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妾婚現象的歷史人口學分析

并列篇名

A Historical and Demographical Analysis of Concubine Marriage in Hsin-Chu Area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n Taiwan

DOI

10.6350/JSSP.201106.0117

作者

張孟珠(Meng-Zhu Zhang);楊文山(Wen-Shan Yang);莊英章(Ying-Chang Chuang)

关键词

納妾 ; 妾婚 ; 歷史人口學 ; 日治時期台灣戶籍資料庫 ; concubine marriage ; qui 妾 ; historical demography ; Colonial Taiw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atabase

期刊名称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3卷2期(2011 / 06 / 01)

页次

117 - 1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考察清末以迄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納妾制度的相關源流與文獻紀錄,人們如何理解、看待「妾」習俗的存在與功能。在過往文獻排比分析之外,又藉助歷史人口學的研究取徑,以新竹地區爲考察重心,擷取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所留下的戶籍登錄資料,討論新竹地區竹北、北埔、峨眉等三地村落間的納妾現象,探究妾婚之成因及目的、「妾」之生育與其處境、在夫家居留久暫間的關係。

英文摘要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institution of concubine marriage was constructed in Taiwan by reviewing different sources of historical records dated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We probe not only the reasons why concubine marriage existed and how it functioned in Taiwan's society in specific eras of the past, but also the ways in which it was perceived as a unique form of marriage. The data employed in this study come from a register-based database compil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The area of investigation is limited to Hsinchu county. This database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practices of concubine marriage in three local villages in the Chupei, Beipu and Emei areas. Techniques developed from historical and demographical analyses are applied to trac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ncubine marriage, particular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ty level and the duration of cohabitation, as well as the destiny of women in concubine marriages after their husbands' deat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2010a〈潮州郡守畠中市藏‧高雄州〉。2010年1月26日,取自http://libdata.ascc.sinica.edu.tw:8080/whos2app/servlet/whois?textfield.1。http://libdata.ascc.sinica.edu.tw:8080/whos2app/servlet/whois?textfield.1=%E7%95%A0%E4%B8%AD%E5%B8%82%E8%97%8F&go.x=47&go.y=9。 漢珍資訊系統股份有限司建置,2002,「台灣人物誌(1895-1945)資料庫」。2010年1月26日,取自http://libdata.ascc.sinica.edu.tw:8080/whos2app/start.htm
  2. 不著撰人 1920c〈納妾者鑑諸〉,台灣日日新報,4月26日,日刊03版。
  3. 仁井田陞 1935b〈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二) 〉,《史學雜誌》46(5):598-650。
  4. 仁井田陞 1935a 〈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一) 〉, 《史學雜誌》 46(4): 479- 508 。
  5. 2010b〈畠中市藏.正七位勳六等〉。2010年1月26日,取自http://libdata.ascc.sinica.edu.tw:8080/whos2app;servlet/whois?textfield.1=%E7%95%A0%E4%B8%AD%E5%B8%82%E8%97%8F&go.x=47&go.y=9
  6. 畠中市藏 1933〈台灣於婚姻種種相〉,《台灣時報》,昭和08年07月(1933.07):54-60。漢珍資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建置, 2004,「日治時期台灣時報資料庫」 ( Taiwan JIHO 1898-1945合集)。2010年1月26日,取自http://libdata.ascc.sinica.edu.tw:8080/twjihapp/star.htm
  7. 不著撰人 1907b(妾之判例),台灣日日新報,3月17日,日刊02版。「台灣日日新報(1898-1944)資料庫」。2010年1月26日,取自http://enews1.db.sinica.edu.tw/ddnc/ttswebx?@0:0:1ttsddn@@0.8362560993361234#JUMPOINT
  8. 不著撰人 1920a〈蓄妾制度を破る新判決〉,《台法月報》14(5):64。
  9. 戴炎輝(整理)1969 「淡新檔案」( 縮影資料) 。台北:中央圖書館。
  10. 仁井田陞 1935c〈明清時代の人賣及人質文書の研究(三) 〉,《史學雜誌》46(6):736-764。
  11. 新竹州勢振興調查會分會1929 〈新竹州農業畜產振興計畫〉,《台灣時報》,昭和4年12 月( 1929. 12 ) : 89- 106 。
  12. 不著撰人 1934〈娶妾遭騙‧人身買賣惡風端在此輩村漢〉,台灣日日新報,12月7日,夕刊04版。
  13. 鷲巢敦哉1938 《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特藏資料。
