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蓬萊種稻作普及之因素

并列篇名

The Diffusion of Taiwan's Ponlai Rice

DOI

10.6277/ter.2004.321.4

作者

葉淑珍(Shu-Jen Yeh);張棋安(Chi-An Chang)

关键词

蓬萊種 ; 在來種 ; 技術效率 ; 產量彈性 ; 規模報酬 ; Ponlai ; Chailai ;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 elasticity of output ; scale of return

期刊名称

經濟論文叢刊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1期(2004 / 03 / 01)

页次

97 - 1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比較台灣蓬萊與在來種稻作的生產技術與產出利潤,探討蓬萊種稻作得以取代在來種而迅速普及的原因。我們發現蓬萊種與在來種稻作的生產技術並不相同。蓬萊的規模報酬較在來小,單位土地投入的生產要素也較在來多,尤其是肥料的高度投入更迥異於傳統的在來種稻作。而從1930年代起,這種多肥式的生產方式逐漸地由蓬萊擴散至在來。蓬萊在單位土地上的高成本投入,使得其單位面積產量顯著地高過在來,但其單位成本產量卻未較在來高。惟蓬萊在市場上的高價,彌補了其在生產上的不利,使得蓬萊的利潤反而比在來來得高。且自1930年代起蓬萊在生產上的劣勢逐漸消弭,價格上的優勢卻持續維持,加以種植蓬萊米的風險不比在來米高,農民種植蓬萊米的技術效率也不比在來差,逐使得蓬萊的利潤遠遠超過在來,吸引了農民改種蓬萊種,促成蓬萊種的普及。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fitability of ponlai (rice) and chailai (rice), and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made ponlai quicky expand displacing chailai. We find that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two rice varieties were not the same. Firstly, the scale of return of ponlai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chailai. Secondly, the amount of inputs used per chia of land in ponlai production were more than that of chailai, especially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s. Thirdly, this fertilizer intensive technology was diffused to the production of chailai by the 1930s. As for output and profit, we also have several findings. (1) Although greater factor inputs enabled a greated ponlai harvest per chia of land, the harvest was smaller per yen of factor inputs. (2) However, the much higher. (3)while the advantage in price was maintained, ponlai's disadvantage in production cost disappeared gradually in the 1930s. (4) In addition, the risk of ponlai production was not higher, and i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was not lower than those of chailai. All these factors made ponlai become the widespread variety of rice in Taiwa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Alauddin, M.,C. Tisdell(1988).Impact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n the instability of foodgrain production and yield: data analysis for Bangladesh and its district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9,199-227.
  2. Carr, C.,R. Myers(1973).Technical Change in Asian Agriculture.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ersity Press.
  3. Feber, Gershon,Richard E. Just,David Zilberman(1985).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 Forsund, F. R.,C. A. Knox Lovell,Peter Schmidt(1980).A survey of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of their relationship to efficiency measurement.Journal of Econometrics,13,5-25.
  5. Grilliches, Z.(1980).Hybrid corn: A reply.Econometrica,48(6),1463-1465.
  6. Grilliches, Z.(1958).Reaearch costs and social returns: hybrid cron and related innovatio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6(5),419-431.
  7. Grilliches, Z.(1957).Hybrid corn: An explor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Econometrica,25,501-522.
  8. Jondrow, J.,C. A. K. Lovell,I. S. Materov,P. Schmidt(1982).On the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233-238.
  9. Shairf, N. R.,A. A. Dar(1996).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atterns and sources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traditional and HYV rice cultivation in Bangladesh.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32(4),612-629.
  10. 川野重任(1969)。日據時代台灣米穀經濟論。台北:台灣銀行。
  11. 日本銀行統計局(1966)。明治以降本邦主要經濟統計。東京:日本銀行。
  12. 古慧雯(1996)。論肥料換谷。經濟論文叢刊,24(4),479-507。
  13. 台中州立農場試驗場(1927)。台中之蓬萊米。台中:台中州立農場試驗場。
  14.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15.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1951)。稻穀生產收支經濟調查報告書-民國40年第一期作。台北: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16.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1947)。台灣農業年報。台北: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17.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1951)。稻穀生產收支經濟調查報告書-民國39年第二期作。台北: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18. 台灣銀行調查課(1920)。台灣の米
  19.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26)。台灣總督府統計書。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20.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38)。台灣の米。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1.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32)。米生產費調查其の二(昭和六年第一期作)。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2.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27)。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一(水稻,大正十四年第二期)。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3.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六(水稻,昭和元年第二期)。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4.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31)。米生產費調查其の一(昭和五年第二期作)。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5.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產米の改良增殖。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6.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27)。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三(水稻,大正十五年第一期)。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7.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42)。台灣米穀要覽。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8.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の九(水稻,昭和二年第一期作)。台北:台灣總督府值產局。
  29. 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06)。台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一篇普通作物
  30. 末永仁(1938)。台灣米作譚。台中:台中州立農場試驗場。
  31. 末永仁(1927)。蓬萊種米的栽培方法。台中:台中州立農場試驗場。
  32. 張漢裕(1984)。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張漢裕博士論文集一)。台北: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33. 葉淑貞(1996)。日治時代台灣租佃契約的選擇行為。經濟論文叢刊,24(4),435-477。
  34. 葉淑貞(1994)。論台灣經濟史研究的歷史解釋觀點。經濟論文叢刊,22(4),477-503。
  35. 葉淑貞(1998)。農業部門附加價值之估計與分析:稻作的中間投入
  36. 葉淑貞(1997)。日治時代台灣租佃制度與農場的經營效率:戰後初期土地改革的省思之一。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4),475-496。
  37. 增田朋來(1915)。台灣に於ける內地種水稻に就て。台灣農事報。
  38. 增田朋來(1929)。初期內地種水稻試作(二)。台灣農事報。
  39. 增田朋來(1929)。初期內地種水稻試作(一)。台灣農事報。
  40. 盧守耕(1958)。稻作學。台北:正中書局。
  41. 磯永吉(1944)。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台北:台灣農會。
  42. 磯永吉(1925)。水稻內地種。台灣農事報。
被引用次数
  1. 陳麗旭(2016)。生產力與技術效率之研究—台灣資訊服務業與農業之驗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2016。1-165。