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教育與文化,406,1。
  262. 蔣經國(1973)。蔣院長在國民黨四中全會行政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應結合國家建設。科學發展,1(12),33。
  263. 蔣經國(1973)。關於經濟建設的幾個基本觀念。經濟日報(1973/09/26)。
  264. 蔡明介、林宏文採訪整理(2001)。競爭力的探求:IC設計高科技產業實戰策略與觀察。台北:財訊。
  265. 蔡明璋(2005)。臺灣的新經濟:文獻的回顧與評述。臺灣社會學刊,34,211-247。
  266. 蔡偉銑(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267. 蔡敦浩編(1999)。管理資本在台灣:台灣產業發展的邏輯。台北:遠流。
  268. 鄭國賓、丘秀芷編(1993)。我所認識的孫運璿:孫運璿八十大壽紀念專輯。台北:孫璐西。
  269. 盧志遠(1990)。我國電子科技與工業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月刊,21(1),67-70。
  270. 盧志遠(2001)。全球DRAM產業賭注風險越來越大。工商時報(2001/04/19)。
  271. 盧志遠(1997)。台灣半導體產業技術奇蹟之見證由自主研發專案至產業落實生根。科學月刊,28(11),898-907。
  272. 蕭峰雄(2001)。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台北: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
  273. 聯合報(1976)。生產線上推動積體電路發展計劃引進新設計及製作技術將可促使電子工業革新。聯合報(1976/03/26)。
  274. 聯合報(1973)。發展科學·革新觀念復國建國·團結第一國科會主委·語重心意長將邀科學家·義務任諮議。聯合報(1973/07/05)。
  275. 聯合報(1974)。國科會新聘四委員 徐賢修仍擔任主委。聯合報(1974/09/05)。
  276. 聯合報(1967)。我電子展 美機械展 昨均結束。聯合報(1967/11/05)。
  277. 聯合報(1980)。總統昨主持財經會談指示改善產品品質 增強出口競爭能力。聯合報(1980/08/20)。
  278. 聯合報(1967)。業者建議經合會等協助電器工廠承製電子組件。聯合報(1967/02/19)。
  279. 聯合報(1967)。外人投資電子工業我訂審核準則須用人力較多且能大量外銷者。聯合報(1967/01/25)。
  280. 聯合報(1968)。發展本省電子工業 將設技術資料中心 並由旅美專家提供資料。聯合報(1968/07/11)。
  281. 聯合報(1975)。發展積體電話 將設示範工業。聯合報(1975/11/27)。
  282. 聯合報(1977)。電子錶工業重大突破 石英振盪器自製成功。聯合報(1977/05/09)。
  283. 聯合報(1974)。工程專家促採重點方式提高工程技術水準加速國家工業發展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昨天閉幕。聯合報(1974/07/27)。
  284. 聯合報(1973)。電子產品外銷總值逾五億二千萬美元顯字電子手錶有發展潛力。聯合報(1973/12/13)。
  285. 聯合報(1973)。電子工業發展計劃 工業局已擬定 並將協助業者達成目標。聯合報(1973/09/06)。
  286. 聯合報(1965)。台灣具備優良條件適合發展電子工業。聯合報(1965/12/22)。
  287. 聯合報(1978)。工技院院長王兆振辭職。聯合報(1978/04/17)。
  288. 聯合報(1973)。工業技術研究院長將由王兆振出任。聯合報(1973/05/17)。
  289. 聯合報(1969)。西部增設電子工廠政府不擬限制工廠缺工人是必然現象盼各廠能改善待遇。聯合報(1969/08/09)。
  290. 聯合報(1976)。電子工業六年以後脫離勞力密集型態政府研擬六年發展計劃。聯合報(1976/06/24)。
  291. 聯合報(1977)。助汽車業解決困難問題政府業者聯合組成汽車工業諮詢小組。聯合報(1977/05/18)。
  292. 聯合報(1973)。科學研究發展成果配合國家建設需要。聯合報(1973/12/19)。
  293. 聯合報(1977)。政府決延聘海外專家在歐美設顧問小組。聯合報(1977/01/13)。
  294. 聯合報(1976)。國科會主委徐賢修主張整套引進最新技術。聯合報(1976/08/13)。
  295. 聯合報(1985)。打開科技人員任用的僵局。聯合報(1985/03/25)。
  296. 聯合報(1964)。童致誠昨在座談會上說發展電子工業政府全力支持。聯合報(1964/07/26)。
  297. 聯合報(1975)。外銷電器展覽蔣院長表重視 昨下午赴會場參觀。聯合報(1975/10/03)。
  298. 聯合報(1969)。經合會決舉行各專業座談會。聯合報(1969/10/21)。
  299. 聯合報(1976)。我國電子錶外銷具發展潛力工業局籲工商業界人士領導投資設廠產製。聯合報(1976/07/03)。
  300. 薛琦(1988)。科技政策與經濟發展。科學發展月刊,16(3),447-452。
  301. 薛琦、張祥憲(1999)。我國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發展。自由中國之工業,89(2),13-34。
  302. 謝瀛春(1978)。半導體技術與發展中的臺灣電子工業。科學月刊,9(1),12-19。
  303. 羅榮渠編(2008)。從「西化」到現代化。合肥:黃山書社。
  304. 羅榮渠編(2008)。從「西化」到現代化。合肥:黃山書社。
  305. 嚴家淦(1968)。創新與科學發展。自由中國之工業,30(1),2-6。
  306. 嚴家淦(1970)。嚴副總統對中國工程師學會暨十個專門工程學會五十九年聯合年會書面賀詞。工程,43(11-12),71。
  307. 蘇立瑩(1994)。也有風雨也有晴:電子所二十年的軌跡。新竹:工研院電子所。
  308. 灌園(1988)。經濟計劃的淡化。天下雜誌,82,37。
被引用次数
  1. 蔡偉銑(2014)。新竹科學園區政策過程的重新檢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6(3),427-481。
  2. 林鴻揚(2019)。地方如何動不起來?六輕的科學戰爭與麥寮人的信任地理學。地理學報,93,35-80。
  3. 林宗德(2012)。晶圓廠勞動過程之探討以時間秩序為分析角度。政大勞動學報,28,45-86。
  4. 張國暉(2013)。國族渴望的巨靈─台灣科技官僚治理的中國脈絡。國家發展研究,12(2),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