  14.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編)1908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明治三十八年》。東京市: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15. 姉齒松平 1930〈台灣に於ける夫妾制度と之に伴ふ效果に就て(一)〉,《台法月報》98):54-59。
  16. 不著撰人 1907a〈支那親族法上にける於妾の地位〉,《台法月報》1(7):57-59。「台法月報(1905-1943)資料庫」。2010年1月26日取自http://libdata.ascc.sinica.edu.tw:8080/twlawrpapp/start.htm
  17. 不著撰人 1920b〈公明なる新判決に據り‧虐けられた本島婦人に‧惠まれた自由と平等‧蓄妾制度を廢せよ〉,台灣日日新報,4月25日,日刊07版。
  18. 堤一馬(台灣總督府統計官)1922 〈 台灣人口統計論(三)〉,《台灣時報》, 大正11年1 0 月( 1922.10 ) : 124- 139 。
  19. 畠中市藏 1934〈台灣の妾に就て〉,《台灣時報》,昭和09年05月(1934.05):67-73。
  20. 新竹縣峨眉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2010〈峨眉鄉公所全球資訊網.歷史沿革〉。2010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hcomt.gov.tw/web/02-2.asp
  21.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編)1918《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台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22. 不著撰人 1931〈妾不肯入籍.詐欺聘金告訴不成立〉,台灣日日新報,8月16日,夕刊04版。
  23.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歷史人口研究計畫」1989-至今「日治時期台灣戶籍資料庫(1906-1945)」。201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demography.sinica.edu.tw/nuke/modules.php?name。http://www.demography.sinica.edu.tw/nuke/modules.php?name=Downloads&d_op=viewdownload&cid=1
  24. 清沈之奇、懷效鋒點校(1998)。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
  25. 清崑岡修(1976)。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
  26. 清陳宏謀輯(1984)。五種遺規‧教女遺規‧卷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27. Alter, George(1988).Family and the Female Life Course: The Women of Verviers, Belgium,1849-1880..Madison Wisconsi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8. Alter, George,Gutmann, Myron P.(1999).Casting Spells: Database Concepts for Event-History Analysis.Historical Methods,32(4),165-176.
  29. Bengtsson, Tommy,Broström, Göran(2009).Do Conditions in Early Life Affect Old-Age Mortality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Evidence from 19th-Century Rural Sweden.Social Science & Medicine,68,1583-1590.
  30. Campbell, Cameron D.,Lee, James Z.(2009).Long-Term Mortality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Family Context in Liaoning, China, 1749-1909.Social Science & Medicine,68,1641-1648.
  31. Chuang, Ying-chang(1991).Chinese T'ung-yang-shi Marriage: The Ch'en Family of Tou-fen, Taiwa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1(2),174-186.
  32. Chuang, Ying-chang,Wolf, Arthur P.(1995).Marriage in Taiwan, 1881-1905: An Example of Regional Diversit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4(3),781-795.
  33. Gates, Hill(1996).China's Motor: A Thousand Years of Petty Capitalis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34. Ginzburg, Carlo(1991).Checking the Evidence: The Judge and the Historian.Critical Inquiry,18,79-92.
  35. Gronewold, Sue(1982).Beautiful Merchandise: Prostitution in China, 1860-1936.New York: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History and haworth Press.
  36. Hayes, James(1990).Women and Female Children in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to 1949: Documents of Sale and Transfer.Collected Essays on Var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Hong Kong Studies,Hong Kong:
  37. Hsieh, Bao Hua(2008).The Market in Concubines in Jiangnan during Ming-Qing China.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33(3),262-290.
  38. Mann, Susan(1991).Grooming a Daughter for Marriage: Brides and Wives in the Mid-Ch'ing Period.Marriage and Inequality in Chinese Society,Berkeley:
  39. Sommer, Matthew(2005).Making Sex Work: Polyandry as a Survival Strategy in Qing Dynasty China.Gender in Motion: Divisions of Labor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Lanham, Md.:
  40. Wolf, Arthur P.(1989).The origins and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 Accomplishments and Prospects,Taipei:
  41. Wolf, Arthur P.(2005).Explaining the Westermarck Effect: Or What Did Natural Selection Select for?.Inbreeding, Incest, and the Incest Taboo,Stanford:
  42. Wolf, Arthur P.,Huang, Chieh-shan(1980).Marriage and Adoption in China, 1845-194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3. Wolf, Margery(1972).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4. 小熊誠(1987)。漢人家族における連續の一契機としての招婿婚:台灣における"兩姓一家"をめぐる諸問題。沖繩國際大學文學部紀要‧社會學科篇,14(2),49-66。
  45. 仁井田陞(1974)。支那近世の戲曲小說に見えたる私法。中國の傳統と革命‧仁井田陞集,東京都:
  46. 王泰升(1999)。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7. 王泰升(2004)。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48. 司法行政部(1969)。中國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台北:進學書局。
  49. 司法行政部(1969)。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台北:司法行政部。
  50. 台灣慣習研究會(1985)。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2卷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51.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台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灣私法人事編‧第四冊。台北:中華書局。
  5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台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灣私法人事編‧第三冊。台北:中華書局。
  53. 白馥蘭、江湄譯(2006)。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54. 寺田浩明、鄭芙蓉譯(2005)。中國契約史與西方契約史:契約概念比較史的重新探討。民間法:第4卷,濟南:
  55. 吳密察編(2006)。淡新檔案(十七)‧第二編‧民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56. 吳琼媚(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57. 彼得‧柏克、江政寬譯(1997)。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8. 林川夫編(1990)。民俗台灣‧第七輯。台北:武陵出版社。
  59. 林川夫編(1990)。民俗台灣‧第六輯。台北:武陵出版社。
  60. 林川夫編(1990)。民俗台灣‧第二輯。台北:武陵出版社。
  61. 阿風(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日本京都大學。
  62. 阿風(2009)。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利:以明清契約文書、訴訟檔案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3. 前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點校(2000)。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64. 施沛生編(2002)。中國民事習慣大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65. 洪汝茂總編輯、台中縣政府編(2001)。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法律及用語編譯。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政府。
  66. 范明煥總編纂(2005)。北埔印象(鄉志)。新竹:北埔鄉公所。
  67. 莊金德(1963)。清代台灣的婚姻禮俗。台灣文獻,14(3),28-70。
  68.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69. 莊英章、武雅士(1994)。台灣北部閩、客婦女地位與生育率:一個理論假設的建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
  70. 陳顧遠(1992)。中國婚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71. 滋賀秀三、張建國譯(2002)。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
  72. 黃宗智(1998)。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3. 黃宗智(2003)。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74.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編(1983)。新竹文獻會通訊。台北:成文出版社。
  75. 鈴木清一郎、馮作民譯(1989)。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6.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編(1978)。增修辭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77. 趙岡、陳鍾毅(1986)。中國歷史上的勞動力市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78.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陳金田譯(1993)。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台灣私法‧第二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葉高華(2022)。福佬-客家邊界的跨語族通婚(1905-194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4(4),745-780。
  2. (2013)。日治時期新竹地區招贅現象的歷史人口學分析。新史學,24(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